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河奔腾看甘肃】疏勒河:大河西行 滋润良田绿洲

2022-09-30 19: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深秋的疏勒河下游色彩斑斓。

秋阳和煦,疏勒河从祁连山的怀抱中,自西向东奔流而去,沿岸孕育出大片绿洲。

疏勒河,甘肃三大内陆河之一,发源于海拔5000多米的祁连山脉西段托勒南山与疏勒南山之间,干流全长670公里,总流域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31亿立方米,被誉为敦煌市的“母亲河”。

疏勒河流域内年降水量不足60毫米,蒸发量3000毫米以上,属大陆荒漠干旱型气候,水资源匮乏,用水矛盾突出。近年来,为“挤出”生态用水排往中下游河道及自然保护区,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紧紧围绕“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扎实推进疏勒河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

疏勒河中游湿地候鸟飞翔。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巨有玉 摄

为了更好利用水资源,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实施了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昌马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等一批项目工程,有效完成节水改造面积120多万亩,维修改造渠道500余公里、各类建筑物1500余座,安装一体化闸门测控系统75套,建成698个斗口实时监测计量点,三大水库及210公里重点渠道实现了视频远程巡查,疏勒河数字孪生流域建设试点有序实施,水资源调度服务更加科学精准高效,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

疏勒河灌区良田。

在开展节水行动的基础上,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科学调度水资源,保障灌区内农田防护林和风沙口的生态用水,每年通过水利工程免费向68个风沙口的40万亩林草地和2万公里农田护林带有计划地供给生态水3000万立方米以上,使134万亩农田得到有效保护。2019年,甘肃疏勒河灌区被中国灌区协会评为“最具时代精神的魅力灌区”。

疏勒河北河口水利枢纽生态输水重要关口。

保证灌溉水源后,该中心还有计划地向中下游河道、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玉门干海子鸟类生态自然保护区等地提供了生态用水。近十年来,已累计输送生态用水50多亿立方米,疏勒河下游及西湖自然保护区水生态和水环境得到有效涵养与修复。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工程师孙志成常年行走在疏勒河尾闾故道两岸,对疏勒河的每一次生态变化,他都如数家珍。2016年底,作为疏勒河和党河终端湖的哈拉诺尔湖在经历“沉睡”后,干涸的湖滩重新被冰雪覆盖,哈拉诺尔有水了!2017年春天,敦煌西湖保护区核心区艾山井一带,出现了一个此前未有记载的超2平方公里的水面,他给这个湖泊取名“艾山湖”。

疏勒河向中下游河道输送生态水。

孙志成一次次欣喜的背后,是全社会十年如一日护航疏勒河“西行”的不懈努力。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项目,提出“南护水源、中建绿洲、西拒风沙、北通疏勒”总体规划思路和“内外统筹协调、西护北通并举,水源绿洲稳定、经济生态均衡”的总体规划布局。

——2013年,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每年有计划地从双塔水库超额下泄《敦煌规划》提出的7800万立方米生态流量目标,下游河道的生态用水得到持续补给。

——2016年,随着《敦煌规划》疏勒河下游干流河道实施恢复整治工程,100多公里的河道由东向西延伸至玉门关断面,疏勒河输水通道全线贯通。

——2017年,党河时隔40余年重回疏勒河“怀抱”。这标志着国家实施的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取得重大突破。

同年,消失已久的哈拉诺尔、哈拉齐湖泊和近90公里沿河道的动植物资源快速恢复,珍稀濒危的野骆驼、普氏野马和众多迁徙的候鸟以此为新的栖息地和良好的繁衍场所,种群数量大幅度提升,疏勒河也上榜全国首届十条“最美家乡河”榜单。

疏勒河水源远流长。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亚虎 摄

以水为脉,以绿为轴,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十来年,疏勒河在服务保障国家战略、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清洁能源以及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进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疏勒河已经为流域内地区发展的生态线、生命线、生活线,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煜宇 刘欣语 通讯员 王亚虎

原标题:《【大河奔腾看甘肃】疏勒河:大河西行 滋润良田绿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