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K-pop风行全球,还有谁记得J-pop?
原创 易拾 新音乐产业观察 收录于合集#音乐产业 279 个 #行业观察 222 个 #J-Pop 1 个 #K-Pop 2 个
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易拾
曾几何时,作为美国以外、全球第二大音乐市场,日本流行音乐或J-pop 是亚洲流行音乐行业的领导者。
起初,K-pop 偶像行业也要从 J-pop 汲取灵感。2000 年代出道的 K-pop 偶像,都以打入日本市场作为进军海外的第一步。歌手 BoA、东方神起和 Kara都登上了日本舞台,希望借势在更大的市场上取得成功。
BoA早期在日本舞台上
但现在形势发生了逆转。从 BTS 开始,K-pop艺人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日本偶像本身也受到了K-pop的强烈冲击。尽管日本艺人努力进军海外,但像在争夺激烈的东南亚市场,J-pop似乎来得太晚了,人气下滑似乎是无法阻止的。该地区的年轻人转向韩国娱乐,其精明的线上和线下策略正在获胜Z世代年轻人的心和钱包。
K-pop占据着新闻头条, K-pop偶像的面孔充斥着各地的广告牌、电视广告和互联网,J-pop明星在日本以外的媒体上几乎不存在。还有谁记得J-pop?
A
错过国际化和数字化
当K-pop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时, J-pop的销售额在过去15年中下降了50%。日本唱片业向数字流媒体过渡的速度很慢,而CD 销量继续暴跌。
据统计,日本的 CD 销售额从 2006 年的 4600 亿日元下降到 2021 年的 2832 亿日元,下降了 40%。过去15年,日本流行音乐的年均销售额增长为负3%。主要问题就是CD 销量下降。要知道,2006 年CD占占日本音乐市场的70%。
在这其中,少数能逆势成长的,就属AKB。2015年,AKB创下史上最高单曲累积纪录,自发行以来已突破3615万张;该年度单曲销售前十名,只有一张不属于AKB家族。不过近年来,AKB48也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问题:红了太久,观众已经审美疲劳。
AKB48
未能超越国内市场和错过数字媒体列车,都是 J-pop 衰落的重要原因。
作为全球第二大音乐市场,日本的经纪公司和艺人此前专注于国内市场,不试图在国外取得成功。
相反,K-pop 一直在积极向日本扩张。2010 年进入 Oricon 前 10 名的艺术家中只有 9% 是韩国人;2021年,在日本Oricon排行榜上最畅销的专辑中,K-pop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一(37%)的份额。
2005年歌手BoA排名第9,2010年男团TXVQ排名第7,都曾被视为特例。但今天,Oricon Chart是韩国艺人的主场。
去年在日本最畅销的专辑是《BTS, The Best》,当年销量达到99万张。这是37 年来非日本艺人首次登上 Oricon 年度专辑销量榜首。上一次是迈克尔杰克逊的1984年的“Thriller”。男团Seventeen去年也有两张专辑进入Oricon的前10名。
2021年Oricon 年度实体专辑销量排名
与此同时,当世界其他地区的音乐爱好者在2000年代初开始转向流媒体和数字下载时,日本的音乐产业并没有及时转型。代理商担心实体 CD 销售的下滑会损害他们的收入。
虽然在21世纪拥有社交媒体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所有这一切以前都被日本娱乐公司禁止,它认为社交媒体存在的侵犯版权、侵犯形象权等风险,超过了收益。
J-pop行业很晚才在YouTube等数字平台上找到位置,而且J-pop中的顶级明星一直拒绝社交媒体。日本最受欢迎的男团之一岚在2019年才开设其首个官方 YouTube帐户,成为音乐巨头Johnny's Entertainment 旗下第一个开设社交媒体账户的团体。
2019年,ARASHI开通油管账号
“Johnny's Entertainment 旗下还有很多其他团体……如果公司中的其他部门——以及公司本身——能够利用我们的经验弄清楚如何进行数字化扩张,那就太好了。”岚的成员松本润当时接受采访时说。
B
日本艺人拥抱韩国公司
提到日本产业,常出现所谓的加拉帕戈斯化(日语:ガラパゴス化、英语:Galapagosization),指因语言、文化,以及市场相对封闭等隔阂,一些产品在日本的发展方向往往与世界不同。(加拉帕戈斯群岛由于与世隔绝而发展出独特的生物生态环境,正是基于在这个岛上的发现,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1987年日本人均GDP超越美国,傲视其他先进国家。1990年代后日本人口超过一亿两千万,算是极具消费力的大国。口袋满满的顾客对产品会有更高的期许,进而推高价格,形成一种循环,产业便渐趋孤岛化。
比如,在科技方面,日本惯于使用自己的标准,且希望他国跟从,这固然保护了日本的厂商,却也可能使日本自绝于外。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手机,过去日系手机风靡海外,但当苹果与安卓系统开始崛起,日系手机在全球份额上节节败退,已无法对抗苹果与韩、中大厂。
有分析认为,日本娱乐业也有这种趋势。相较于韩国,日本推进全球化的意愿薄弱,同样也是因为日本国内市场巨大,削弱进军海外的诱因。
但随着 K-pop 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日本明星和追随者正在敲开韩国经纪公司的大门。
2022年5月,宫脇咲良作为LE SSERAFIM成员出道
很多日本歌手都想通过韩国的经纪公司出道。其中一位是宫脇咲良 ,她最初是日本女子组合 HKT48 的成员。她通过Mnet的选秀节目“Produce 48”(2018年)成为K-pop女子组合IZ*ONE的成员。2021年IZ*ONE解散后,她回到了日本,但离开组合回到韩国,加入了K-pop劲旅HYBE的女子组合LE SSERAFIM。
通过所谓的“K-pop 系统”出道的J-pop团体在日本取得了成功。九人女子组合 NiziU 由 JYP Entertainment 制作,于 2020 年出道,成为首个两首歌曲在 Oricon 排行榜上两次突破 1 亿流量的女团。
通过CJ ENM的选秀节目系列《Produce 101 Japan》组建的男孩乐队JO1和INI,分别在Oricon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Produce 101 Japan》是韩国原创节目《Produce》的日版。《Produce 101 Japan》第一季于 2019 年播出,通过该节目男孩乐队 JO1 成立,首张单曲在发行的第一周就成功售出 36 万张。第二季从201年4月开始,到6月结束,在YouTube上获得了超过 3.37 亿的点击量。
尽管韩日之间的政治关系紧张,但韩国文化和 K-pop 在日本年轻一代中的受欢迎程度并没有减弱。《Produce 101 Japan》第二季的许多日本选手甚至会说韩语。
C
争夺东南亚市场
日本学者碓井广义认为,日本如今迎来了第四轮韩流。
第一轮为2003到2004年韩剧《冬季恋歌》的热播,第二轮为2008年少女时代带来的K-pop 潮,第三轮为2014年兴起的以东京新大久保为中心的韩国美食、时尚潮。如今,疫情居家时观看韩剧、韩国视频的网民数量急剧上升,《爱的迫降》、《梨泰院Class》等韩剧甚至被选入“流行语大赏”。韩国偶像也在挤占日本市场。
如今,曾经抵制数字化的日本娱乐公司不得不和韩国在智能手机上展开争夺,通过YouTube和Instagram等平台争夺观众的注意力。同时,以东南亚为主的海外市场也成为双方角力的阵地。
根据韩国创意内容局的数据,东南亚是继日本和大中华区之后韩国音乐的第三大市场。2017 年,该国向该地区出口了价值6400万美元的音乐内容,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60%。
韩国女团BLACKPINK在泰国举办演唱会
不仅仅是音乐,同期韩国向东南亚出口了价值13亿美元的创意内容,增长了63%。虽然日本没有提供可比的统计数据,但趋势表明日本不能坐享其成。
J-pop进入东南亚市场的脚步慢了许多。直到2019年岚才首次在印度尼西亚首府雅加达巡回演出。
当地不乏岚多年的粉丝,但如今印尼本地产品的广告代言被BTS之类的韩国艺人占据。在菲律宾,当地品牌也邀请韩国名人作为品牌大使。
评论认为较早的国际化和包容性,促成了K-pop现在的势头。
譬如韩国团体的成员经常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BLACKPINK 、(G)I-DLE 、男团 GOT7 都有成员来自韩国以外。
(G)I-DLE泰国成员Minnie&BLACKPINK泰国成员LISA
K-pop的粉丝也非常国际化。这些粉丝自愿翻译歌词,编辑视频片段,并在有前途的新星出现时主动分享,这些信息可以很快传播到国外。甚至想要成为流行歌星的亚洲年轻人普遍认为,如果你想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那么韩国是最好的起点。
日本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输出其流行音乐文化,比如AKB48 的克隆。印度尼西亚的 JKT48 和泰国的 BNK48 在本国市场上很受欢迎,每个小组都由当地人才组成。类似的计划也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展开。
不同于韩流旋风落叶般的袭卷亚洲,AKB选择以在地化扩张版图,借由歌曲翻唱、团队形象等方式,海外子团成为日系流行文化的载体。但这种基于某个地区打造偶像的形式,也阻碍了团队影响力的扩张。
不可否认,K-pop的冲击正为日本娱乐公司带来压力。日本从业者也承认,J-pop 偶像也意识到,高质量的表演是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全文完-
相关阅读:
长期征稿,稿费业内高水平
感兴趣的朋友请把稿件发到邮箱
rechords@163.com
原标题:《K-pop风行全球,还有谁记得J-pop?》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