- +1
中国美院校庆启幕:师生在原址合影,一如90年前开课第一天
90年前的3月16日,中国近代高等美术教育揭开篇章——1928年3月16日,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艺术院在杭州孤山校址开课,全体师生课后合影留念。
部分中国美院师生在孤山校区原址合影。中国美术学院 图2018年3月16日,中国美术学院师生500余人来到孤山,完成一次影像拍摄,以此拉开90周年校庆活动的帷幕。
“中国美院是新文化运动的产儿,希望通过这次影像行动,再现中国近代高等美术教育的第一个核心现场,向蔡元培、林风眠等建校先贤致敬,完成跨越90年的时空对话,更希望师生重温‘孤山精神’,不忘初心,始终带着文化复兴的理想和自觉,推动社会美育的使命和责任,砥砺前行。”副院长高世名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
中国美院90年前后师生合影比对,完成时空对话。 中国美术学院1928年3月16日,国立艺术院在杭州孤山脚下正式开课。
当时,该院以孤山罗苑、照胆台、白苏二公祠、三贤祠等为校舍,设国画、西画、雕塑、图案四系及预科和研究部,有教职员30多人,首届招收学生70名,实际注册56人。开课当天师生们在孤山罗苑的合影,成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史上的经典图像。
“国立艺术院1928年4月8日补行了开学典礼,创始人蔡元培在演讲中说:在西湖设立艺术院,创造美,使以后的人都移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借以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告诉澎湃新闻。
此后,学校数迁其址,几易其名,林风眠、吴大羽、黄宾虹、潘天寿、刘开渠、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等艺术家都曾在这里教书、求学。
90年前的国立艺术院现已不存在,原址上建起了西湖美术馆,馆前草坪竖着“国立艺术院”石碑。
3月16日,中国美院开展“重访孤山,九秩梦寻”拍摄活动,参加者包括曾在孤山校址求学的美院老教授等教职员,当年第一届学生的家属,在校生,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等500余人。
在原址,他们与90年前的影中人一样,沿着西湖朝东南方向列队,摄制组动用了船艇、无人机等,多机位进行水上摄影、航拍。
吴山明活动现场接受采访。 澎湃新闻记者 葛熔金 图78岁的中国美院国画系退休教授吴山明在中国美院度过60多年,起点正是孤山校址,“我1955年中学毕业考上美院,挑着铺盖来报到的。1957年美院迁址南山路,我和同学是划着小船穿过西湖过去的,后来毕业留校,在南山路校址教了50多年的书”。
程宝泓活动现场接受采访。澎湃新闻记者 葛熔金 图“我父亲程大逵是国立艺术院第一届学生,90年前的那张合影中就有他。生前,父亲常与我提起在孤山求学的经历,说从艺术角度唤起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担当中国文化复兴、美育当代社会的‘孤山精神’已融入美院的血脉,在代代师生中传承。”中国美院国画系退休教授程宝泓告诉澎湃新闻。
“90年后能与父亲隔空对话,我感觉今天的这张照片意义非凡。”他说,他家三代都就读于中国美院,父亲是雕塑系学生,他1960年入读国画系,女儿1989年考进油画专业。“我非常幸运地能得到潘天寿等先生亲授,我们的字画他都亲自批阅,一一指出问题,我切实感受到什么是‘孤山精神’。后来,我在国画系从事教学,也以‘孤山精神’警醒自己,并勉励女儿。”
中国美院90周年校庆活动将陆续展开。3月24日~27日,《国美之路大典》首发式、建校九十周年大展和“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圆桌会议”等将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举行。4月7日~9日,将举行校庆大典、国际美术学院院长论坛、新校区奠基仪式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