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圆桌丨从支持增长到支持创新,中国金融应该如何改革?

澎湃新闻记者 周頔
2022-10-15 19:11
来源:澎湃新闻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中国金融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金融体系“破”与“立”的演进过程中参照的改革目标是什么?每一步改革所遵循的内在逻辑是什么?中国金融当前面临哪些新挑战?

10月13日,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共同主办的第八期承泽论坛:中国金融的逻辑与方向暨《读懂中国金融》新书悦读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

“不能过分依赖行政手段”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央行研究局前局长、华夏银行前行长张健华表示,中国金融改革是滞后于经济改革的。他认为,金融体系承担了经济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很大一部分的成本,而以国有控股为主体的金融体系既是政府调控金融资源(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社会资源)的关键抓手,同时也决定了金融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和约束激励机制。

谈及金融改革,张健华表示,“规模扩大”“体系健全”“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等金融改革目标已经基本实现,金融自身为GDP做出了很大贡献,大型金融机构的市场地位也日益增强。

然而,当前对于中国金融的一些批评声音也不容忽视,比如“脱实向虚”、利润过高问题,比如支持科技创新不足问题。此外,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金融支持消费不畅,消费者保护不足,缺乏系统性的金融文化等都是当前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

对于中国金融改革如何进一步深化,张健华表示,要继续坚持市场化方向,不能因为行政手段短期有效就过分依赖,包括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小微融资、绿色低碳等);要坚持系统化的解决思路,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改革重点任务,但要有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路线图;要按“大国金融”进行思维,政策调整时应充分考虑市场影响并进行充分沟通,避免人为引发市场动荡;要明确市场参与主体的职责定位,规范政府、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及消费者各自的行为;要建设良好的金融文化,把保护消费者利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适应数字化社会的需要,全面提高监管和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能力;要改变以往靠规模增长解决问题的思路,真正做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金融体系更利于支持渐进性创新而非根本性创新

北大国发院副研究员王勋表示,要把中国金融体系、金融改革放到中国经济体系改革的大框架下来考虑。

王勋表示,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持续的创新能力,发展新阶段对金融提出了新要求,要从支持增长转向促进创新。

王勋认为,股权市场相比于信贷市场更利于支持创新,但中国金融市场主要依靠间接融资,即银行主导的信贷市场,而股权市场发展相对滞后,这也是中国金融机构在创新支持力度上逐渐减弱的原因。

分类来看,创新可以被分为“从0到1”的根本性创新与“从1到N”的渐进性创新。王勋表示,股权市场更利于支持根本性创新,信贷市场更利于支持渐进性创新。中国金融体系的现状擅长支持渐进性创新,不擅长支持根本性创新;擅长支持大企业的创新,不擅长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擅长支持成熟企业创新,不擅长支持新企业创新。

谈及下一步的改革方向,王勋表示,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展股权市场。未来仍会是银行主导的金融结构,要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治理与制度建设,鼓励数字金融创新,提高金融监管能力。

可多用新金融工具替代短期干预

北大国发院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表示,要避免把一些权宜之计变成长期政策。他举例表示,在支持中小微企业方面,近年来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长非常快,通过量化分析可以看出,对融资环境改善影响最大的是“窗口指导”等行政性监管要求。

这种行政干预手段短期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如果长期施行则会带来其他后果,需要进一步考虑。黄益平表示,金融机构需要做市场化风险定价,只有符合它的商业利益、符合风险控制的能力,这样的业务才能长期持续。谈及替代性方案,他表示未来可多用新的金融工具,包括用数字化手段提高风控能力,也可以让利率更加灵活等等。

“我们在短期(可以)想很多办法,但长期发展一定要从根本上想清楚金融的逻辑。”黄益平称。

    责任编辑:周頔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