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缙云,为何叫“缙云”? | 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看点
壬寅(2022)年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将于10月4日(重阳节)在丽水市缙云县举办。
祭祀轩辕黄帝大典因何而来?缙云和黄帝有何渊源?缙云又为什么叫“缙云”?让我们走进历史,一起了解——
一
谈起黄帝,多数人以“人文始祖”尊称,他的时代被公认为是中国文明的起源界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便源于黄帝。
相传,轩辕黄帝一统天下后跨江南巡,见一地山青水秀,风光优美,即在此铸鼎炼丹,驭龙飞升。后来,黄帝缙云氏之一部南迁定居于此,并把此地取名为缙云山。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坠,坠黄帝之弓。”
缙云流存着黄帝的许多传说和文献记载,早在夏商周时期,当地百姓就将鼎湖峰作为始祖轩辕黄帝祭拜。
从东晋开始,每年清明举办民祭活动已颇为盛行。位于仙都鼎湖峰苍龙峡口的“黄帝祠宇”,是江南百姓祭祀黄帝的唯一场所。约建于东晋成帝咸和——咸康年间(公元326-342年)的缙云堂,是江南人民祭祀黄帝的最早建筑物。
地方政府公祭始于盛唐,相传九九重阳节是轩辕黄帝驭龙升天的日子,也是江南一带地方政府公祭黄帝的日子。
公元696年,武则天封禅嵩山,改年号“万岁登封”,并在缙云山所在地置一新县,县名冠以黄帝名号——缙云。缙云县从此成为中国版图上的一个行政区划,至今已历1300多年。
公元748年(唐天宝七年),缙云山忽现“彩云仙乐、山呼万岁”之瑞,处州刺史苗奉倩上奏于朝。唐玄宗李隆基闻之大悦,敕改缙云山为仙都山、缙云堂为黄帝祠宇,把民间的联合族祭上升为政府祭祀,祭祀黄帝“北陵南祠”的格局开始形成。
著名小篆书法家、时任缙云县令、李白的族叔李阳冰题篆“黄帝祠宇”,一直保存至今。
公元1020年(宋天禧四年),宋真宗派大臣到仙都祭拜黄帝,并将祈求国运昌盛的“金龙玉简”投放到金龙洞。
公元1066年(宋治平三年),宋英宗下诏,以仙都“黄帝祠宇”为核心,进一步扩大建筑规模,并赐名为“玉虚宫”。
北宋末,玉虚宫被方腊起义军烧毁。南宋绍兴五年(1135),道士游大成集资重建。至明代,毁于战火。清初,仅存孤亭一座,但民间百姓在黄帝祠宇旧址祭拜轩辕黄帝延续不断。
二
经国家建设部批准,1998年缙云县人民政府重建“黄帝祠宇”,恢复中华民族始祖黄帝“北陵南祠”格局,使仙都黄帝祠宇重新成为江南百姓祭祀黄帝的圣地。
恢复祭典以来,缙云不断挖掘缙云黄帝文化,积极探索弘扬黄帝文化与发展旅游事业的切合点,实施了一系列品牌重塑工作。
每年清明、重阳分别举行民祭和公祭轩辕黄帝活动,24年从未间断,黄帝文化知名度不断提高,仙都旅游文化内涵不断丰富。
从2000年开始,缙云多次组织召开黄帝文化学术研讨会,清华、北大、西北大学,中国先秦史学会、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浙江省历史学会等院校团体专家学者,共同研讨缙云黄帝文化的历史渊源、内涵及时代价值。
2008年,浙江省文化厅公布了缙云县(仙都轩辕氏祭典)为首批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之一。
2011年,缙云轩辕祭典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1年,仙都黄帝祭典升格为省政府主祭并圆满举行,越来越多的人们将目光投向浙西南山城缙云。
黄帝文化的注入,使本已有名的仙都旅游更加兴旺。自1998年首次祭典以来,仙都旅游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同时,通过旅游搭台,经济唱戏,大力推介涉及旅游、教育、城建、工业等各领域的项目,成功引进县外资金数百亿元,为缙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原标题:《缙云,为何叫“缙云”? | 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看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