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匠艺心传丨拂梭千年:苏州缂丝花鸟画
《拂梭千年——苏州缂丝精品展》已在吴文化博物馆二楼吴颂展厅展出近一月,相信观众朋友们对苏州缂丝也有了基本的认知。那么你是否好奇这些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我们又应当如何去欣赏一副缂丝作品呢?
在展期内,吴文化博物馆会陆续推出“匠艺心传”系列知识拓展,我们欢迎您与我们一起聆听作品背后未能尽说的故事。首先,让我们从缂丝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南宋缂丝花鸟画说起
宋 缂丝花鸟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时期,众多富商巨贾、文人墨客和官僚仕子南迁,苏州成为江南最繁荣、富庶的地区之一。缂丝的产地也从北方扩展到南方苏淞地区。此外,吴县境内盛产丝绸,弹性好、强度高,是制作缂丝的最佳材料。因此缂丝一经传入,便迅速发展。
南宋缂丝在缂丝艺术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以绘画为蓝本的观赏性缂丝大肆流行,其中花鸟画尤盛。两宋花鸟画注重线描,追求逼真效果,这种画风适合用以线条和色彩取胜的缂丝进行制作。同时,从事缂丝艺人数量增加,并涌现出一批缂丝名家,传世佳作颇多。这类缂丝作品与绘画艺术在审美情趣和创作思想上的契合,对后世苏州缂丝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目前,国内存世的缂丝花鸟画精品,也大多为南宋时期所作,如:上海博物馆藏《莲塘乳鸭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梅鹊图》等。
《莲塘乳鸭图》
《梅鹊图》
本次展览中所展出的《摹子蕃梨花双鸠》,正是摹缂自南宋缂丝名匠沈子蕃的缂丝花鸟画,并在参考原作的基础上对丝线设色进行了一些调整。
“拂梭千年”展厅现场
大师说:
沈子蕃和朱克柔都是宋代的缂丝名家,可以说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宋代缂丝的最高水平,也可以说是缂丝鼎盛时期的一个象征、代表。所以临摹他们的作品,在技艺上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一方面能够继承传统,一方面把我们现在经过革新的技术和理念融汇其中,完成对传世作品的再创作。
八九十年代,我妈(马惠娟)在吴县缂丝厂工作时,曾经摹缂过沈子蕃的青绿山水。后来回到家里自己做,又摹缂过朱克柔的《莲塘乳鸭图》。但是在沈子蕃的作品中,花鸟和青绿山水的风格还是很不一样的。包括沈子蕃和朱克柔在花鸟画的表现上,也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就一直很想再尝试摹缂沈子蕃的花鸟作品。后来就有一个契机,是她收到了一本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的介绍缂丝的画册,里面有收录沈子蕃的作品。当时这本书也是一个客人,他从拍卖会上拍下来,然后送给我们的。所以正好有了这么一个老的缂丝作品图画资料之后,就有了一个方向。
宋 沈子蕃《缂丝花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具体选到这一幅也是被画面所吸引,我们自己的生活的环境,周边也有梨树,也有很多的斑鸠飞舞。所以正好看到了这样的作品,结合身边的环境,就激发了创作的灵感,决定先从这幅作品开始尝试。那么这幅花鸟画在细节上的表现方式和朱克柔也不一样。朱克柔在细节上,其实表现的更细腻一些。像这一幅作品,虽然是花鸟,但表现得还是比较粗犷的。所以,我母亲就想用自己更细腻的手法,去表现同样的题材,看会不会有更好的效果。
像原作的花叶,都是以平缂单色织成,而我们在摹缂的时候,用的是多色阶丝线去戗缂,这样能使花叶更加立体,富于变化。
《摹子蕃梨花双鸠》花叶细节
原作的斑鸠羽毛用缂鳞法织成,现作在保留结构的前提下,加入了戗缂,使羽毛层次更丰满,具有毛绒的质感。
《摹子蕃梨花双鸠》斑鸠羽毛细节
这也是我们苏州缂丝的最大特点,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戗法,使画面达到晕染自如、变化无穷的色彩效果。大家在看的时候也可以多观察一下这种细节,远看似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细细品之又有自己的肌理趣味。
(以上内容由肖锋口述、吴文化博物馆整理编辑)
知识延伸:
沈子蕃,名慈,南宋平江人,一说定州人。山水、花鸟无不精擅,多以名人书画为粉本,设色工丽典雅,生动传神,令人叹为观止。其《花鸟》《梅花寒雀》《山水》《秋山诗意》《梅鹊》等轴,细纹匀细,逼真传神,韵味隽永,有“子蕃”“沈氏”款。
//
特展信息
展览时间:2022年9月18日-2022年11月20日
展览地点:吴文化博物馆二楼吴颂展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