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共产党宣言》的故事:那一年,他们还不到30岁

马宁
2018-03-16 13:29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1847年12月到1848年1月,马克思在布鲁塞尔用德文写作了《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2月在伦敦发表。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手稿

在此之前,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迫于政府压力,辞去《莱茵报》主编职务,在婚后于1843年10月迁居法国巴黎从事革命活动。1845年1月被法国政府驱逐,不得不前往比利时。4月,恩格斯也来到布鲁塞尔,他们共同成立了一个共产主义团体。1846年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成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协会,试图在英法德推动成立共产主义政党。

当时,有一个由德国流亡者组成的密谋性的团体正义者同盟。正义者同盟曾经主要在法国活动,受到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工人阶级政党色彩。后来由于法国警察的迫害,正义者同盟的中央机构迁往英国伦敦,但是在很多国家都成立了支部。1846年5月,应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协会的号召,正义者同盟迅速成立了伦敦共产主义通讯协会,并建议在伦敦举办共产主义者代表大会。

同月,马克思等人还邀请蒲鲁东做共产主义通讯协会在巴黎的通信人,但是被蒲鲁东傲慢地拒绝。8月恩格斯亲赴巴黎,克服很多困难组建了巴黎共产主义通讯协会。当时蒲鲁东在法国很有影响,蒲鲁东主义者企图靠工人积累小额股份成立作坊和工厂,然后不断扩大经营一直到购买国内所有的生产力,这样资产阶级就失去了资本。恩格斯讽刺说,“他们口袋里连晚上在酒铺聚会时喝酒用的六个苏[注:法国旧辅币名,等于二十分之一法郎。]都没有,却想用他们的储金来购买整整一个美丽的法国!”

恩格斯的努力非常有成效,到了10月,他已经能够自豪地宣布,“蒲鲁东的协作社计划争论了三个晚上,最初差不多所有的人都反对我,到最后只剩下艾泽曼和其余三个格律恩分子。”

1847年1月,伦敦正义者同盟和共产主义通讯协会派人去布鲁塞尔商谈改组同盟一事。在当面聆听了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重要问题做了阐述之后,邀请马克思和恩格斯加入正义者同盟并领导同盟改组工作。这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论已经具有了广泛影响,逐渐得到了接受。

2月,正义者同盟发布公告,要求同盟盟员前往伦敦召开代表大会。6月,有英、德、法、比、瑞士等国代表的共产主义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伦敦召开了。恩格斯出席了这次会议,马克思没有出席。在这次大会上,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口号取代了原有的“人人皆兄弟”。这次代表大会还讨论了恩格斯起草的问答形式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决定把《草案》分发到各支部征求意见,在下一次会议上审查通过。

这次大会之后,共产主义者同盟迅速扩大组织和影响,并致力于宣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但是同时内部纠纷也爆发了。在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部分坚持平均共产主义观点和宗派密谋策略的盟员被开除,这加深了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敌意,有些人强烈反对他们的科学共产主义。在法国,各种反对力量联合在一起,迫使恩格斯返回巴黎组建新的支部。随后,恩格斯被选入同盟巴黎区部委员会,在10月的一次会议上赢得支持,被委托起草纲领草案。恩格斯写了《共产主义原理》,仍然保留了问答形式。

1847年11月在伦敦秘密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会议之前,恩格斯写信给马克思强调这次会议的重要性,“这次代表大会将是决定性的,因为这一次我们将完全按照我们自己的方针来掌握大会。”恩格斯还建议,“我想,我们最好是抛弃那种教义问答形式,把这个东西叫做《共产主义宣言》。因为其中必须或多或少地叙述历史,所以现有的形式是完全不合适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出席了这次大会。大会持续了十天,除了修改和通过章程之外,主要是辩论纲领问题。最终,马克思和恩格斯消除了所有分歧和怀疑,一致通过了新原则。大会决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新的纲领公诸于世。

最终纲领定稿为《共产党宣言》。“这虽然是一个薄薄的小册子,但是它的价值却不下于整整的好几卷书: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并推动着文明世界整个有组织的和战斗的无产阶级”(列宁)。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即被翻译成许多种欧洲文字(法文、波兰文、意大利文、丹麦文、弗拉曼特文和瑞典文)。《宣言》充满了革命精神,宣告,“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旨在反对现存社会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

1848年2月于伦敦出版的《共产党宣言》初版的封面

马克思和恩格斯随即履行了他们的诺言。1848年2月24日,伦敦的报纸报道了两条重要新闻:一是《共产党宣言》出版,二是法国爆发了革命。法国二月革命拉开了1848年欧洲革命的大幕,在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等国都爆发了革命。《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共产党人现在把自己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德国”。德国爆发革命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立即撰写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17条要求。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返回德国,在科隆创办了《新莱茵报》。由于当时德国的工人运动尚不发达,还不能采取共产主义的纲领,所以《新莱茵报》高举激进民主派的旗帜。《新莱茵报》获得了极大的影响力,猛烈地抨击反动政府和沉迷于议会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被起诉23次之多。《新莱茵报》热情讴歌革命和革命者,在法国六月革命被残酷镇压后,马克思写道,“平民则受尽饥饿的折磨,遭到报刊的诬蔑,得不到医生的帮助,被‘正直的人’叫做小偷、纵火者和流刑犯;他们的妻子儿女更是贫困不堪,他们的那些幸免于难的优秀代表被放逐海外。给这些脸色严峻阴沉的人戴上桂冠,是一种特权,是民主报刊的权利。”

《新莱茵报》主张“普鲁士国家的消灭,奥地利国家的崩溃,德国真正统一成为共和国”。1849年5月8日爱北斐特爆发武装起义。10日恩格斯带着两箱子弹和一支佐林根工人队伍前往爱北斐特,被委任检查城内全部街垒,指导建筑防御工事,自行斟酌安装大炮。恩格斯在到达爱北斐特的头一天,就组织了工兵连,并且在该城几个出口处构筑了街垒。但是,尽管恩格斯保证只进行军事方面的活动,不涉及运动的政治方面,爱北斐特的资产者还是对他的到来感到万分惶恐;他们时刻耽心他会宣布成立红色共和国,所以一致希望他离开。武装工人和志愿部队对此感到的无比愤怒,他们要求恩格斯留下来,并保证“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他”。为了避免革命运动的分裂,恩格斯亲自到工人群众那里去,安定了他们的情绪,于15日离开。不久后爱北斐特起义被镇压。

随着各地革命运动相继转入低潮,普鲁士政府以马克思是“外国人”(马克思放弃了德国国籍)为借口将其驱逐,逼迫《新莱茵报》停刊。在1849年5月19日的最后一号用红色油墨印刷的《新莱茵报》上,这样写道,“从爱北斐特的例子中你们已经看到了,资产阶级怎样要工人去赴汤蹈火,然后又极其卑鄙地出卖他们。……《新莱茵报》的编辑们在向你们告别的时候,对你们给予他们的同情表示衷心的感谢。无论何时何地,他们的最后一句话将始终是:工人阶级的解放!”

《新莱茵报》耗尽了马克思的所有财产。停刊后,马克思、恩格斯来到巴登、普法尔茨,力图使起义军开往法兰克福,将全德国民议会置于起义军影响之下,然而遭到领导运动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拒绝。6月2日马克思作为民主主义者中央委员会的代表前往巴黎,以便同法国革命者取得联系。在经历了法国的反革命高潮后,再次被驱逐,只身前往伦敦。恩格斯则做了维利希志愿军团中的副官,加入了维护帝国宪法运动的战斗部队。在维利希的志愿军里,他参加过四次战斗。在前线的交锋中,恩格斯目睹了老朋友、共产主义者同盟的领导人莫尔的阵亡。战斗失败后,恩格斯随最后一支部队撤入瑞士。1849年底,恩格斯应马克思的召唤,离开瑞士前往英国。在给恩格斯的信中,马克思充满豪情地对恩格斯写道,“没有什么妨碍你去伦敦的,……在伦敦我们将有事情干。”

这一年,马克思还不到32岁,恩格斯还不满30岁。

    责任编辑:韩少华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