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经皮内窥镜下胃造瘘(PEG)术后,别忘按时更换造瘘管

2022-10-12 11: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临床营养网 临床营养网

作者:袁文臻

外科学博士、教授、硕导、主任医师

擅长:胃癌、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的外科治疗。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临床营养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营养医师委员会常委、甘肃省老年医学学会甲状腺乳腺委员会副主委;担任《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

住院患者的营养问题相当普遍,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来说,营养补充已经从“支持”变成了“治疗”。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有许多优势,但是肠内营养需要有一个管道,对于需要长期肠内营养的患者来说,鼻胃管有诸多不便,而经皮内窥镜下胃造瘘(PEG)[1]手术有一些优势(详情参考EndoNews内镜新知《》)。

PEG给大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因维护不合规而引发一些问题,如腹泻、瘘口感染、肉芽组织过长、脱管等[2]。但超长时间带管引发的问题少有报告,本文报告1例PEG带管6年引发堵管和拔管困难的病例。

患者男,55岁,2004年诊断为鼻咽癌,行放疗,后继发癫痫、放射性脑病。放疗后患者逐渐出现张口困难、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2016年因进食误吸引起了吸入性肺炎进而导致呼吸困难,在某医院ICU予以气管插管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自主咳痰能力弱,不能脱离呼吸机,故行气管切开术,并留置胃管。此后在鼻饲过程中,患者反复出现胃反流,导致肺部感染迁延不愈,而且营养摄入不足,故行胃造瘘术进行营养治疗。

6年以来,患者未对造瘘管行相应检查,也从未更换造瘘管。2022年6月17日,患者晚餐时间注入肠内营养液后呕吐两次,呕吐物均为黑色胃内容物,随即出现了气短、言语不清、发热的症状。急诊行血气分析显示为2型呼衰,血钠109。转至重症医学科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肠外营养、抗感染、抑酸等治疗后病情好转。住院期间发现造瘘管注入液体时阻力明显,家属要求予以更换。在ICU给予止痛药物、镇静药物的条件下,医生尝试拔出造瘘管,但未能成功。考虑是因造瘘管留置时间过长,胃内垫片被胃液腐蚀硬化,弹性下降,而导致无法取出。

后在无痛胃镜下证实,胃内垫片确被胃液腐蚀硬化(图1)。故只能将造瘘管从体外剪断,胃镜下圈套器将造瘘管体内部分从口腔脱出。由于此患者有鼻咽癌放疗病史,鼻咽部狭窄明显,取出造瘘管的过程并不轻松。取出后再将新造瘘管从腹壁造瘘口置入,胃镜观察位置良好(图2),过程顺利。

图1 放置6年,胃内垫片被胃液腐蚀

图2 从腹壁造瘘口置入新造瘘管,胃镜观察位置良好

造瘘管更换成功后,追问患者家属,造瘘管为何放置长达6年不予检查或更换?家属说置管的医生建议只要管道通畅就可以继续使用,无需更换。

在此,我们想提醒使用PEG的患者、家属,以及相关的医生和护士们:虽然不同厂家的造瘘管因为材质略有差异,老化变硬的时间不完全一样,但是一般都推荐3个月左右更换导管,特殊情况不应该超过半年。如果导管变硬,则可能出现管腔狭窄,注入营养液困难,继而造成营养不良的情况;同时,导管在体内还可能腐蚀断裂,下行进入肠道,甚至引发肠梗阻;胃内蘑菇头或垫片变硬,会造成拔管困难;而如果强行拔管,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疼痛,还可能导致胃黏膜的损伤、甚至穿孔。所以,如果出现拔管困难的情况时,建议在胃镜下操作。

当然,就此病例,还有很多值得思考、值得讨论的地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感谢兰大一院内镜中心陈兆峰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李芬娇副主任医师、康复科刘俊平医生、甘肃省中医院普外科汪佳明主任医师对本文的意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启仪,刘婉薇,布小玲.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临床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4):365-366.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02.04.016.

2.弋晓萍. 胃造瘘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2):95-96. DOI:10.3969/j.issn.1673-5110.2011.22.067.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