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BMW卓越城市讲堂|城市何以韧性?且随科幻人仰望理想图景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昀
2022-10-14 18:26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提醒潜在的冲击,描摹另一种可能,人类的想象力一直试图抵达城市韧性。10月17日18:00-19:30,2022 BMW卓越城市讲堂,科幻作家陈楸帆与科幻评论人吕广钊将在线连麦,聊聊科幻作品中的城市设定,与澎湃新闻主持人郝汉一起,仰望理想图景

城市需要有能够应对冲击和挑战的韧性,尤其是在变革的时代。这些应对挑战的策略,可能会深刻影响城市的形态,甚至决定人类的生存方式。基于自身的智慧与局限、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的演进,人们会对这些策略做出种种设想,而这些设想会又在城市的复杂系统中形成反馈,有时甚至会决定事情演变的方向。 

陈楸帆

毫无疑问,科幻作家陈楸帆正是当下的见证者和创作者。他的一系列创作,都在回应着现实技术的进展。《荒潮》让人反思电子垃圾给环境制造的压力,《AI未来进行式》对人机互动的方式展开畅想,《零碳中国》则以孩童的视角给出面向未来的策略。或许,技术制造的问题,仍然需要依靠技术去解决,但最终还是得回到人的意识的改变上。

或许,关于城市的韧性,也会在偶然中生成。陈楸帆认为,如今已经来到复杂性科学的时代,部分之和大于整体,会涌现出每个单一部分不具备的特征。这就需要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都有可能成为那个决定性的力量。

放眼望去,不同地区和时代的科幻作品中,有各种或奇诡或宏大的设定,回应着人类生存空间的挑战。这些期待和叩问,正是人类世代韧性的一部分。

吕广钊

作为科幻评论人,吕广钊对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特征下的科幻作品有深入了解,其中自然也包括近年来以陈楸帆为代表的中国科幻作家的创作。从古到今,不同的城市社群,内在的韧性面向不同,也都对应着不同的故事。从这一层层反馈的阶梯中,我们也可以更多地思考当下所在城市所面对的挑战。

让我们围坐信息时代的篝火边,听二位老师与主持人郝汉的对话,一起分享关于城市韧性(人类求生欲)的故事和思考吧。

    责任编辑:张俊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