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春蕾女童”李永花:每一个孩子都是可以绽放的花儿

党柏峰/中国妇女报
2022-10-13 14:02
中国政库 >
字号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三年级的时候没有受到‘春蕾计划’的资助,你的人生会怎样?”电话里,姐姐这样问李永花。

“辍学,然后到了年纪就嫁人。”李永花回答。对于出生在西部山区的她来说,这似乎是固定答案。

1992年,李永花出生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一个小村庄,由于经济落后、观念陈旧,在那个年代当地有个不成文的“习俗”:女娃读完小学三年级就要辍学回家,然后等到了年纪便成家,比李永花只年长两岁的姐姐就是这条“既定轨道”上的一员。但李永花却是为数不多的“脱轨者”——她通过读书走出了大山,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这一切改变,与“春蕾计划”息息相关。

“春蕾计划”改变命运

李永花从小就喜欢读书,每天从山脚下的家里出发,要走40多分钟的山路才能到位于山顶的学校,尽管很辛苦,但她却乐此不疲。

然而家里的情况并不能支撑李永花上学读书的梦想。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李永花差点儿面临辍学。那些日子,她经常偷偷地哭。母亲一边抚摸着她的头,一边叹息,“谁叫咱们家这么穷呢,谁叫你是个女孩啊。”

对于自己可能的命运,李永花并非没有预知,求学路上,身边的女生越来越少,到最后,原本40多人的课堂上,女生只有寥寥数人。

“当年,我的家乡很穷,毫不夸张地说,很多家庭连100元的学费都拿不出来。但跟经济上的负担相比,我觉得最难撼动的还是那种重男轻女的思想,太根深蒂固了。”李永花说。

眼见着求学无路,希望就在此刻降临。李永花和班上的十几名女生幸运地得到了武警部队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设立的“武警春蕾计划”的资助。就这样,她们得以继续读书,也因此成为学校里第一批升入四年级的女学生。

依靠资助,李永花顺利读完了小学,并在中学时举家搬到了格尔木市。城市的生活,打破了农村的信息封闭,带给李永花全新的体验,她在自己的女老师身上看到——原来女性也能拥有事业、实现自我价值。于是在中学期间,她发奋学习,中考时以不错的成绩考进了当地高中的重点班。

高中时期,李永花在求学之路上更加坚定。她比以前更专注、更努力,在学习上的潜力也在这段时间充分显露,到这一学期末时,她的成绩已名列年级第一。

机遇似乎也垂青她的努力,高中毕业那年,李永花以青海省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走出国门做公益

走出大山的李永花深知知识改变命运,她对读书有着一份执着。因为曾是“春蕾女童”,步入大学,李永花特别关注儿童教育。“因为自己曾被帮助过,我也想回馈社会,帮助更多人。”李永花说。

“印象最深的是,作为志愿者去参与‘西部温暖计划’的志愿活动。”李永花说,因为要把募集到的书籍和物资发往西部边陲,一大早,志愿者就要赶到位于郊区的仓库。那天下了特别大的雪,积雪厚得漫过脚踝,无法驾车,大伙儿就踏雪徒步前行。到达仓库时,半个裤腿早已被雪水浸湿。“但看到物资都被打包整理好,一想到马上就能送到孩子们的手中,寒冷与疲倦也一扫而光。”

2015年本科毕业后,李永花获得了去土耳其继续深造的机会,也是在那里,她第一次接触到叙利亚难民。至此,她也开始将目光投向难民儿童的教育问题。

在帮助难民儿童的过程中,李永花目睹了太多当地难民为了生活颠沛流离,很多孤儿在生死线上挣扎。在每天超过10小时的志愿服务中,她给难民儿童上课、陪他们玩耍……感情愈加深厚。

李永花回忆,当她要离开时,孩子们自发用彩笔描绘出长城,并用中文写下了“和平”二字。“那种感动与欣慰,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奉献爱心助更多女童圆梦

回国后,李永花在浙江外国语学院土耳其语系任教,在校时,她经常提起自己作为“春蕾女童”的人生经历。“我曾是一朵‘春蕾’,在爱心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我相信,只要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孩子都是可以绽放的花儿!”她呼吁同事和学生关注公益,伸出援手奉献爱心,助力更多“春蕾女童”有机会实现她们的人生梦想。

为了解决跟丈夫异地分居的问题,2021年7月,李永花定居古都西安,成为一家大型国企的法务工作者,开启了新生活。

尽管生活环境改变、社会身份转变,她热爱公益的心依旧。“一路走来,我接受了很多陌生人的善意和帮助,长大后,也总想把这份善意回馈给社会。从大学时参与助学志愿活动,到国外留学期间参与难民儿童救助,再到走上工作岗位后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等工作,我参与公益的热情和脚步从未停歇。未来,我也将继续坚持下去,希望借自己微薄之力,将‘春蕾’曾给予过我的爱与温暖永久传递下去。”李永花说。

(原题为《春蕾花开丨“春蕾女童”李永花:每一个孩子都是可以绽放的花儿》)

    责任编辑:蒋子文
    图片编辑:金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