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成片旧改历史性收官,这块“硬骨头”是如何被啃下的?
央视财经
字号
《经济半小时》上海旧改:连啃硬骨头 完整视频(21:43)
2022年7月24日,上海黄浦区建国东路68街坊及67街坊东块二轮征询首日以97.92%的高比例完成签约,标志着上海已全面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困扰上海几十年的民生难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旧改工作,上海人是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的?9月伊始,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东路68街坊的沈惠玲一家即将迎来全新的生活。随着上海全面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他们马上就要搬离这间住了30多年的老房子。15平方米的空间,装满了打包完毕的物品和对蜗居岁月的点滴回忆。离沈惠玲家不远处,这座废弃的水塔下面,见缝插针地藏着一个破旧的三层小楼,楼里也曾蜗居着好几户人家。今年88岁的胡荣干和老伴儿已经在这里生活了50多年。14.3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各种物品堆放得满满当当,床的一头便是抽水马桶。这样的日子马上将成为过去,两位老人已经完成了房屋征收签约,动迁组很快就会帮助他们搬进新家。与建国东路68街坊一街之隔的徐二社区,属于67街坊东块,这里的房子大多修建于1925年前后。生活在这里的900多户居民,在今年7月之前绝大多数都还过着手拎马桶的日子。陆家嘴是上海,老虎窗亭子间也是上海;黄浦江蜿蜒流淌是上海,弄堂里的曲折过道也是上海。“拎着马桶看东方明珠”折射出的是上海老城区百姓难以言说的窘迫和无奈,也是治理上海最难的一项工作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民住房矛盾异常突出,数十万户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4平方米,其中3万多户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不足2.5平方米。急老百姓之所急,想老百姓之所想,三十年的时间里,旧改始终是上海最大的民生,最难的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五年,上海下定决心,提出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全面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这是对百姓过上美好生活的庄严承诺。从2017年至2022年,五年累计改造二级以下旧里房屋328万平方米,受益群众16.5万户,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仍将《上海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中2022年年底完成成片旧改的目标,提前交出了优异答卷。宝兴里,建于1916年到1944年间。徐丽华是宝兴居委成立以来第五任党总支书记。2018年她上任时,这片老石库门里弄,房屋破旧,隐患突出,没有独立的厨卫设施,户均居住面积只有12.6平方米。2019年,宝兴里居民终于盼来了旧改,但陈青苗一家却陷入了纠结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旧改中,各种家庭的难处与矛盾经常被放大,宝兴里同样如此。为了精准排摸,徐丽华和同事们特意制作了一张问题清单。宝兴里项目,首次在区级层面构建旧改项目“党建联席会议+临时党支部”的党建工作机制,集合各方力量,群策群力攻克难题。上海市黄浦区宝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徐丽华
2020年,仅用172天,宝兴里实现了全部1136户持证居民100%自主签约、100%自主搬迁,刷新了中心城区旧改成果新纪录。黄浦区从宝兴里旧改中探索出了推动旧改群众工作的“宝兴十法”。
破解难题,要从解开老百姓的“心结”入手,而更为重要的是用制度保障征收工作的阳光透明。2021年7月30日,在黄浦区122旧改地块征收办公现场,已经签约结束的居民只要轻点一块触控屏,就可以随时查询房屋情况、安置情况、房源情况等信息。
上海旧改:保乡愁 护民心
一处处旧里换新颜,一家家喜迁新居的背后,是把人民城市理念落到点点滴滴,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变成可感的现实。正是持续的机制攻坚和精细的治理功夫,才能在发展与离别中保留乡愁,在梧桐叶咖啡香间流淌烟火气。当旧改的阳光照进百年石库门,既温暖了人心,又唤醒了文脉。
责任编辑:张珺
图片编辑:金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澎湃矩阵
新闻报料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