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孩子突然发热咽痛不吃饭,小心疱疹性咽峡炎作怪

2022-10-12 08: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上海疾控 ,作者上海疾控

上海疾控.

介绍疫苗接种、艾滋病咨询检测、结核病治疗、健康体检、卫生评价检测信息。传播传染病、慢性病、食品/营养/环境/职业/放射卫生等方面的健康知识,发布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防控知识、重大卫生惠民服务信息和工作动态。宣传健康生活常识,开展公众调查与反馈。

最近,家里小朋友突然发热,喉咙痛、头疼、腹痛、四肢也疼痛,吃饭也不香了。仔细观察,孩子口腔的咽喉上部出现2-4毫米的白色疱疹。到医院检查,竟然得了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流行期一般是5月至7月以及9月至10月,传染性极强,容易反复患病。

易混淆的“姐妹花”--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大家可能听说过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对姐妹花,属于同一个“肠道病毒病家族”。

两种疾病传播途径相似,都是粪-口传播或呼吸道传播。它们针对的易感人群相近,都以学龄前儿童为主,且全年均可患病,5月至7月以及9月至10月尤为高发,托幼机构和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易集中暴发。

很多家长简单认为疱疹性咽峡炎就是手足口病,其实只说对了一半。

从临床症状来看,两种疾病差异明显,主要区别体现在疱疹位置的不同。疱疹性咽峡炎患者一般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喉黏膜充血出现灰白色疱疹性溃疡,有部分患者出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或循环系统症状。手足口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发热、手心、脚、咽喉部或臀部有疱疹,也会出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症状或头痛等,少数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不过从病原学角度看,两种疾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足口病主要病原是EV-71和CV-A16,但近些年逐渐演变为CV-A6、10型。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病原是CV-A2、4、6、8、10、16型和EVA71型。这两种疾病的病原多数交叉重叠,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组(CV-A)最为常见,因此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从病原上不易划分界限。

肠道病毒如何引起疱疹性咽峡炎

首先,肠道病毒在咽部粘膜上皮和淋巴组织细胞中驻扎、增殖,抑制破坏机体细胞,导致咽部粘膜充血、疱疹和溃疡这些症状。随后,病毒侵入血液,随着血液播散,可以扩散到全身,出现寒战、发热、全身乏力等症状。

感染疱疹性咽峡炎不可掉以轻心

病毒入侵人体后,免疫系统会发生响应,产生具有保护作用的抗体,当抗体量足够时,病毒就被迅速清除。因此,疱疹性咽峡炎通常为轻型,一周左右可自愈,有较好的自限性。目前,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率虽然远高于手足口病,但由于大部分病例为临床症状不明显而未引起很大的关注。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得过疱疹性咽峡炎,仍有可能感染其他血清型的肠道病毒而再次发病。有少数患者,特别是EV-A71、CV-A16所致的疱疹性咽峡炎,可能会出现脑炎、脑膜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各位家长可不要掉以轻心哦!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小贴士

①怀疑感染尽早就医

家长应了解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症状,一旦怀疑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尽快前往医院诊治,做好隔离措施。

②注意室内通风

房间内应保持空气流通,注意开窗通风。

③保持个人卫生习惯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衣物、勤剪指甲,做好手卫生、正确洗手。

④加强运动合理膳食

加强锻炼,合理膳食,提高身体素质也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

⑤适龄儿童尽早接种疫苗

6月龄-5岁儿童容易感染,建议尽早接种EV71灭活疫苗,预防由EV71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减少重症、死亡的概率。

原标题:《孩子突然发热咽痛不吃饭,小心疱疹性咽峡炎作怪》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