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习“三秦楷模” 汲取榜样的力量

2022-10-12 15: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49年前,她只身从省城西安来到偏僻的铜川黄堡镇,竭尽毕生精力发掘、研究和发展耀州窑,让沉睡在地下1400余年的耀瓷重新绽放异彩;60年代,她一头扎进商南深山,让荒山变茶山,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自己却从“茶姑娘”变成了“茶奶奶”。今天的节目让我们一起走近两位“三秦楷模”——禚振西和张淑珍,从她们身上汲取榜样的力量。

在耀州窑博物馆,85岁高龄的禚振西依然坚守在工作一线。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和学生分析最近发掘的陈炉耀州窑遗址瓷片。

耀州贡瓷,精美绝伦,不仅史有记载,而且国内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多有出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三秦楷模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常务理事 耀州窑博物馆名誉馆长 禚振西:耀州窑只是优秀传统文化里面的一个组成部分。我觉得传统文化来讲的话,不光是增加民族的自信,而且有这个传统文化以后,我觉得对中国后面的建设和对全世界的影响力,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1961年秋,禚振西从西北大学考古系毕业,被分配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刚参加工作的她,在资料室整理标本时,被耀州青瓷碎片上精美的刻印花所震撼,遂萌生了揭开耀州瓷神秘面纱的愿望。1973年5月,省文管会决定由禚振西领队,组成3人考古队,前往铜川黄堡,进行耀州窑考古发掘。

三秦楷模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常务理事 耀州窑博物馆名誉馆长 禚振西:1984年、1985年,80年代我们经费还是不足的,但是那个时间,我觉得大家心好像都很齐,也没有感觉到苦,也没有感觉到累。

为了耀瓷研究事业,禚振西只身从省城西安来到荒凉偏僻的黄堡镇。这一来,她就扎下了根,与耀州窑终生结缘。1984年禚振西有了一个轰动全国的重大发现。

三秦楷模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常务理事 耀州窑博物馆名誉馆长 禚振西:挖出来唐三彩,(另外)又挖出五代,目前全国发现的所有唐三彩窑址里面,现在没有一个见到烧制琉璃瓦和琉璃构件的。

这一重大发现,使耀州窑成为我国发现的第二处烧制唐三彩的窑场,填补了北方地区这段制瓷史的空白。1994年,耀州窑遗址荣获全国首届田野考古奖,被列入20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禚振西也成为首位获得英国东方古陶瓷学会“希尔金奖”的华人学者。

铜川博物馆副馆长 禚振西的学生 陈晓捷:我们把禚老师这种在考古,对文化的热心、热忱精神一直传承下去,为我们的铜川,为我们的当地历史文化发展和传承保护作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1998年,禚振西退休后,主动请缨继续从事耀州窑研究,受聘为耀州窑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员,长期主持耀州窑考古发掘与研究。

三秦楷模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常务理事 耀州窑博物馆名誉馆长 禚振西:(国家)给了我从事耀州窑考古和研究这样的机会,我觉得我这一生,我觉得自己很庆幸。

从青丝到白发,禚振西用60年的坚守,让耀州窑绽放出耀眼的文化光芒,被世界所认识。

在商洛市商南县富水镇的万亩生态茶园,这两天正值秋茶管护的关键时期,虽然已经86岁,但张淑珍还是放心不下,坚持要来茶园看看。

三秦楷模 商洛市茶叶研究所名誉所长 张淑珍:就是为广大的群众来服务了,所以我虽然是已经都86岁了,我还经常想着我们的茶山,总想来茶山转一转、看一看,看看现在年轻人(把茶叶)搞成啥样子,能帮忙的话尽量去帮忙。

从荒山秃岭到如今中国西部最北端茶叶种植区,看着翠绿的茶园,张淑珍满是欣慰,而这也凝结着她60年来的青春和汗水。

1961年,大学毕业的张淑珍与爱人焦永才一起,放弃了省城的工作,主动要求派往“祖国最需要的艰苦地区”。可到了商南后,张淑珍还是被眼前的贫困面貌所震惊。

三秦楷模 商洛市茶叶研究所名誉所长 张淑珍:满目都是荒山秃岭,群众的生活非常苦,一年的话能分到一百多斤粮食,根本不够吃。

扛起锄头说干就干。为了改变当地的贫困面貌,张淑珍开始尝试在商南县引种茶树。然而,地处北纬33度的商南县由于气候原因从无种茶先例,加之技术和管理经验欠缺,连续几年育苗栽植的茶树都没有成活。

直到1967年,张淑珍采取直接点种茶籽的方法,经过反复试种,不断克服气候和技术管理难度,茶树试种才终于成功。

三秦楷模 商洛市茶叶研究所名誉所长 张淑珍:那是商南县第一次产茶,而不是商品茶,所以我认为是商南能种茶。

随后几年,当地建成了2万余亩茶园。然而,由于产销对接不畅,茶叶一度出现滞销。为了打消农户顾虑,1985年,张淑珍又牵头成立了国企“茶叶联营公司”,集产、供、销于一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在当时的商洛还是第一家。

商南县试马镇郭家垭村村民 汪贵荣:没有张奶奶,我们肯定走不到富裕这个道路上来。

如今,60多年过去了,曾经的荒山变成了茶山,群众的收入跟着发生了巨大变化,张淑珍也先后获得全省和全国的先进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被授予“三秦楷模”荣誉称号等,而荣誉的背后是张淑珍一直未变的初心。

三秦楷模 商洛市茶叶研究所名誉所长 张淑珍:我只要活一天,我就关心我的茶园一天,关心群众的收入是不是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是不是变好了。

目前,商南全县茶园面积达到了25万亩,年产茶叶8000吨,产值达12亿元。

商南县委书记 徐江博:充分发挥张淑珍同志“三秦楷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全县的首位产业,推动三产深度融合,聚力打造“生态茶城”,切实把“小茶叶”做成“大产业”。

主持人:无论是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考古发掘,还是几十年如一日做茶山的拓荒人。禚振西和张淑珍用一生的执着和坚守,彰显着不畏艰辛、知难而上、勇于拼搏、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初心和使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原标题:《学习“三秦楷模” 汲取榜样的力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