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陋室铭》、《爱莲说》的艺术特色
《陋室铭》、《爱莲说》的艺术特色
刘禹锡的《陋室铭》和周敦颐的《爱莲说》,这两篇文章出现先后相距几百年,但人们却习惯地把它们连在一起来欣赏。它们如同一对孪生姊妹,以其特有的光彩、命题的含蓄、主题的相似、文字的精炼、艺术手法的大致相同,历来为人称道,不愧是两篇脍炙人口的古代散文随笔佳作。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文开篇连用两个比喻,以正衬之笔发端,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来衬托出陋室有“惟吾德馨”而不陋。然后以绿苔、青草、素琴、金经,以及陋室周围的景色,往来的人物,生活的内容等环境的烘托点染,使陋室蓬荜生辉,其乐无穷 。作者在文后还用诸葛庐、子云亭来进一步烘托陋室,以古代名贤自比,巧妙地抒发了自己高洁的志趣与抱负。
如果说《陋》文以正衬之法令人叫绝,那么《莲》文却是以反衬之法取胜。
《莲》文开篇明义,先以陶渊明的爱菊为陪衬,再用世人甚爱牡丹为反衬,最后才突出了自己的爱莲花与人的不同。三种花,三种人,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在衬托之中,赋予了花儿各自不同的性格和品德情操;在衬托中,作者把自己淡名利、重操守、求高洁的德行志趣充分地显现出来。
陶渊明的爱菊,世人的爱牡丹反衬了“予独爱莲”的正题;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反衬了莲花的君子本色。衬托中既讽谕了“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世态炎凉,也表现出人们追名逐利的世态和作者“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这两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借助于某种事物去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陋”文是托物言志;“莲”文是借物写人。作者把抽象的道理、含蓄的感情具体地表达出来,令人回味无穷。
一个是唐代的诗文圣手,一个是宋明理学的祖师。刘禹锡、周敦颐都不愧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人物,尽管文章表现了封建文人自命清高的思想,但他们那种追求恬淡安乐,洁身自好,不愿与追名逐利之徒同流合污的态度,是有积极意义的,文章的精妙也是值得我们师法借鉴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