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论道丨曾宓:对一个画家来说,最重要的是情趣
编者按
曾宓先生是中国当代文人画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在不了解他的人眼里,他似乎有点古怪、沉默,又有点儿傲慢。但在深知他性情的朋友心中,他就是一个顽童,一个真人,一个安静的探索者。
从传统中来,到创新中去是每个艺术家必须担负起的责任。他撷取黄宾虹、林风眠等数家之长,不断深挖传统的精华,笔耕不缀,以其坚实的造型能力,深厚的中西学养,高超的笔墨功底,独特的构成手法,迥异于他人的艺术风貌,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形成了鲜明的个性语言。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他的笔墨情趣与画面构成既凸显了现代意味,又流露着隽永的生活情趣。曾宓先生用他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艺术家的担当,更是让我们永远为之敬佩的艺术品格。
著名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曾宓先生于2022年9月24日23时30分去世,享年90岁。
曾宓 望子成龙 45cm×45cm 1990年
曾宓 牧归 68cm×45cm
曾宓 南国风情 68cm×68cm 2007年
曾宓谈艺
我对艺术追求的是内在永恒的情趣,因此我主张返璞归真。
对艺术来说,不是可能不可能或者合理不合理,而是有情趣还是没情趣。
对一个画家来说,最重要的是情趣。天分和素质都还不是最重要的,若一个画家情趣高尚,又有天分,再有良好的素质,则一定能成功。
在天分与素质之间,素质似乎比天分更重要。素质是指一个画家长期的永不满足的追求(如李可染的勤奋便是)。但这些都是必须在有好的情趣的前提下才有价值。
情趣固然有先天和后天之分,但天分并不决定情趣。反应敏锐、理解力强、过目不忘,这与天分有关,但这一切与情趣是两回事。
知识渊博的人,不一定都是智力高超者。知识可以靠勤奋和记忆力,而智力必须有灵活的逻辑性和快速的应变能力。一个缺乏文化素养的画家,必然会暴露其应变能力的短缺。
以寻常的语言,表现不寻常境界。
立身不在高处,则高雅不出,高古不至。
大致说来,从艺者天分气质为重。
晋东海王越云:“学之所入浅,体之所安深。”若气质低劣,苦学何用?
再创造的新和谐,就可能是人们要求于艺术家的特具素质。有不少画家,他连重复旧的规范都达不到和谐的程度,要他再创造一个新的和谐,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要使技巧隐蔽,就必须使形象真切。真切能使人陶醉,在先征服观众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施展你的技法。所以形似也好,意象也好,作为直观的对象,总得让人可以感觉到具体的真的东西才是。我也曾经迷恋过技术,追求娴熟的技能,后来我才知道绘画的技艺只是较低级阶段的表现能力。只有将这些技术融进感觉,升华为感悟中有机的组成部分,才能真正发挥技术的作用。
大致说来,绘画是由智力意向和情感意向结合起来的产物。儿童侧重于感情意向。到底什么是绘画?把最通情达理的生活,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为可视形象,就是绘画。“自我”是无法找到的,他只能在感受和表现时于无形中偶尔一现。
草木本无情,文人缘物以寄情,根据其生态的自然特性,以直觉的美感、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人文思想和追求的浪漫色彩。所以“四君子”的独立成科,在唐代之后中国写意画中,屡画不厌,风行至今,与诗词歌赋一样,成为中国特有的美学思想。因为它蕴含了文人的哲理理念和种种遐想的多品味的媒体。
由于文人的人文内涵,一开始就将绘画艺术导入绘画本体中最深层的表现,所以,中国的传统写意画一直在传统的本体中演进。因为本体中自具的条件丰实(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所以外来的影响终成“中用”,无法改变(实也不必改变)传统绘画艺术的观念和艺术方向。
李方膺有句:“不学元章与补之,庭前花秆是吾师。”是见文人的个性修养,外师造化,开创新意,亦是文人写意画能自律自强的实例。
曾宓 瓜瓞绵绵 233cm×105cm 2010年
曾宓 大树下 233cm×105cm 2010年
曾宓 黄土高坡 233cm×105cm 2010年
曾宓 年关 180cm×97cm 2011年
曾宓 山水清音 233cm×105cm 2010年
曾宓 童年 233cm×105cm 2010年
曾宓 鱼之乐 182×97cm
曾宓 解读《西游记》 70×138cm
曾宓 和而不同 70×140cm
曾宓 宠辱不惊 43×69cm
曾宓 讲真话 58×100cm
曾宓 凉风动水碧莲香 50×60cm
曾宓 孔子适周问礼图 28×70cm
曾宓 强者为王 34×54cm
曾宓 花是有情物 60×38cm
曾宓 唯艺术不可以为伪 183×98cm
曾宓 学着傻 140×70cm
▎艺术家
曾宓(1933-2022)号三石楼主,1933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7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得潘天寿、顾坤伯等名师亲授。1962年毕业于中国画系山水科,1984年调入浙江画院任专职画师。现为浙江画院艺委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政协第六、七、八、九届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END --
出品丨私享时代
学术主持丨刘大石
主编丨王成业 编辑丨刘慧
投稿丨商务合作丨sixiangart@126.com
图书策划丨媒体传播丨展览策划丨书画经纪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