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崛起的上海滨江美术馆⑪|整个黄浦江将是真正属于老百姓的

澎湃新闻记者 陆林汉 朱洁树 实习生 张怡然
2018-03-13 07:34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编者按】无论是纽约、巴黎、伦敦亦或柏林,在全球各大城市,总有一条母亲河贯穿,串起城市的过去和未来。而点缀河边的美术馆、艺术馆,则见证、伴随甚至激发着都市的发展和变迁。上海亦是如此。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推出的“崛起的上海滨江美术馆”系列专题,将沿着浦江两岸的滨江道,逐一领略江边博物馆、美术馆的风采。它们或是深深根植于上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或是这些年崭新立起的城市新地标。这些“看得见江景的美术馆”,是区域空间必不可少的景观,亦是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一环。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邓智团为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解读了城市发展、两岸贯通与美术馆崛起的关系。

邓智团

澎湃新闻:在您眼里,上海的美术馆建筑发展趋势是什么?

邓智团:在上海2040规划里面提到了一个人文支撑。特别是在十九大之后,我们进入新时代,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的新矛盾是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上海现在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把经济作为最重要的建设或者发展重点,而是侧重文化的人文之城。美术馆就是作为我们艺术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展示手段,在未来,不管是从美术馆的数量还是整个质量上来说,都会有一个极大的提升。特别是从过去几年来看,上海的美术馆数量增加得非常快,包括我们这边关注的滨江,包括我们各个区县里面。数量增加的同时我们看到美术馆的质量也提升了,它是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不是纯粹的展览和展示,同时还能成为一个大众休憩地、休闲场所,接受文化教育的公共空间。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好的趋势。

澎湃新闻:现在有很多美术馆是沿江而造的,您怎样看待这样的趋势?

邓智团:我们的城市比较好的空间应该是滨水空间,这些滨水空间在以往可能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工业遗产,因为工业需要滨水。刚才提到我们整个城市的发展,已经从经济建设延伸到文化、人文等各个领域全面提升,老百姓的需求变化也是从以前的吃饱穿暖等简单的需求到现在有更重要的文化和休闲需要。

滨水空间是我们城市最宝贵的资源,地方政府觉得应该把滨水空间让给老百姓,用这种公共机构或者公共空间,包括开放的公园、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作为一种新的串通方式,把上海最大公共空间还给老百姓。目前来说,很多美术馆都是滨江建设的,充分的让老百姓体会到我们的城市是属于老百姓的。特别在过去几年,市政府推的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改造,就是滨江两岸的贯通。目前来看,上海的滨江空间其实已经基本贯通了,后面还会有一些功能上的提升,包括交通的组织等各个方面的全面改善。整个黄浦江将是真正属于老百姓的,也会成为以后上海对外交往或者是吸引更多人来上海的重要名片。

黄浦江边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澎湃新闻:您怎么看美术馆和它周边区域发展的关系?有一些美术馆建造的时候周边是待开发或者正在开发的区域,您怎么看待它和房地产开发的关系?

邓智团:这个是非常有趣的,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它有城市更新的需求,特别是对上海来说,我们已经从以前的粗放式的外延式发展到现在的内涵式增长。我们在存量改造的时候,城市空间里面一定会多多少少存在一些价值洼地,这个价值洼地,如何提升它的品质,最重要的就是公共空间的塑造,特别是像公园、美术馆、博物馆等大型公共空间,能够带动整个区域的品质提升。美术馆的建设肯定可以带动城市整个区域或者一个小区块的品质改善,改变这个地区的价值,更重要的,我们真正的目的,是通过美术馆激活整个区域,让整个城市的品质变得更好,价值的提升只是一个副产品。

房价的改变或提升对房地产商来说,是一个主要追求的目的,对城市管理者或者老百姓来说,公共空间是我们想要的,相互之间各个利益主体都能够获得好处。开发商本身有一个独立机制,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是公益的,他们能够获得土地增值的收益,老百姓可以获得公共空间,主政者能够看到整个城区品质发生改变,各个方面都能够获得好处,这是一个多赢的结果。

特别是像滨江空间,以前全是一些旧工厂、旧建筑,如果没有改造,没人愿意去那边。现在我们看到滨江空间有那么多的美术馆、博物馆,还有包括一些开放的公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老百姓也愿意去,周边区域环境都得到了改善发展。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我们也可以发现,在比较一个城市发展的时候,或是比较国际文化大都市时,美术馆数量是一个重要指标。不管对一个城市的整体来说,还是对某一个小区块来说,美术馆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或者文化品质。

澎湃新闻:相比国际上的文化大都市,上海美术馆的数量大概在什么等级?

邓智团:我们在2014年曾经做过一个项目,就是上海、纽约、伦敦、东京、巴黎,这些城市之间的文化设施比较。从整个数量来说,纵向比较,上海比以往的状况是有很大提升,但是如果真的要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世界文化顶级城市比较,像伦敦、纽约、东京或者巴黎,它们的美术馆的数量和品质,上海与它们还是有差距的。但是从这几年上海的发展速度来看,应该能很快赶得上。应该说,在不久的将来,上海能够成为顶级世界文化大都市是没问题的。

现在有很多新场馆建成,上海的文化发展在一个比较蓬勃的时期,我们刚才说到了,上海已经从扩张式发展变为内涵式发展,人文之城的建设就是我们现在2040里面的比较重要的目标,三大目标是创新、人文和生态,人文之城的最重要的方向就是在文化艺术等方面做一个全面提升。

澎湃新闻:除了价值开发的洼地之外,像陆家嘴地区、外滩地区,也有新的美术馆建成,您怎么看待美术馆在这些地方的发展?

邓智团:陆家嘴建美术馆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一个城市需要灵魂,它的灵魂就是文化。对一个比较好的区域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陆家嘴的商业气息比较浓厚,我们知道那边有很多金融企业,但文化是让这个区域变得更加有吸引力、有活力的重要元素。所以陆家嘴现在做很多事情,包括公共空间的塑造,廊道的建设、美术馆的导入等等,能够让陆家嘴变得更加充满人文气息,而不纯粹是一个商业空间,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做法。对于一个经济发展比较好的空间来说,它是相得益彰的,能够让这个空间变得更加有吸引力。

我们知道在陆家嘴工作的人基本上都是朝九晚五,白天人很多,晚上人就很少了,文化空间能够吸引你晚上参加,其实让整个陆家嘴变得更加适宜我们的生活,而不纯粹是工作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现在城市发展最新理念,就是产城融合,多功能的混合开发。一定是多功能的,而不纯粹是以前的单功能,比如说你这边做商业,那边做居住,那边做文化,最后导致各个区块都是单一的功能,然后我们的交通压力会非常大,生活体验也非常差。全方位的空间才会有更大的吸引力。

外滩源也是一个城市更新项目,不是纯粹的商业空间,而是会有文化空间。现在黄浦区最重要的两个更新案例,一个是外滩源,一个是思南公馆,从我们现在了解的情况来看,它们在重现风貌、重塑功能方面都做得非常好,重现风貌就是把以前的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留下来,我们看起来就是在一个很有历史气息的空间里面,重塑功能最重要的就是把文化功能重新植入或者发展,使整个空间从文化上面吸引人,而不纯粹是简单的商业,这是我们当前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塑造。

澎湃新闻:西岸的美术馆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了,现在东岸也有很多文化建设项目,您怎样看待东西两岸文化的发展?

邓智团:现在的徐汇滨江集中了余德耀美术馆、龙美术馆等很多文化机构,让我们这个区块变得非常有吸引力。对徐汇区,对我们上海来说,它都是一个文化地标了。东岸其实同样具备这种条件,它的空间是有的,最重要的就是功能上面增加文化的植入。一旦我们把东岸新的文化功能增加之后,黄浦江两岸就会变成非常有文化气息的公共空间,真的会成为老百姓经常会去的休闲空间或旅游空间。

澎湃新闻:东西岸以前在工业和运输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现在这个作用逐渐褪去了,特别是像西岸之前的飞机场、飞机仓库,然后现在东岸新改造的筒仓,变成了一个文化空间,您怎么看这样的变化?

邓智团:你提到的建筑,它其实是建筑师保留下来的,这些建筑拥有自己的历史感,同时被赋予了新的功能,我们叫做活化建筑,它们不再是纯粹的以前的粮仓,或者是飞机场。你去那个地方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它的历史气息,但是它又不那么破旧,又有新的功能。我们还能够感受到它的风貌的存在,但是它重塑功能了。当时韩书记提到城市更新里面最重要的八个字叫“重现风貌、重塑功能”。功能上面是文化的,但是你看它的风貌,它其实有历史的,这个就变得非常有吸引力,

民生现代美术馆

世博文化公园效果图

澎湃新闻:原来的世博会区域,现在拥有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馆、民生现代美术馆等场馆,您怎样看待它现在的发展趋势?从世博之后,很多美术馆在那里已经入驻五周年了,您觉得它和周边区域怎样联系?

邓智团:我们的世博遗址这部分空间,一旦把所有的规划系统做好,我相信那一块区域会成为像徐汇滨江一样的有吸引力的上海文化地标。一旦进行区域开发,它在功能上面会显出集聚效应。普通美术馆可能是单体现象,一旦整个周边区域进行系统的联动开发,它会变得有规模,有吸引力。如果文化空间多种多样,包括舞蹈、艺术、音乐,美术只是一种,如果这个区块又有音乐,又有舞蹈,还有体育等等,如果在一个空间里面集聚,那么这个区块就会变得非常有吸引力。

地方政府在考虑一个区域开发的时候是非常谨慎的,如果没有想好就不要做,我觉得这一点是对我们整个的城市服务负责,也对我们的整个老百姓负责。把事情想明白之后再去做,就会变得非常有效,即使你走得再早,一旦走错了方向,也是南辕北辙。我们现在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这个时机一旦到来,相信这块区域的品质,整个的吸引力,都会成为上海新的文化地标。

澎湃新闻:上海除了美术馆的数量和质量与国际文化大都市有差距,在规划上与国际文化大都市有什么不同?

邓智团:一般说世界文化大都市会想到伦敦,伦敦的场馆还是比较集中的,像比较好的文化空间还是以在市中心滨水空间这些地方集聚为主,因为它需要交通的便利度。伦敦南岸其实就是开发的时候植入了文化功能。从我们现在的文化设施的空间布局来看,上海现在还是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我们曾经也提到过,是否让文化设施能够在郊区这种新城布局,但是这个想法其实没有很好的案例和国际经验可以支撑。它需要人流,需要比较好的交通设施,如果放在郊区,它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在交通组织上面会带来比较大的难度,另外就是它的规模效益比较差,会产生参观人数不足的问题。

我觉得文化设施还是应该有一定的集聚度,这样在交通组织和人员吸引上面能够有比较好的规模效应,同时又能够使整个城市品质得到提升。国家级或者是世界级的文化设施可以放在中心城区,在外围区域可以放一些区级的稍微低端的文化设施。就像我们的15分钟生活圈里面,也提到了一定的文化设施,它的功能不一定很高端,这样就可以兼顾整个城市。从上海目前在文化设施的规划上来看,其实我们的做法应该说是跟国际是接轨的,上海在文化规划上面,不管是从建筑布局还是建筑外观设计,或者我们建筑本身的内部设计现在都是一流的水平。

澎湃新闻:在文化设施建设上面我们可能会有担心。一下子造出这么多文化设施,他们彼此的定位和区分是什么?他们建造起来之后,是否有足够的软件来支撑,比如人员配备、艺术收藏和展览,是否能够持续?

邓智团: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的城市一直处于建设过程中,我们的建设水准是一流的,但是我们的后期维护、后期管理,包括我们的人员配备,我们的技术层面,是不是能够达到一流水准,这对整个城市,对于公共空间的建设都是一个挑战。除了建设之外,后期的管理和维护,应该是作为我们比较重视的环节。如果我们的管理环节也能达到很高水准,我相信我们的美术馆建设应该是一个比较良性的状态。从目前来看,整个上海对文化空间的需要是极大的,到目前来说,这些文化空间是不是已经满足了老百姓的需要,这个可能需要去研究一下才能够得出结论。

前期的城市发展比较重视经济建设,老百姓的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要让市场做出怎样提供文化场所的判断,通过市场的手段去解决我们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应该说还是比较有效的。一旦饱和之后,整个市场自然会快速做出反应,会停止对场馆的建设。其实很多美术馆都是企业在投资,企业是对整个市场的反应是最敏感的,我们可能对它进行空间规划,但是整个的市场需求,企业是最亲身感受的,他们会做出第一反应,如果觉得这个市场已经饱和了,我相信企业层面不会做出投资的决定。虽然我们有时候会有市场失灵的情况,存在滞后的现象,但从上海目前的阶段来看,我们的美术场馆或者文化空间应该还没有到饱和状态,我个人感觉,它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澎湃新闻:您觉得美术馆对人们生活的作用是什么?现在的文化和艺术消费有怎样的趋势?

邓智团:美术馆至少有两个作用,一是传达文化,同时它也是公共的教育空间。它可以激发老百姓对美术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学生应该多去美术馆,可以增加他们的文化知识。对我们的成年人来说,它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真正地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是我们的需求还没有被激发出来。

这应该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我们可以看一下上海的消费结构,我觉得我们的房价太高,压抑了老百姓其他方面的需求,这是有可能的。因为你承担了过高的房贷,那么你的消费支出就可能会被压缩。一旦我们的住房成本下降之后,我们在其他方面的需求就会被激发出来,所以我觉得控制房价的举措会带来比较良性的结果。

我们在考核美术馆数量的时候,可以看一个指标,就是接待人次。我们的接待人次跟国际相比,还有很大距离,这跟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在逐步释放有关系。

我们现在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并没有真正完全释放,远远没有达到国外顶级城市如伦敦、纽约、东京、巴黎的水平,在参观文化场馆的人均次数上面远远不及。从这个角度来看,老百姓的文化需求一旦完全释放,对文化空间的需求会非常大。这跟电影院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以前电影院屏幕少,老百姓看电影的需求也不旺盛,会形成恶性循环,看电影不方便,我就不去看。现在我们整个国家的电影院采用了一个市场行为,它的屏幕增加得非常快,电影产业也出现一种爆发式的增长。随着经济发展,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已经向文化等更高等级的需求转变,这个新阶段真的来了。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