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个“湖”,为什么年轻人来了不想走?

2022-10-13 09: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松山湖风光 摄影师:龚名扬

如今提起松山湖,为人熟知的是落户于此的大厂华为,是聚集于此的“国之重器”与科学家们,但很少有人知道,十多年前便踏上这片土地,在“湖”里生活、奋斗的年轻人们,见证过哪些沧海桑田,又走过哪些“孤勇”的路。

松山湖这十年的故事,由无数个“湖人”所写,也会一直写下去。

以下,根据兰宇(化名)的故事整理。

十多年前,

当“国之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的第一束中子

还未射出时,

广东东莞松山湖的第一批「入驻者」,

已经开始在这里向梦想努力。

兰宇就是无数青年中的一个。

「在一片荒芜中,

看到一栋栋有设计感的红色建筑,

是惊讶,也是惊艳。」

他说的,

是当年造就无数互联网产业风云的松科苑。

如今,十多年过去,

快速发展的松山湖,时代更迭。

这里是东莞举全市之力建设的创新高地,

是走在更为前沿和先锋的科创宇宙。

△松山湖管委会图片 供图:松山湖管委会

如何定义松山湖?

有一个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

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其中之一便是松山湖科学城。

全球第四台、中国首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在这里,这台“超级显微镜”正在攻克关键技术难题;

△散裂中子源航拍图 供图:松山湖管委会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这里,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正在这里得到研究;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摄影师:郑家雄/东莞图库

△2021年9月7日,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月壤)接收暨研究工作启动仪式在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举行。图为月壤。 摄影师:郑志波/东莞图库

华为终端、华为大学,在这里,

鸿蒙系统在松山湖研发成功,向全球发布;

△华为开发者大会 摄影师:郑志波/东莞图库

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也在这里;

△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效果图

作为第一批来到松山湖的追梦人,

兰宇见证了松山湖这十年的斗转星移。

从一片荔枝林到一座大科学装置;

从互联网到创业潮到国之重器;

越来越多的年轻精英聚集在此。

他说松山湖的特质就是——

「一直在探索」

是探索时代和国家的脉搏,

也是探索每个人的岁月和生活。

△供图:松山湖管委会

兰宇想起刚来时,

佛子凹市场里的人间烟火。

一群年轻的追梦人,

在这里一边吃着烧烤,

一边畅想着闪闪发光的未来。

他们不曾想到,

十年后,松山湖已经从“园”,发展到“城”。

他们各自的生活,

也跟这里一样,

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兰宇说——

「松山湖一直在探索,我也是。」

01

「这里有一股闯劲」

今年是兰宇来到松山湖的第10个年头。

在松山湖当过“码农”、开过公司、

创业沉沉浮浮的他,

如今是知名企业里的一名主任工程师。

松山湖是他毕业后来到的第一个地方,

当时的松山湖,和现在完全不一样。

时光机倒转回当年……

其实,

在兰宇来松山湖的前两年,也就是2011年,

我们现在熟知的“国之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

就已经在东莞动工建设。

这是一个服务于强国刚需的大科学装置,不会在短期内直接带来GDP。但其“顶流”科研资讯+科研“天团”,带来的是源源不断的科技力量,以及松山湖科学城的急速蜕变。

当然,彼时离中国散裂中子源成功打靶输出第一束中子,通过国家验收投入运行,还有7年之久。人们还未能看到中子探测物质微观结构的威力。

10年前,吸引人们来到松山湖的,是这里强大的互联网氛围。

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吸引着一批批年轻人,来此扎根成长。

2013年,来自梅州、大学读网络工程的兰宇,入职松山湖一家科技公司。

初见松科苑,红色木头的建筑风格,晚上亮起蓝色灯光的公司LOGO,让兰宇直呼“很酷很漂亮”,“这就是我想要的工作。”

△2014年,松山湖拥有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企业约380家,是松山湖的支柱产业之一。图为摄于2016年的松科苑。 供图:松山湖融媒体中心

松科苑位于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的中心区,此时聚集着一批科技企业。

带着对互联网创业模式的向往、对草根创业者的崇拜,兰宇直言自己是冲着公司创办人“传奇的创业经历”而来。

“老板白手起家,在松山湖做出了很牛的互联网产品,太酷了!他在我们家乡很出名。”

由于在老家经常听到“湖里人”的创业故事,兰宇对这里充满了向往。

“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斗志和意志,充满理想主义并付之行动的创新创业者……对刚毕业的兰宇来说,松山湖值得毫不犹豫的奔赴。

与其他小伙伴一样,兰宇在佛子凹租了房子,每天走路半小时到松科苑上班。

大朗佛子凹与松山湖松科苑,仅一桥之隔。

一边是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区,一边是热火朝天的互联网创业氛围。

泾渭分明,却又相互融合。

佛子凹是大朗镇的一条村,也是很多人初到松山湖的住处与食处。

村内小巷美食与出租房交错互融,人声鼎沸。

桥另一边的松山湖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湖光山色的静谧下,是暗涌的瞬息万变,

新兴产业在静默中等待绽放。

△2001年,东莞市提前谋划发展模式转型和创新,提出开发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20年来,松山湖高新区与周边镇街一直密不可分。2019年4月,松山湖功能区在石龙、寮步、大岭山、大朗、石排、茶山等周边六镇组成松山湖片区基础上,增加横沥、东坑、企石等三个镇,统筹发展功能区范围内“一园九镇”发展规划、区域开发、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和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五大领域工作。 摄影师:张新城

毕业后的第一个春节,兰宇没有回家过年,他与100多个同事加班加点,研发一款手机APP。

虽然产品未达到预期效果,伙伴们也因公司进入瓶颈期而陆续离职,但一个梦的破灭,意味着另一个梦的开始。

他的许多老乡并没有离开松山湖,而是在“湖”里,开始自己创业。在兰宇的周围,充斥着一股“闯”劲。

松山湖给予他的,是与梦想相匹配的拼搏与努力。

虽然那时的松山湖,各种生活配套并不完善,平时逛街的地方基本没有,但他毫不犹豫地决定留下。

02

「在松山湖的第一次创业」

「松山湖很鼓励创业。」

这是兰宇对松山湖最直观的感受。

2014、2015年左右的松山湖,充斥着怀抱创业梦想的年轻人。热气腾腾的气息,点燃了不少有想法的人,来这里大展拳脚。

兰宇又搭上这班车。

走出松科苑,兰宇很快找到了创业方向。

兰宇是学网络工程的码农,于是他转头写起了公众号。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崛起,给了每个人低门槛的发声机会,更让兰宇看到了全新的创业“风口”。

“开公众号是一个趋势,要把握住。”

2014年10月,兰宇注册了公司,开了一个运动号,搬进松山湖人才公寓——绿荷居。

△为吸引高端人才来支撑产业的发展,松山湖多年来除了搭建平台、提供资金、完善服务,一直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便利住宿条件。如今已有超20个的人才公寓。图为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该社区配置人才公寓1300多套。 供图:松山湖融媒体中心

结合能够开发软件的优势,兰宇做了一些小游戏放在公众号上积累基础用户。短短三个月,“粉丝蹭蹭蹭往上涨,每天都让人心花怒放。”

一年后,兰宇的自媒体,一举成为该类运动自媒体里的头部号。

当时,湖里创业者芸芸。

而运气总是眷顾有准备、有思考的人。

兰宇的付出,在松山湖得到了命运的第一次眷顾。

2015年12月,一位北京来的投资人找到了兰宇,有意向与他进行合作。兰宇拒绝了到北京发展的邀请,他从未想过要离开松山湖。但项目成功拿下,让他觉得恍惚。

他出售了自己的自媒体,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去的时候,我坐公交车去的,回来的时候,我打车,从深圳到东莞。」

穿过隧道,兰宇到现在还能想起当时映在车窗玻璃上的隧道光影。

「就像一场梦。」

他想起了两年前在佛子凹与小伙伴吃着宵夜时笃定笑称“不可能在这里买房”的情景。

恍如隔世。

这个公众号,给兰宇带来一笔不菲的费用,以及接下来两年稳定可观的酬劳。

兰宇内心汹涌澎湃:和NBA横扫千军的湖人一样,他就是“湖人”。

△夜幕降临,松山湖的住宅小区亮起星星点点的灯光。 摄影师:闫兰勤/东莞图库

兰宇毕业仅两年多,便在松山湖买房结婚。

在松山湖的第一次创业,他成功了。

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03

「探索的路还很长」

第一次创业的成功,

让兰宇觉得松山湖不仅是自己的福地,还「遍地是机会」。

而且和广深相比,这里生活成本更低。

兰宇身边的小伙伴,从松山湖出发,都有了自己的新目标和新方向。

“当时,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投资了高端装备制造业或机器人产业,而且都做得很好。”

2017年,兰宇开始牟足了劲,进行更多更新的尝试。

彼时的松山湖,继电子信息产业后,高端装备制造业、机器人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

人们在这座快速发展的科技新城里,

看到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带领学生创业军团在松山湖打造的“科创梦工厂”(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看到从港科大走出的大疆创新、逸动科技、李群自动化等众多行业明星机器人公司,在松山湖掀起的科技创业浪潮,也看到了弓叶机器人、松灵机器人、天机、本末等智造大军的惊艳亮相……

松山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 时至今日,Xbotpark松山湖基地走出了超过60家硬科技公司 摄影师:郑家雄/东莞图库

兰宇觉得自己迎来了新契机。

在兰宇周围,有不少在这个新兴产业里开始闯荡的朋友。

于是,他再次决定,从零开始。

2017年,兰宇试水智能机器产业,买了一批设备以及机械类的书籍。往返松山湖和深圳,用当年考学的力量,看着这片海洋,跳了进去。

可是,海洋茫茫,掀起巨浪的弄潮儿沧海一粟。

「碰壁,也是探索的必经之路。」

兰宇的这次探索,并不顺风顺水。机器操作在他手上留下了长达3cm的伤疤,他举起来给我们看。

不熟悉的机械领域,东莞、深圳的双城颠簸,让兰宇这次创业充满荆棘。

但是,有伤口,是一种新的经历。探索的路程,本就需要这样披荆斩棘。好在松山湖,也一直给予着他继续去找到自我的动力。

“四年间,我尝试视频领域、尝试更多新的项目…”

兰宇说,松山湖其实没有太多娱乐项目。但正好,让自己放手去搏。

一个浪头打过来,淹没了自己,再抬起头,迎接下一轮冲击。

四年间,松山湖也迎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产业浪潮一波接一波,无数小项目更新迭代,更大更强的科创架构,逐渐稳定。

△ 摄影师:林拓

不是每一次的探索都能成功。

但每一次的探索,都一定有意义。

“互联网的兴起,给了我野心与梦想。无论是创业还是工作,探索路上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擅长的、一直在做的事情。”

“即使处于彷徨的低谷期,也从未想过要离开松山湖。”

坚持下来后,他在松山湖找到了。

兰宇说。

松山湖优美的自然环境,少了一分繁华热闹,多了一分简单静谧,在他看来无可替代。

问兰宇,去过那么多城市,有没有对其他地方心动过?

思索许久,一个也没有。

何况这里不只是有好的生态环境、便利的地理位置、敢于探索的城市氛围,更有着他从毕业后一路奋斗组建的家。

投身于创新创业实践的时代浪潮中,兰宇见证了10年里产、城、人的相融发展。

在松山湖生活和工作快10年了,这里一天一天在变化,但不变的是松山湖的舒服、舒适。

△摄影师:张新城

这次创业失败,兰宇内心颇为平静。

心烦时,他会骑上自行车在松山湖绿道奔驰,在烟雨公园散步。

兰宇抬头望去,发现四周软件公司林立。

和他本来就擅长的软件开发,颇为匹配。

华为的到来,为松山湖带来大量岗位。

△华为溪流背坡村 摄影师:朱玉平

兰宇家旁边,是华为南方基地毗邻的光大We谷。

这里已经聚集了60多家软件开发、软件服务外包、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电子商务等数字产业相关企业。

△ 越来越多的小“湖人”出现在园区 摄影师:梁清

如梦初醒的兰宇,决定“捡”起自己的专业。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复习,顺利面试上一家知名公司的主任工程师。

如今的兰宇,回归了技术男的简单生活。

「安安静静坐在那里,写代码,挺好的。」

当然,他的创业梦想依旧在。

「用10年以上的时间沉淀,慢慢往专业深化,去实现一些之前从未有人实现过的价值。」

具体是什么,穿着T恤短裤人字拖的兰宇,没说。

他笑笑,灰色的办公楼就在窗外,被太阳晒得闪闪发光。

在光大We谷的咖啡馆,他跟我们继续讲述着他的探索和梦想。

脸上的热情,和十年前初来松山湖,和朋友在佛子凹吃烧烤的时候,没什么两样。

△松山湖碧道风景如画。 摄影师:吴志均

---

就在前不久,

“湖里”也有了大型的商业综合体。

它让这座科技创新之城,

变得越来越宜居,越来越有“生活”。

回想10年前,兰宇初到松山湖,

看到的万科生活广场还是黄土工地,

他坐着K2公交车去趟市区,

来回晃晃荡荡需要一天。

△华为溪流背坡村航拍。 摄影师:李志刚

如今,兰宇不仅能在环境优美的“溪村”工作,

还可以实现在“家门口逛街”的快乐。

△松山湖大型商业综合体,万象汇。 摄影师:罗昱

10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不变的是,

兰宇喜欢这里的优美环境,

喜欢这里的工作氛围,

也看好这里的未来。

「松山湖有自己的使命与功能,它需要的,是高精尖中的高精尖。」

「在松山湖,更要努力学习。」

莞深交界处,巍峨山峰连绵起伏,

摄影师在松山湖科学城,

拍出了“肉眼可见”的莞深同城。

△通过无人机的角度,在松山湖科学城拍到了光明科学城。 摄影师:陈灼平

松山湖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

两城相望,直线距离不到10公里,

这里是中国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

它们共同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主体。

两颗“明日之星”。

无数点燃梦想的人们。

探索着,向上生长。

兰宇说他很快就要当爸爸了,

一个新的生命,

将在东莞,在松山湖诞生。

(邱韵菁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东莞发布×那一座城×东莞网协(本文图片均已取得授权,未经许可,请勿擅用)

原标题:《这个“湖”,为什么年轻人来了不想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