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请停止这三种无效努力

2022-09-29 20: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家格拉德威尔曾说: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他的1万小时候定律,曾被大家视为从普通走向杰出的阶梯。

然而,现实中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很多时候事实并非如此:

有人每天只学习五六个小时,成绩却比学十多个小时的人还好;

有人入职仅仅几年时间,能力却远超工作十几年的老员工。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那是因为,成功并非只靠时间的堆砌,在错误的方向一路狂奔,努力注定会带来失望的结局。

以下三种情况,越早知道,越能尽快帮助你认清现实,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吴军在《见识》中这样写道:

捡西瓜的人在思维方式上和捡芝麻的人完全不同。

他们不会为了那些蝇头小利动心,而是把目光放得更长远。

在他看来,捡西瓜是一种需要长期培养才能获得的能力,它能让你有机会,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

可惜的是,我们很多人,每天都在为捡芝麻而忙碌,不幸错过了改变命运的机遇。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大学生在校期间有没有必要去做兼职?”

其中点赞最高的回答是:

“不要把宝贵时间浪费在低价值的兼职上,而是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稀缺性。”

那位网友分享说,自己大学期间做过家教、地推、打字员、店员等等兼职。

一个月几百甚至过千的收入,让他非常满足。

直到大学毕业后发现,自己根本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才追悔莫及——

原因是大学四年里,他把宝贵的时间,全部浪费在努力去做,那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兼职上,导致了学业的荒废。

而恰恰是专业技能的缺失,使他在求职途中屡屡碰壁。

很赞同一个说法:

能使你变得更值钱的,不是勤奋,而是你的稀缺性。

你掌握的技能越深入,越稀缺,越供不应求,就越难以被他人取代,你的时间就越值钱。

可见,当一个人把所有心思都放在捡芝麻上,并沉迷于眼前的得失。

便注定在自我提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而失去获取更高价值的可能性。

同样在一家公司上班,别人立足岗位,苦练技能;你为了多赚几百块钱,利用工作时间,偷偷干私活。

几年后,别人凭借过硬的业务素质,薪资翻好几倍。

而你仍原地踏步,却还在愤愤不平地继续接着私活。

舍本逐末的思维方式,使人们渐渐习惯于即时满足带来的快感。

尽管他们偶尔会为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感到悲哀,却仍然乐此不疲地坚持奋斗着。

到最后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付出并不比别人少,却始终得不到老天的眷顾。

著名商业顾问刘润,曾提出过一个叫“摸墙困境”的小游戏。

游戏规则很简单——

把一组人集中在密闭的房间里蒙上眼睛,人群中第一个双手摸到墙壁的人,就算胜利。

但在靠近墙壁的过程中,如果碰到人,就需要把双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由前面的人去摸墙,算小集体的胜利。

这样一来,就可能出现极端的情况:当第一个人把双手搭在最后一个人的肩膀上时,所有人都摸不到墙。

这时,或许每个人都很努力,但结果却是一直在原地转圈,永远无法取得胜利。

面对这种困局,游戏参与者应该怎么破圈呢?

其实,破解的方法不难:

只要有人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并勇敢地提出来,一切就会迎刃而解。

但有趣的是,大多数情况,他们宁可原地打转,也不愿意去思考和行动。

刘润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假性勤奋。

意思是说,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很努力地朝着目标迈进。

但不幸陷入到困境,迟迟无法达到目标时,却仍然不作出任何改变。

甚至还会自我安慰:我已经很拼命了,这不怪我。

仔细想想,或许很多人都遭遇过类似的陷阱。

老师说,只要多写多练,就能写出好文章,结果辛辛苦苦写了十几万字,却收效甚微;

老板说,只要踏实肯干,就能升职加薪,结果兢兢业业几十年下来,依旧毫无建树;

朋友说,只要苦心经营,就能家庭和睦,结果勤勤恳恳大半辈子,换来一地鸡毛......

悲催的结局,证实了一个扎心的事实:

“你所谓的努力,只是感动了自己。”

究其根源,无非是太过沉溺于过程,却忘记了紧盯目标。

正如《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一书中,李尚龙的反问:

那些所谓努力的时光,真的头脑风暴过了吗?真的走心过了吗?真的问心无愧过了吗?

如果都没有的话,我想,努力便早已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看过心理学家武志红的一则故事。

初三那年,跟每一位备考的学子一样,他也全身心投入到,繁重的学业里。

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学校每天晚自习结束后,班里几乎没有人离开。

可偏偏武志红,每次都果断的选择了回寝室睡觉。

然而中考揭榜,他却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时,我们不禁会问,一个看上去最不努力的人,凭什么一举夺魁?

在一档节目中,武志红揭晓了答案。

他说自己也曾为备考熬过夜,结果发现,熬夜会严重影响第二天的状态,反而得不偿失。

次数多了,武志红作出了决定——

哪怕班里所有人都熬夜学习,自己也绝不会这样做。

而正是充足的睡眠,保证了学习的效率,让他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想起《爱因斯坦的镜子》里,有这样一句话:

其实,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如果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是啊,适合别人的东西,未必就适合自己。

可遗憾的是,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

明明早睡早起更有效率,看到别人挑灯夜战,就勉强自己也不要睡觉;

明明更擅长文科类学习,看到别人都在选择理科,就强使自己换了专业;

明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看到别人能说会道,就逼迫自己练习说话的技巧.....

强迫自己的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久而久之,还会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潭里。

我已经那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一无所获?

很赞同《成为自己的勇气》一书里的说法:

努力的前提, 是要先确定你努力的方向,是出于你的本心, 是你真正想做的事。

向自己不喜欢的方向努力,而且内心并不认同的事情时,是对人生的消耗。

所以啊,我们无需用别人当成镜子,去做违背本心的事。

而是要学会遵从心中的感觉,找到真实的自我,才能让努力变成收获的果实。

有人说:“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无效努力。”

人生在世,最大的悲剧,莫过于一生都在百般努力,却最终没什么收获。

不能不说,错误的努力方向,不但是甜蜜的诱惑,更是柔性的枷锁。

那么,我们只有擦亮眼睛,勇敢的跳出来及时纠错,才有可能取得期待的结果。

原标题:《请停止这三种无效努力》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