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国人大代表杨茂荣答澎湃:服务并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

3月9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办。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杨茂荣回答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提问。
澎湃新闻提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滨海新区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对于非首都功能承接及雄安新区建设,滨海新区将做哪些准备?
杨茂荣代表说,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滨海新区主动融入其中、服务其中,也受益其中。
一是,推动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我们与北京共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把中关村的科技成果、要素资源,与滨海先进制造、空间载体融合嫁接,取得了1+1大于2的成效,累计引进疏解项目2900余个,是以前同期的3倍;深化港口群合作,在北京、河北建设了一批无水港,实现通关一体化,大幅提高了通关效率,降低了通关成本,物流成本。
二是,让绿色成为协同发展的主色调。我们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关停“散乱污”企业,推动散煤清零,取消5000万吨集港煤炭公路运输,同时每年也直接减少400万辆重型柴油货车尾气排放,全面抓好湿地和海洋岸线修复保护,使滨海新区更加生态宜居。
三是,人的交流更加密切。京津城市实现月票制,取消了对北京牌照小客车限行。据介绍,有一位滨海新区的居民小刘在北京工作,以前每周回来一次,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后,他购买月票每天往返于京滨两地,每天能跟家人团聚,还节省了几千元的房租。滨海新区的交通、区位、科技吸引了更多的北京人到滨海创业、发展。
下一步,滨海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26”重要讲话精神,树牢一盘棋的思想,以服务北京、雄安为己任,一是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为北京、雄安提供更便捷的“海上门户”;二是发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提供产业支撑;三是发挥政策优势,加大自贸区制度创新力度,打造改革开放新平台,为推动京津冀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做出滨海新贡献。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