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妇女报头版头条:幼有所育的美好愿景正在照进现实
河北迁安市光彩幼儿园惠安分园的小朋友在园内职业体验区玩耍。新华社记者 牟宇/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始终在发展中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进。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本报即日起将在“喜迎二十大”栏目中推出“民生‘七有’的幸福见证”篇,围绕以上七个方面推出系列报道,集中反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民生事业的长足发展,人民生活的全方位改善,全面展现人民群众奋进新征程中的幸福生活。
2011年至2021年,全国幼儿园数量增加超七成,近九成在园幼儿享受到了普惠性学前教育
2021年,全国有幼儿园29.5万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8.1%,比2012年提高23.6个百分点
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
2021年,全国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总数超过350万人,比2011年增加200万人,增长了1.3倍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配套措施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在阳光下绽放灿烂笑容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少年儿童的成长成才,对少年儿童工作给予全方位指导。
从城市到乡村,十年来,我国托育、学前教育迅速发展,普及普惠水平不断提升。当前,在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础上,托育、学前教育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的美好愿景正在照进现实。
普惠托育供给持续扩大
0~3岁婴幼儿的托育问题是困扰很多家长的痛点,如今,这个“最柔软的群体”正越来越被重视。
家住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的肖佳夫妻是双职工,家中二宝还不到3岁。孩子的托育问题曾是夫妻俩的一块“心病”——放在家里老人带?老人岁数大已经力不从心;送到早教中心?不仅接送时间与工作时间“错位”,价格还普遍偏高,令人望而却步。而吉安市妇联婴幼园的开办解决了肖佳夫妻的难题。
作为公办普惠托育机构,吉安市妇联婴幼园自2020年10月正式招生以来,用心呵护幼儿成长,切实做到了让家长放心、安心,小朋友们开心。
吉安市妇联婴幼园是近年来托育服务快速发展的缩影。
此前一项调查显示,城市中超过1/3的家庭有托育需求,但供给明显不足,特别是普惠性服务供不应求。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切实履行牵头职责,会同各级各部门扎实有序开展托育服务工作。
为推动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的有效供给,仅2020~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0亿元,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超过50亿元,累计新增约20万个托位。
聚焦婴幼儿无人照料的关键痛点,相关部门不断完善规划、土地、住房、财政、投融资、人才等方面支持政策,实施普惠托育专项行动,多渠道扩大普惠托位供给,减轻家庭养育负担。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仅有的20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列入了托育目标,也就是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要达到4.5个。
一系列具体政策和规划的实施,让普惠托育服务的未来更可期。
补齐学前教育服务短板
每天下午5点左右,家住重庆市江北区的孙萍忙完手头的工作,就会来到公办的莺花巷幼儿园准备接3岁多的二宝恬恬回家。
孙萍家所在的片区人口密集,普惠幼儿园的资源紧缺,孩子入园问题一直令人头疼。她说,回想起六七年前给大宝争取入园名额时,附近唯一的公办幼儿园门口排成了长龙,提前一年报名也不一定能上。
2021年,当地政府投入财政资金高标准建设了公办的莺花巷幼儿园。在这里,整洁明亮的教室、温馨舒适的午休室、设施齐全的游玩区一应俱全,每月的保教费只有五六百元。孙萍感慨,现在幼儿园就在自家楼下,不仅接送方便收费不贵,孩子还能在精心设计的活泼游戏中获得陪伴和成长,她和家人都很满意。
孙萍的感慨也是万千家长的心声。“入园难”“入园贵”曾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党和政府念兹在兹。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第一个面向学前教育的重要文件,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彰显了党中央对亿万学前儿童的亲切关怀和办好学前教育的坚定决心。
如今,我国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从2011年至2021年,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增长逾六倍,全国幼儿园数量增加超七成,八成左右的新增幼儿园集中在中西部,近九成在园幼儿享受到了普惠性学前教育。2021年,全国有幼儿园29.5万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8.1%,比2012年提高23.6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全国新增的幼儿园80%左右集中在中西部地区,60%左右分布在农村。“使绝大多数的幼儿能够享受到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在中宣部举办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这样表示。
十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底色更加鲜明,办园水平显著提升,资源均等、普惠公平的起点,是送给新时代儿童最好的礼物。
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
“南京学前教育已经从幼有所育走向了幼有优育。”在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召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介绍了近10年来南京市学前教育发展状况。
据了解,南京市财政学前教育投入占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比例已从6.3%提高到11.6%,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从300元提高到不低于1000元,集体园、普惠性民办园生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了2200元。目前,南京市普惠园每月保育费不超过1000元。南京市实施动态调整普惠性基本免费政策,坚持对1万多名农村办园点和经济困难幼儿家庭实行免费教育。
南京市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并非个例。从“有园上”到“上好园”,在系统提升幼有所育保障水平的过程中,如何满足家长幼有优育的更高需求,都已提上各地议事日程,而提升师资水平则是其中关键一步。
人口大省山东充分挖掘编制资源,并向学前教育倾斜。通过核编,全省核增公办幼儿园机构数770个,核增编制6578名,核定公办幼儿园人员控制总量14.9万名。此外,该省还在幼儿园设立正高级岗位,比例为1%,副高级岗位提高至10%,民办幼儿园教师同等享受职称评审政策。
放眼全国,同样如此。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本专科高校有1095所,毕业生达到26.5万人,分别比2011年增加591所、23.1万人,分别增长1.2倍、6.7倍,为持续补充幼儿园师资提供了有力支撑。教师配备基本达标,2021年,全国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总数超过350万人,比2011年增加200万人,增长了1.3倍,生师比从2011年的26∶1下降到2021年的15∶1,基本达到了“两教一保”的配备标准,师资短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也为幼有优育打下了坚实的师资基础。
来自妇联组织的关爱从未缺席。为助力落实相关政策,全国妇联印发了妇联系统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参与国家托育服务机构质量评估标准研究制定;启动实施“爱在开端0~6岁科学育儿社区家庭支持”项目,在全国200个社区实践探索早期家庭教育与托育服务相结合的有效模式,指导各级妇联组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科学育儿服务。
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十年来,各项改革稳步推进、配套措施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在阳光下绽放灿烂笑容。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