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暗访莆田假鞋市场:深夜开张“名牌”百元,屡遭严打屡禁不止
从默默无闻的代工厂到大量产出仿冒名牌的运动鞋,莆田一度被戏称为“假鞋之都”。虽然近年来工商查处、媒体曝光不断,假鞋产业却在夹缝中一直生存了下来,还渗透到了这个城市的方方面面。
2017年12月中旬,公安部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专项行动,“针对各地屡打不绝的地域性造假‘顽疾’开展严厉打击和集中整治”。据媒体报道,2017年义乌警方查获的一起敦煌跨境假鞋案中,假鞋便源自于莆田。
莆田安福电商城附近,曾被多家媒体报道是假鞋销售聚集点之一。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前往安福电商城周边探访发现,这里白天店铺锁闭、人影稀少,而到了夜里则灯火通明、人头攒动、车流不息。
正规商场明码标价上千元的鞋子,在这里很多只要一两百元,有的甚至几十元就可以买到。与此前媒体报道相比,售假商家更加隐蔽,并逐渐迁离安福分散到莆田各地;大街上不再有拉客者公然兜售假鞋,而是小心翼翼询问;快递也不再把“异地上线”的牌子直接挂出,但只要提出也有这项服务。
莆田市工商局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介绍,确实接到一些消费者反映安福电商城附近仍存在售卖假鞋的情况,很多都是夜里开门,藏在民居内。如果消费者购买到假鞋,可以向工商局提供售假档口的地址和售假时间,这样执法人员就可以在其售假时间内前往查处。
白天的安福电商城附近非常冷清。本文图文均来自澎湃新闻记者 庄岸百元可买“名牌鞋”,多种假鞋分类任选
2018年1月30日上午9时,安福电商城附近,大街上人影稀疏、车辆寥寥,路旁的店铺几乎没有几家开门,仅有几家饭店、小卖部在营业。
对此,附近的人早已见怪不怪。“你可以晚上9点以后再过来看看,那绝对是另一个世界。”一名在附近开小吃店的店主说。
“前方七百米行驶缓慢”——当天夜里11时,安福电商城附近,导航显示前方路段各个方向都是暗红色,严重拥堵。出租车司机说:“现在人已经少多了,前些年晚上走路都很难挤过去。”
数百辆摩托车在机动车道快速驶过,后座上装着数量不等、印着耐克阿迪等知名鞋类商标的鞋盒。正下着小雨,后座的鞋子多数用塑料袋包好防止受潮,但骑车人很少穿着雨衣。
安福电商城附近道路两旁,非机动车道被各种售卖小吃和电话卡的摊位占满,路边广场上支起了十几家快递公司的帐篷。
到了夜里,一些在电商城附近走动的“游客”会成为揽客人的目标。1月30日夜里至次日凌晨,50多岁的揽客人黄梅花(化名)带着澎湃新闻走访了十余家隐藏在附近民居的售假档口。
每带过去一波访客,黄梅花可以在微信上拿到老板5到10元钱的红包。凌晨三点,黄梅花还没有倦意,“每天工作到四五点,习惯了。”
多个藏在居民楼里的鞋店里,市面上的名牌运动鞋应有尽有。这些档口老板毫不避讳讲述自己所售的鞋子均产自莆田周边村镇,“只要工商不查都没事”。
在正规商场明码标价上千元的鞋子,在这里很多只要一两百元,有的甚至几十元就可以买到。在外人看来这些鞋子是假货,但这里的人们回避“假”字。“A货”、“A+货”、“超A货”,“厂货”、“通货”、“真标货”、“爆真货”……不同的假鞋分类,不同的做工,也代表不同价位。
到了凌晨,安福电商城附近异常拥堵,停着大量的拉货摩托车。周边服务齐全,快递可“异地上线”
在安福,由假鞋延伸出的产业链不断“壮大”,自成“生态系统”,甚至吸引到一些外地客商“慕名”加入其中。
2月1日凌晨1时,位于安福电商城旁的梅山街,街边的LED显示屏滚动着“代发”、“配货”等广告。一位骑踏板摩托车的年轻小伙黄阿三(化名)叫住了浏览街边广告的记者。
“你们去的那些档口都是‘小芝麻’,我整合了30家大档口的优质资源,都是‘大西瓜’。”在沿街的店铺中,黄阿三向澎湃新闻介绍着自家服务的优势。
在黄阿三的店铺里,橱窗上摆着自主品牌的运动鞋,墙上“奇葩阿三,不卖产品卖服务”的大字标语赫然可见。
这位1993年出生的山东小伙儿,自称一年前来到莆田从事高仿鞋的配货、代发工作。阿三说,早在5年前,他就开始做高仿鞋的生意。大学期间,他通过莆田的档口直接发货,把假鞋卖给消费者,尝到了不少甜头。但后期他发现,档口的货源质量参差不齐,退单率越来越高。
大学毕业后,他决定亲自到莆田把控货源,并找到了另一个“商机”。
几十块钱的“通货”,一百多元的“中端鞋”,可媲美“专柜质量”、两百元以上的 “公司级”高仿鞋,阿三如此介绍,并展示了不同等级假鞋的照片和他带客户实地考察大档口的视频。他还不断告诫澎湃新闻记者“市场水很深”:“外地人来莆田看鞋很容易被坑。你只要花600元,我们培训如何看货、配货之后,带你实地看店,就可以从我手上得到长期可靠的资源,第一时间得知货源情况。”
“档口顶多给你发发货,不会仔细验货的!”除了“给资源”,黄阿三还称,从他这代发一双高仿鞋,花服务费10元,就能从验货、清洁、修剪到发货都有保障,能有效减少退单量。
黄阿三称,目前自己的团队已经有38人,客户达到300余人,“每天都有几百条微信信息等着回。”
除了阿三红火的代发服务,在安福电商城附近路边,还有多个售卖已实名注册电话卡的摊点;快递点集中的巷口,推车上清洁水、鞋带、鞋垫、剪刀等“阿冒”(售假者)周边商品应有尽有;墙上则挂有批发、“刷钻”的小广告。一家门店上的广告上还写着“专业操办淘宝申诉,为你淘宝路保驾护航”的字样。
为了躲避打假和蒙蔽消费者,一些档口老板会选择“异地发货”,甚至“美国发货”。澎湃新闻选了顺丰和韵达两家快递要求档口老板“异地上线”。数天后,记者通过快递单号查询到,从莆田发货的两双鞋物流信息的发货地分别是“上海”和“香港”。
小吃摊位与店铺也跟着通宵达旦,一位店家告诉澎湃新闻,他从周边乡镇来此开店两年,生意“还可以”,一般到清晨5、6点打烊,上午11点开店。
在一间藏身民宅的售假档口内,摆满了各种高仿的名牌鞋。假鞋产业发展:家庭作坊到分工合作
“现在生意不好做了。”做假鞋生意十几年的档口老板徐阿路(化名)说。
公开报道显示,早在2007年,纽约市警方就从布鲁克林区的两处仓库查获近30万双假NIKE鞋。徐阿路称,自己就是那批被查获的假鞋制造商之一。
“血本无归啊!”时隔十年,徐阿路向澎湃新闻说起那批货的损失依然心痛不已。
徐阿路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临近台湾的莆田成为阿迪、耐克等大牌的代加工厂。掌握技术的技工把样品鞋或设计图纸偷运出来,他开始制作高仿鞋。
徐阿路说,低廉的劳动力和过硬的技术,让莆田假鞋越来越火。最初的“莆田模式”多是家庭作坊一条龙式——自己掌握技术,自家生产,自己维系销售渠道。这一模式让很多莆田人发家,但风险也高,一旦被查整条生产线可能会被一窝端。徐阿路说他2007年遭遇的血本无归,很多人都曾经遇到。
为了规避风险,徐阿路不再做鞋厂,而是安心做起了销售。“制鞋厂在乡下老老实实做鞋,避免和外界接触,我们几个大的档口从不同工厂订货拿鞋,小档口和做电商的再从我这儿拿货。”徐阿路觉得,虽然大家赚的都少了,但很好地规避了风险。
“我们的鞋,从鞋胶到皮料都和真鞋一样,甚至还更好!”档口老板吴晓(化名)自夸称,他们的鞋配色相同,针脚缜密,脚感舒适,材质摸上去与真鞋差别不大,表面上不少假鞋与真鞋别无二致。
对自家鞋以假乱真的技术,吴晓很自信,“不是懂行的人,根本看不出真假,有些‘阿冒’得用专业仪器才能测出来。”
一两百元的假鞋与市场上价格昂贵的真鞋,如果质量相同,为何有如此大的成本差距?
吴晓说,假鞋便宜的秘密藏在消费者难以察觉的鞋垫里。通常,优质运动鞋鞋垫吸、排湿性好,而假鞋鞋垫价格低廉,以次充好,“很多人说穿高仿鞋脚臭,就是因为鞋垫不行。”
这个挂着“脆香鸡米饭”牌子的店铺,实际上是一家销售假鞋的档口。屡遭严打,屡禁不止
莆田市政府一直希望摆脱“假鞋之都”的称号,多年来打假行动不断。
公开报道显示,2017年7月2日,莆田市组织公安、工商、质监、邮政管理等部门开展为期3个月的打击“仿冒鞋”“假海淘”专项行动;2016年5月,莆田市公安局打掉了4家黑鞋厂,涉及阿迪达斯、耐克等多个知名品牌假鞋,总案值高达千万;2014年11月,在公安部、福建省公安厅的指挥下,莆田警方协同多地警方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0处,涉案价值3.5亿余元;莆田工商部门2013年曾3个月巡查36次,罚款38万多元。
不间断的打假使莆田假鞋产业有所收敛,但夜晚的安福电商城附近依旧拥堵。
“工厂都是家庭作坊,基本不跟陌生人接触,做完了就运出来;我们的档口都在住宅里,平时都关着门,没人举报基本不可能被查。”档口老板阿林称,跟他做生意绝对安全。
莆田市政府也一直想促成产业转型。福建省政府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莆田全市有4000多家鞋企,规模以上鞋企313家,2016年规模以上鞋企产量达8.2亿双。莆田副市长蒋志雄曾公开表示,莆田有近20万人从事与鞋业相关工作,光靠严打似乎不能解决问题,转型迫在眉睫。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