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杨国强:种田也应该接受系统教育,年轻人满20岁才允许工作

澎湃新闻记者 庞静涛
2018-03-06 18:50
来源:澎湃新闻
地产界 >
字号

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 视觉中国 资料图

3月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获悉,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02007.HK)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将向全国两会提交有关乡村振兴和青年人职业教育的提案。

在此之前的四年,杨国强在提案中均有关注职业教育。今年,杨国强提出青年人满20岁才允许出来工作,没有钱读的先由国家付,让他及他的子孙有钱时再还。对于职业教育,更是提出,就算是种田,也应该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

满20岁才允许工作

杨国强认为,如果年轻人都能接受到良好的职业培训,我们国家将拥有大量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高速发展的各行各业都有足够娴熟的工人,国家经济也将实现持续发展。

在杨国强的观念里,就算是种田,也应该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从而懂得施肥的道理和使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然而,现在有相当部分年轻人,中学毕业便去工作,其知识和能力并不能满足工作所需,就算大学毕业生,没有实际技能找工作也不易。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又面临技能型、实用性人才匮乏的窘况。

根据2017年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2020年的人才缺口将超过1900万,2025年这个数字将接近3000万。”

若能让所有行业、所有岗位的劳动者都接受系统教育,那么社会劳动生产率将得到大大提升。

杨国强建议,一是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实现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有“职”不贫。建议加强宣传,号召全社会重视和参与职业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要让家长觉得,送孩子去读职业教育也会有好收入、好生活,也是一种光荣和荣耀;根据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市场的需求,加强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就业扶贫;让所有行业、岗位的劳动者都接受职业教育,尤其是对那些被贫穷困扰的有志青年,良好的职业教育将为他们打开通往成才、成功的大门,阻止贫困在这些家庭的代际传递。

二是召开国家层面的推进职业教育会议,部署职教扶贫。2014年6月召开的首届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方兴未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脱贫攻坚期内,职业教育培训要重点做好。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能就业,这一户脱贫就有希望了。”当前正值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建议国家召开高规格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总结、表彰和推广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的优秀经验和典型案例,进一步部署和发动职教扶贫,同时推动和发挥职业教育在产业升级、振兴实体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是经济的振兴,也是文化、教育、科技的振兴,以及农民素质的提升。职业教育要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应当积极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就地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发展提供更精准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杨国强建议:立法要所有年青人都接受教育,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会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守法公民,20周岁才能出来工作,没有钱读的先由国家付,记录好,让他及他的子孙有钱时还。40年后,全国家工作的人都是有技能有文化的人,国民素质在世界上是一流的。

集中居住、打造“联合收割机时代”绿色乡村

杨国强提出,因在同步小康和国家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振兴乡村、实现城乡统筹均衡发展,成为中国的现实命题。

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因此,杨国强提出,开展土地整理,在平原土地上应用和推广联合收割机。

过去千家万户“划田埂而种”,小块农田不具备使用大型联合收割机的条件,生产效率较低,规模化效益不高,收入水平也不高。

农民种粮收益和外出务工收入的剪刀差不断加大,大量农民进城务工,造成土地经营分散、闲置、流动性差,甚至抛荒。

十九大提出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无疑是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定心丸”。农民既可以放心流转土地经营权,促进规模化生产提升效率,又能安心进城务工,赚取更高的工资性收入,从而也为经济发展释放第二次人口红利。

建议通过开展土地整理,将五千年小农经济的农村土地、不适宜居住的小村整理出来,撤除分户而种的田埂沟壑,使得农村耕地面积得到提升,同时规模化的农地集中,也为推广应用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大型农业机械创造了条件,使得农业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提升。

杨国强还提出,在平原上的农村人口应该集中在一两万人的小镇上居住。这几年农民工工资提升得很快,农民种田一年才5000元左右,出来打工是5万元,外出务工收入与种小面积粮食的农民收入差距加大,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几百上千人的村子,有的只剩下100多人,不少房子塌了没人理,长满了野草,成为“空心村”,引发了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农村教育医疗条件差等社会问题。

建议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将平原上的农村人口集中到一两万人的绿色生态小镇,有教育、就业、医疗、商业、文化和交通设施,在小镇边,建农产品深加工的工厂和其他一些没有污染的工厂,解决就业问题。这样通过农业机械化提高生产力解放出来的劳动力,也可以就近在小镇就业,从根本上实现农村人口的就地城镇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同时,杨国强建议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参与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责任编辑:刘秀浩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