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问答|恶心呕吐加头痛,为什么叫我来看眼科?

俞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2018-03-13 18:58
来源:澎湃新闻
身体 >
字号

问:青光眼是什么?该如何预防?

答:青光眼是一类因为眼内压升高而造成视神经、视野损害的疾病。有些患者在前期会出现一些可自行缓解的前驱症状,如鼻根酸楚、眼眶胀痛,看东西突发红红绿绿的光圈,这可能便是眼压升高的预警了。

前些天门诊,有位男性患者一进门就跟医生哭诉:“我是一个出租车司机,最近因为常常出现交通事故,转弯带倒行人,赔了好多钱”,他怀疑问题出在了自己的眼睛上。在做了眼科的一些专业检查后,果不其然,他的周边视野缺损造成了他的视物盲区,所以事故频发。原来他患上了“青光眼”。

简单来讲,青光眼是一类因为眼内压升高而造成视神经、视野损害的疾病。视野的进行性缺失或缩小给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眼内压的升高是青光眼的首要病因,当然,还存在血管、免疫等多方面的影响。青光眼最常见的为急慢性两大类。那么急性和慢性青光眼是什么?哪类人容易发生急性青光眼?又如何治疗呢?

急性青光眼是什么?

急性青光眼由于急剧的眼内压升高,引起头眼胀痛,视力骤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但急性青光眼患者的眼部症状有时会被全身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所掩盖,故有时会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或颅内疾患。因此,老年人如遇到突发的类似症状,千万别忘了查查眼睛。一旦急性青光眼发作,视神经便遭受了重创,因而对于预防仍需警惕。有些患者在前期会出现一些可自行缓解的前驱症状,如鼻根酸楚、眼眶胀痛,看东西突发红红绿绿的光圈,这可能便是眼压升高的预警了。

哪类人容易发生急性青光眼?

如果年轻时您的视力堪比飞行员,随着年纪的增大,您发生急性青光眼的概率就比别人高哦!黑暗中的视物、不戴老花镜的长时间阅读,都可能诱发急性青光眼的发作。

特别是如果白内障也在不断加重中,那就是一颗不定时炸弹了,晶体的体积膨胀很可能会导致急性青光眼的发作。急性青光眼的发作也跟情绪有关,有青光眼解剖基础的患者在情绪激动时的发病风险更高。因此,如果平时有前驱症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对您的情况作出评估,通过滴眼液、激光等手段,帮助您避免急性青光眼的大发作。

什么是慢性青光眼?

慢性青光眼被称为“隐匿的杀手”,在不知不觉中就有可能窃取了您的视野。因而这类青光眼的危害更大。老年人常因眼部解剖结构的关系,发生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而年轻人则以开角型青光眼为多见。

患者有些可有眼部酸胀的表现,年轻人亦可出现类似视疲劳的症状,常不被重视。再加上眼睛和头都能自如转动,两只眼睛的视野可以互相补偿,即使有早期的视野缺损,也极易被忽略。

因此,一年一次的眼压及眼底检查是必须的,而老年人则应将频率提高至半年一次。

另外,一些眼部的疾病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皮质类固醇激素等,也可能悄无声息地增高了眼压,影响了视野。

如果有青光眼的家族史或者是高度近视眼,就成了高危人群,必须密切随访。但也不必过度紧张,焦虑的情绪会对青光眼的发展有影响。

青光眼怎么治疗?

青光眼的治疗首要的便是控制眼压。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控制眼压后通过白内障手术增加前房和房角的空间常可获得很好的控制眼压的效果。

对于慢性青光眼,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激光、手术等有效手段。但除了眼压之外,对于视神经和血循环的保护有助于缓解进行性视野缺损。

“青光眼”在中医学中早有记载,被称为“五风内障”。其中急性青光眼被称为“绿风内障”,而慢性则被称为“青风内障”。当然,古代所记载的“绿风内障“的急救方法远不如现代医学立竿见影,但在慢性的诊治过程中仍发挥不错的疗效。

玄府郁闭,神水淤滞,是老祖宗揭示的“五风内障”的病机,与现代医学所示的房水循环受阻,眼内压增高不谋而合。可采用疏肝理气,通络开窍的方法,有助于青光眼患者调畅心情,稳定眼压。同时补肝益肾,活血养血各法也可起到扩张血管,改善血供,减缓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作用。

针灸是中医治疗的“杀手锏”之一,针刺对于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众所周知,同样的,局部联合全身的针刺治疗对于青光眼患者病情的稳定也有很好的帮助。

2018年3月11日至17日是第11个世界青光眼周。青光眼是一种需要长期关注的疾病,但早期发现,医患间良好的信任和合作,中西医结合治疗,仍可有效的捕“风”捉“影”,保障青光眼患者的光明之路。

    责任编辑:陈玉坤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