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底线》的最大意义到底是什么?
360度无死角围观基层法院的日常,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首部全景展现我国司法改革最新成果的法治题材剧《底线》自9月19日起在湖南卫视、芒果TV、爱奇艺开播以来,收视强势领跑,话题高热发酵。有网友表示“追剧追出了沉浸办案的既视感,太解渴,太过瘾,太提气,一分一秒都舍不得错过!”
作为由最高人民法院指派当地法院专家全程驻组协拍、潇湘电影集团旗下当燃影业制作发行的现实主义力作,《底线》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基层法官形象,一场场掷地有声的案例办理过程,把新时代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新理念、新成就、新面貌,进行了一次直击人心更鼓舞人心的“大型发布”。
今天,“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时代一去不返,公开透明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借助艺术表达和大众传播,《底线》用“公平正义的可视化”,在中国司法和亿万民心之间搭起一座坚实的桥梁——它不仅增进了广大法治工作者们的法律信仰和职业荣誉,更把公平正义的回响传递到了千家万户。
让真相属于人民
中国司法用站在阳光下的坦荡,接受公众检阅
《底线》开篇,“雷星宇案”牵动眼球,榕州的方远法官团队、北京的叶芯父女、身在中国香港的徐天律师,以及无数关注这场重大案件的网民,实时观看了宋雨霏主持的庭审直播。
他们“在线围观”的路径,正是最高人民法院自2016年起开通的中国庭审公开网。截至目前,中国庭审公开网累计直播已超2000万多场,累计观看人次超500多亿次。连年攀升的数字,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开的热切关注,以及中国司法直面监督的决心和担当。
有人说,法庭上的监控镜头是伸进法庭的探照灯和显微镜,使法庭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跨时空被定格、被放大、被细读。这种特殊的全民围观场景,使人们深恶痛绝的司法干预、司法腐败难以藏身,使审判人员恪守公平公正,力求专业精准。唯其如此,才能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和正义。
某种程度上,《底线》以影视文艺作品的方式,打造了一个兼具社会纵深和生活景深的“中国庭审公开网”。作品以薪火相传的三代法官为叙事载体,涵盖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以及基层人民法院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以及检察官、律师等群像人物图谱,涉及从立案、诉讼调解、司法文书制作、庭审到信访、调研、考核等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纵横交错的叙事体系,既勾连着司法改革历程,又串联起庭审台前幕后,一次性满足了大众对于法院工作的全部好奇。
完善司法责任制是新时代司法体制改革的“牛鼻子”。“雷星宇杀人案”为什么进行了三次合议庭审理?周亦安喜提的“员额法官”身份是什么?胡晓青要考的“人民陪审员”又是做什么的?案子一审误判的时候,方远、宋雨霏为什么那么不安和沮丧?随着《底线》用剧情打开法院工作的全景图,一整套将权力和责任紧扣起来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也在大众心目中愈发清晰、丰满、有力起来。
欲取公信,必先自信。《底线》的创作和播出,浓缩凸显出中国司法走在阳光下的坦荡。这种坦荡让每个公民确信:当个人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亦可以在自己国家的法庭上得到公平正义的裁决。
以专业服务人民
聚焦于“怎么判”,实力捍卫法律的尊严与权威
法官能力建设是决定司法改革成败的关键。要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法官与法律相伴而行,坚定社会主义法治信仰,争做其最忠实崇尚者、最自觉遵守者和最坚定捍卫者是题中之义。
在《底线》中,令观众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一群有能力、有担当、有作为的法官们。从民事到刑事、从小案到要案,从老案到新案,作品让观众看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基层法官司法为民、守护底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由此,大众对法官能力的认同,自然也就化作了对司法的认同。
尽管全剧涉及的案件众多,但总体来说,《底线》极具说服力地回应了公众最为关心的三大问题。
第一,别人眼中的“小事”可以立案吗?
依法立案是公正司法的开始,自立案审查制变立案登记制以来,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已成常态。《底线》让观众看到,尽管立案庭法官们依旧主张“逢案子必调解”,而不是直接立案、排庭、开庭,但法律也绝不会容忍恶人。
李芳凝案播出时,#遇到职场性骚扰维权有多难#登上热搜。围绕“触碰后背”这个看似性质并不恶劣的骚扰事件,两代法官展开争论。从业20多年的王秀芳认为,按照传统观念,息事宁人可能是对当事人最好的保护。而在“初生牛犊”叶芯看来,李芳凝应该大方捍卫权利,民法典第1010条就是她最有力的武器。
从《底线》涉及的“喝酒致死案”、“校园霸凌案”、“购物纠纷案”等案件的办理过程来看,许多在传统认知中“不值一提”的争议,都被摆上了台面。
今天,公民的法律意识在不断提升,且群众利益无小事,《底线》以接地气的案件呈现,科普了民法典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也让“人民的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这一理念深植人心。
第二,司法实践如何与时俱进应对新课题?
面对国家的新要求、社会的新发展、人民的新期待,司法实践必须不断与时俱进,才能具有巨大的生命力。为此,《底线》重点关注了一批展现时代新发展、与老百姓切身关切并体现司法进步的案件。
“主播直播猝死案”中,方远明知判决原告胜诉是“挑战现有的司法实践”,面对可能发生的二审改判,他直言“只是跟着之前的判例走因循守旧,是解决不了新问题的”,“新兴行业不断出现,劳动者和公司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社会在往前走,法律也得往前走”。
“雷星宇杀人案”二审改判,该判决让刑辩律师出身的匡律激动不已:“往大了说,它激活了正当防卫这款僵尸条款,遏制了这些年层出不穷的高利贷暴力催收行为;往大了讲,提振了老百姓对司法的信任。人民只有信任司法了,才能自愿地遵守规则,才能更尊重咱们律师。”
作为各类冲突的承受者和社会矛盾的化解者,法官也在不断成长。在面对一个个新时代的新问题时,法官们不回避、不推诿、不退缩,始终以审慎的态度,带着现实思考,也带着人性温度,将“纸上的法律”变为服务人民、落于民生的法律。
第三,司法审判会受到社会舆情的左右吗?
“谁闹谁有理”“谁弱谁有理”的风气长期困扰着广大群众。进入网络信息时代以来,公众积极参与热点司法事件的讨论,但也很容易形成“公众陪审”,令司法审判陷入舆论场的漩涡。
《底线》中的多个案件都成了网络热点,在回应李芳凝的胜诉是不是因为受到网络舆情和媒体舆论的压力时,方远的回答掷地有声:“我们欢迎网络监督,但不能、也不会接受舆论审判,因为这恰恰破坏了整个司法的权威性。”
“希望社会各界能对我们法律工作者更有信心,不管多难,我们都会让公平公正在每一个案件中回响”,方远的这句台词,几乎可以代表中国司法对人民群众的庄重承诺。
用温度守护人民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向上向善
我国司法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何在?
随着《底线》的播出,越来越多的观众体悟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最彻底的人民性”。法律有尺度,法官要在尺度之内为老百姓把事情做好,但法官也有温度,他们会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为当事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有观众发现,方远在调解离婚案时抱孩子的温情一幕,原型来自河南省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张法官;剧中的基层法官会为了一个案件不厌其烦、不计成本地来回调解多次,直到群众事了宽心,而在现实众多的司法工作中,法官们不但能在田间地头为当事人解决问题,为了方便群众,甚至会坐着渔船去开庭……当剧情照进现实,“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我国司法制度既根植本土又面向世界、既立足时代又赓续传统的鲜明特点,也在《底线》中尽显无遗。
许多观众留意到,剧中屡次出现“公序良俗”以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表述。值得一提的是,民法典明确把“公序良俗原则”吸纳进来,规定违反公序良俗的法律行为无效,并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了立法宗旨。这高度体现了我国法律在吸收西方法治先进部分的同时,也从传统习俗、本土文化中挖掘和寻找规则,提倡“良法善治”和“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理念。
例如,对于“穆子琪案”的判决,方远、陈康等七人合议后最终形成一致意见。判词中写道这样:“扶危救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司法裁判应当维护社会道德底线,弘扬美德懿行,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
剧中人物从不同角度给出的关于法官工作的定义,可以帮助观众更感性地理解我国司法制度的人文关怀和温暖底色。
张伟民说:“既然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无法完美,那法官必须存在。这世上只要还有不公,就总得有人来判个是非,判个公道,这才是法官真正的意义。”
周亦安说:“这就是法官的工作,天底下少一些仇恨和隔阂,多一些温暖和理解。”
宋羽霏说:“审判不是为了报复恶,而是为了提振善。”
所以,《底线》的最大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当观众随着法官的视角一点点剖析案件背后的社会万象、人生百态,那一份份符合时代精神、满足人民期盼、凝聚价值追求的判决,是最好的普法宣传教育,更是最好的社会风尚引领。
强大的文化自信,何尝不是法治中国建设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呢?
来源:学习强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