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委员建议推进广州“史语所”遗址修缮保护,广东省文旅厅答复

澎湃新闻记者 吕新文
2022-09-28 20:24
来源:澎湃新闻
直击现场 >
字号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9月28日消息,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日答复省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许瑞生委员关于以“史语所”纪念日为契机,推进广州“史语所”历史遗址修缮保护工作的提案称,柏园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12号,是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旧址,下一步广东将完成“史语所”修缮布展工作,10月22日前完成陈列布展工作,举办“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广州”(暂定名)展览。

据羊城晚报•羊城派今年8月报道,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柏园修缮与活化利用项目负责人蔡凌介绍,今年10月22日柏园修缮工作将全部结束,届时“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广州”(暂定名)主题展览将在这里开幕。蔡凌说:“选在10月22日是因为它是‘史语所’的创立日期。我们将以展览的形式把‘史语所’的创办历程及它对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贡献展示出来。”

推动“史语所”保护修缮具有积极意义

经综合广东省委宣传部、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广州市政府等单位意见,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称,柏园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12号,是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旧址,建于民国时期,建筑保存完好,价值突出,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影响和开创性的重要意义。

1928年7月,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创立于文明路国立中山大学内,10月在柏园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国立考古学、历史学和语言学等现代人文学科的研究机构,聚集了傅斯年、顾颉刚、杨振声、陈寅恪、赵元任、李济、罗常培、李方桂、董作宾等一批享誉世界的学者,在殷墟考古发掘、古文字、民俗学、方言调查、人类学、民族学等多个领域取得辉煌成绩,奠定了中国现代新学术发展的起点,并在此创办出版了第一本官办历史学、考古学和语言学学术期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018年2月8日该建筑被广州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广州市历史建筑。

国家文物局、广东省政府高度重视柏园在中国考古学历史上的重要意义。4月18日,国家文物局李群局长批示: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旧址(柏园)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要加强保护利用,展示中国考古学和学者深厚的爱国情怀、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4月24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同志在《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旧址(柏园)保护利用工作的报告》上作出批示:感谢国家文物局对我省工作的支持,请落实好有关工作。4月25日,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同志在报告上作出批示:落实好李希书记、李群局长批示精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已完成“史语所”内住户搬迁,加快修缮进度

关于“史语所”修缮布展进展情况,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答复称:

(一)建立领导协调机制。为落实“史语所”保护利用工作,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广州市人民政府,越秀区人民政府成立了“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旧址(柏园)保护利用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旧址(柏园)保护利用日常协调工作。5月18日、6月9日、8月2日,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协调会,听取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关于“史语所”保护利用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听取相关单位意见建议,并针对实际存在问题,研究下一步工作计划,积极推动“史语所”保护利用项目的开展。此外,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多次与广州市自然资源、房管、文物部门及东山街道等单位开展具体落实协调工作,并得到各有关单位积极配合与支持。

(二)完成住户搬迁工作。在省委办公厅、省委宣传部大力支持下,广州市人民政府、越秀区人民政府等有关部门开展大量协调工作,通过房屋调换等方式,于6月15日完成“史语所”内住户的搬迁工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随即对该建筑的修缮区域,即西座一层、二层和入口伊斯兰风格拱券门廊进行了现场勘查工作。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修缮方案,并于7月15日通过了审批。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史语所”产权、历史建筑保护、乔木修整等方面工作给予支持与指导。

(三)提高文物保护层级。7月23日,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将柏园(“史语所”)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目前,正在开展柏园“四有”工作。

(四)加快修缮进度。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制了《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柏园修缮设计方案》,并于8月1日获得批准。省考古院扎实推进“史语所”修缮工作,已完成室内外墙面和天花的清理;楼、地面被覆盖的原花阶砖恢复,以及破损和缺失花阶砖的修补;楼梯和楼梯栏杆、扶手的原状修补;门窗以及门楣、窗楣的原状修整;排污管道的处理;严重影响文物安全和外观的电箱和电表等的迁移。

下一步计划:10月22日前完成陈列布展工作

关于下一步工作计划,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答复称:

(一)加强“史语所”价值研究阐释。“史语所”滋养数代中华学人,是海峡两岸史学界共同的原初之地,应充分发挥其增强两岸历史认同感的作用,使其成为海峡两岸学界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寻根之旅的重要基地。省文化和旅游厅将联合有关单位持续深入挖掘“史语所”创办的相关史实及其对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建构做出的贡献。加强对文物本体及其建成环境的价值研究。加强对相关历史人物、事件等史料的挖掘研究,依托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平台,组织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参与相关史料挖掘整理与保存,举办“史语所”相关纪念活动,协调媒体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二)完成“史语所”修缮布展工作。完成“史语所”修缮工作,包括室内装饰;门窗、楼梯栏杆扶手的油漆以及门窗五金件的安装;室内人工照明等设施、给排水系统。10月22日前完成陈列布展工作,首层引进广东文旅融合创新发展项目“粤书吧”,二层举办“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广州”(暂定名)展览。

(三)持续推进“史语所”保护利用。一是按程序对“史语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环境风貌进行整治;二是在条件成熟时将其作为展示中国考古历史的专题陈列馆,向公众展示中国考古学独特的发展轨迹,展示中国考古学的开创对中华文明研究和传承的重大意义,创新博物馆与社区居民共享资源的模式;三是结合新河浦历史街区活化需要,开展服务于社区乃至城市的整体性保护与利用,与周边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五大侨园等有机串联,形成研学游径,充分发挥文化文物资源的综合效益。

    责任编辑:汤宇兵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