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他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获得者、我国亚热带建筑物理学开拓者

2022-10-08 20: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2022年11月17日,将迎来华南理工大学组建70周年暨建校105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学校组建初期,一大批新中国第一代理工科专家从世界各地汇聚于此。他们胸怀家国,放眼寰球,提出“办大学,就要创一流”的口号,学校从一开始就跻身全国“四大工学院”。此后数十年里,他们为学校的发展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是华南理工大学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奠基人。

值此校庆到来之际,为缅怀华南工学院前辈先贤,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学术风范,勉励师生向先辈学习、继承发扬老一辈华工人的优秀品质,继去年的“红色甲工”系列人物报道之后,党委宣传部再推出“华园先贤”系列人物报道,今天推出第八期。

林其标(1925-2006),中共党员,我国建筑物理学的开拓者之一,亚热带建筑热工学研究的先行者,教育部直属亚热带建筑研究室首任主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他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亚热带建筑热工学理论,曾参与全国建筑气候分区划分工作;提出符合我国南方气候条件的遮阳指标和建筑遮阳设计原则;研究的“遮阳辐射透过系数”填补了国内空白,形成该领域的中国标准。他曾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这是华南建筑及亚热带建筑科学获得的首个国家级奖项。他是推动亚热带建筑物理学研究走向繁盛的功臣,也奠定亚热带建筑研究在全国的影响力。

曾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学术委员会第2-6届学术委员、第7届中国建筑物理委员会名誉委员;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顾问;建设部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广东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入选《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当代科技名人成就大典》《世界名人录》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阳光穿过熙熙攘攘的叶子,在古朴的屋墙上疏影横斜,茉莉花香从曲径深处蜿蜒而来,寻香而入,一排建成于上世纪30年代国立中山大学时期的西式风格单层坡顶建筑映入眼帘。这排历史保护建筑里的松花江路14号,是老一代建筑学家林其标教授的故居。

走进院落,一段属于华工、更属于中国亚热带建筑研究史的光辉记忆被再次打开。

家境贫寒自强不息,师出名门笃学不怠

1925年,林其标出生在福建闽侯县上街乡一户贫穷农家。因为家贫被过继给大伯家做儿子,童年无奈寄人篱下挑水劈柴,少年经历山河破碎战火纷飞,生活的不幸磨炼出他自强不息的意志。林其标中学期间两次因日军入侵福州而被迫中断学业,却坚持在农活中、田地里继续读书。1947年,林其标以优异成绩考取国立中山大学建筑系,但昂贵的学费对于贫困农村的家庭而言根本无法负担。“当年为了凑集上学的路费和学费,他几乎敲遍了上街乡家家户户的门去募集,还曾通宵达旦地帮乡亲们干活,什么苦活都做,长辈们被他的执着和优异的成绩打动,才愿意解囊相助。”上街乡的亲戚回忆道。

1949年,东方红日照亮新生中国。虽然此时的林其标因广州解放战争再次被迫停课一年,但新中国的成立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那时候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广州一定会解放,我要读书报国、振兴中华!”林其标回忆起新中国的成立,总是抑制不住振奋激动的心情。1952年8月,林其标毕业留校,并于195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五十年深耕教学科研,教书育人的光辉之路。

1952年11月,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华南工学院随之成立,华工成为教育部最早批准的八所设立建筑专业的院校之一,世称“建筑老八校”。当时的华工建筑系汇聚了林克明、陈伯齐、夏昌世、龙庆忠等一批德日留学归国的教授,他们带回了国外的建筑理念和设计思想。特别是时任系主任的陈伯齐教授倡导的“建筑中的科学技术研究,将建筑更多地与科学技术而不是艺术联系在一起”的理念赋予林其标很大的启发,作为年轻教师的林其标在陈伯齐教授的引导下,翻阅学习了大量国外专业书籍刊物。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缺乏本土建设人才,全国范围的建筑设计标准和规范体系尚未建立。为了在教学中能让学生更快了解掌握最新的科学信息,林其标苦学俄语和英语,翻译了多本外文刊物和大学教纲,其中包括《建筑日照》(俄)、《热转导性》(俄)、《房屋气候调节》(英)、《太阳控制与遮蔽措施》(英)等,以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系和加州理工土木系的部分课程资料,并在校内印刷出版直接应用于教学中。“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而你做了,这就是机会。”林其标的勤奋,引起了陈伯齐的关注,再加上两人教育理念上的契合,陈伯齐力邀林其标接棒自己主讲的《建筑构造》课程并寄望其有所发展。

1954年林其标被派到清华大学进修两年《建筑构造》课程。在清华大学期间,他一有机会就去听梁思成先生讲课,并在课堂互动中多次受到梁先生指点,知识面和认知层面得到很大提升,放大了思维格局。回到华工的林其标开始正式担任《建筑构造》的主讲教师,此时正值而立之年的他已成为华工建筑系教学一线的业务骨干。

为使教学更加直观,林其标与同事自发筹建颇具规模的“建筑构造模型室”,动手制作从基础到屋顶门类齐全的各种构件模型。他自编教材讲义,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践实习;还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两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参加了广东省技术革新展览会并得到了推广应用,为国家节省大量投资。一项研究是用防御放射线的重晶石混凝土构造代替进口的铅板,将造价直接降低了70%-80%,该成果在广州市人民医院建造中使用;另一项是18公分厚空斗墙体的研究,其隔热性能和荷载减少均优于同尺寸实砌砖墙,有力推动墙体改革,此项成果即便在今日乡村房屋建造中也有采用。

林其标在做建筑物理实验

50年代后期,在中央确立“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设计14字方针指引下,1959年教育部决定在全国建筑专业教学中开设“建筑物理”新学科。建筑物理学包括建筑热工学、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强调气候、环境、环保、节能等的因素,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1960年,林其标通过进修成为华工建筑物理学第一位授课老师,并担任华工建筑物理教研组主任,还多次参与《建筑物理》全国教材的编写工作。从教几十年来他为高速发展的新中国培育了大批建设人才。海口市政府主管城乡建设领域的校友林甫肄回忆起自己导师林其标教授时深情地说:“林老师对科研的严谨态度贯穿在他的教学中,他不但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善于深入浅出地引导。林老师注重学生素质及品格的综合培养,是位为人高尚的大先生。”

林其标为探索新学科教学的路径,琢磨制作“日照仪”“人工天穹”等教学设备。为做研究,他多方奔走立项建立起建筑物理试验室、热工试验场和气候站,独立承担起建筑物理学教学和实验两方面的工作,为后续开展建筑物理科研攻关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他也是华南建筑领域涉足新学科的第一人。

出访巴黎开拓视野,探索中国建筑节能之路

1965年7月,国际建筑师协会(UIA)第八届大会和第九届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这届巴黎大会主题为“建筑师的训练”。国际建协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48年6月28日在瑞士洛桑成立的一个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国家和地区为会员单位,每3年举行一次会议。中国建筑学会自1955年加入该协会后开始派员参加会议。

林其标在巴黎凡尔赛宫考察

此次参加巴黎会议的中国代表团由7名成员组成,包括团长梁思成先生和杨廷宝先生,当时39岁的林其标是团内最年轻的也是华南建筑界的唯一代表。会议期间代表团参与各国的交流与互动,参观主题展览,向大会介绍新中国建筑发展的状况及成就,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建筑的发展。“知识量多元纷呈,让我不舍得合眼休息,我必须争分夺秒收集前沿资讯,向祖国汇报。”林其标如此向家人描述当年的情景。

林其标(右一)陪同梁思成先生(左一)考察巴黎萨西尔卫星城

会后,林其标跟随梁思成先生展开对巴黎古城建设与保护研究的考察,专程驱车去巴黎萨西尔卫星城考察城市规划实施情况。彼时恰逢法国政府为保护巴黎古城环境,表决通过“大巴黎规划”实施方案,兴建卫星城。当回想起万里之外北京的古城保护进展不理想,此时的梁思成先生沉默不语。代表团在结束巴黎行程后飞抵苏联莫斯科访问,考察当地的城市规划及克里姆林宫、红场等重要建筑。回国后,林其标作为宣讲人便马不停蹄地奔赴各地举办学术报告会,作题为“巴黎建筑”的主题发言,以拓展中国建筑师的视野。

在巴黎之行中目睹梁思成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对中国古建筑保护的忧心以及对新中国建筑发展的思考,让彼时年轻的林其标受益匪浅。矢志建筑报国的初心和对建筑物理学的热爱,让林其标坚定地走上了一条探索中国建筑节能的创新之路,并在这条路上呕心沥血、建功无数。站在新时代的视野回溯,让人仍不禁感叹林其标教授令人钦佩的远见和前瞻性。

勤奋专注科研建功,半生耕耘成就等身

划分建筑气候分区是建筑科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气候相差悬殊,通过气候分区能因地制宜进行建设,以达到顺应自然、提高设计质量节省投资目的。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直没有完整的建筑气候区划分。1958年底国家全面启动《全国建筑气候分区》重点科研项目,林其标受委派出席在北京召开的首次“全国建筑气候分区规划”大会,且用3年时间参与制定《全国建筑气候分区(草案)》及其参数试验论证工作。彼时我国整体经济水平落后,科研条件非常艰苦,没有足够经费支撑,实验室靠自己搭建,仪器由自己动手制作。遮阳隔热试验的特点是须连续24小时不间断值班以记录观测数据,工作时间不分昼夜酷暑寒冬。林其标常常为采集多方数据扛着仪器跑遍华东、华南、西南多省蹲点,风餐露宿,在交通非常落后的当时其艰辛程度难以想象。

林其标带学生做实地测量

从1958年到1990年,对于林其标来说,是不平凡的三十几年。他一边主持建筑物理学教学,编写全国通用教材,一边主攻和完成包括“亚热带建筑热环境与隔热理论研究”“热带、亚热带地区住宅自然降温研究”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重点科研项目,还身兼系领导分管教学和科研。他是最早参与到“全国建筑气候分区研究”“湿热地区建筑综合降温措施研究”“房屋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研究”等科研中;他第一个提出“建筑防热”的科技专用名词并获采用;他研究了在南方自然通风条件下,符合人体对气候的适应感及符合建筑使用要求的遮阳标准;他鉴定了当时国内各种遮阳设备表征防辐射能力的“遮阳辐射透过系数”,填补该领域的空白。他的研究成果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热带、亚热带热工学理论。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状

呕心沥血的研究换来了累累硕果。其中“亚热带建筑遮阳与隔热”研究成果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这是华南建筑的第一个国家级科技大奖。当年的全国科学大会被誉为“科学的春天”,扭转了中国科研工作长期停顿的局面。为表彰林其标的杰出贡献,同年国家批准成立教育部亚热带建筑研究室,林其标担任首任主任。研究室成为当时国内和东南亚地区唯一一所专门从事亚热带建筑科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也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华工仅有的五个教育部直属科研机构之一,接受国家直接科研拨款。此时的亚热带建筑研究室正走向繁盛时期,获得大批国家和建设部科研项目及经费,科研成果倍出,成绩斐然,也开启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合作。2005年在原亚热带建筑研究室的基础上设立亚热带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在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础上,汇入土木工程等多学科,建立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80年林其标的另一科研项目“混凝土空心砌块隔热性能研究”获广东省高教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吴硕贤院士等人向林其标祝贺八十大寿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在回忆林其标教授对亚热带建筑研究的贡献时说:“林其标教授是我国建筑物理学的开拓者之一,尤其是早期我国亚热带建筑热工学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他的研究成果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他是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研究室的首任主任,该研究室为后来成立亚热带建筑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乃至2007年成立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我早在1998年调入华南理工大学之前,就曾在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及在全国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会议上数次见过林教授。我到华南理工大学任教后,更是与林教授过从甚密。林教授学术水平高,学风严谨,为人诚恳、热情、低调,是我所尊敬的前辈之一。”

忠孝仁爱人高品雅,勤俭耕读家风蔚然

林其标教授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不停歇地撰写专著和发表论文,他发表成果论文近50篇,出版著作十几本,包括《亚热带建筑》《建筑防热》《亚热带建筑的遮阳与隔热》《人与物理环境》等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书籍。他身体力行传播建筑物理节能环保理念,即便退休后也没有停止其著书的步伐,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在祖国百废待兴的年代,林其标教授面对各种诱惑,坚定选择留在祖国,以投身科研和教书育人的方式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与此同时,他毕生重视家风传承,强调品德培养,教导后辈做正直的人,做正确的事,他为此立下《治家守则》成为后辈安身立命之本。林其标教授晚年生活简朴而充实,自称“闲斋老翁”,常常寄情赋诗,还写下诗集《闲斋诗草》。

林其标夫妇在旧居前合影

“当年家里的房子陈设非常朴素简陋,墙面斑驳,木门木窗的油漆剥落了,我们工作后想翻新,父亲总说要把精力放在对国家有用的事情上。” 林其标教授的女儿说:“我们的家有两个地方最值得怀念——一个是花园,那里有黄皮树,每年夏天都果实累累,勤劳的母亲在花园里种了很多鲜花,给家里平添了不少色彩;另一个是父亲的书房,那里有老旧的书桌以及塞满书册手稿的书架,它承载了父亲内心的理想和抱负,也是我们兄妹人生的课堂。”

林其标与家人合影(摄于2002年)

站在林其标教授故居的黄皮树下,仿佛感受到老一代华工人爱党爱国的赤子情怀、学术学人的高洁志向、育人育才的初心使命。

回望松花江路14号,猛然发现一排竹子节节挺拔,竹叶沙沙作响,一片新绿拥簇着越过篱笆,正向着羊城的天空探出头去……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本文转载自《华南理工大学报》

作者林燕系林其标教授女儿,1985级建筑学专业校友

原标题:《他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获得者、我国亚热带建筑物理学开拓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