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共享充电宝涨至4元/小时,是价格“刺客”吗?
近日,共享充电宝涨价问题再度引发关注。一名脱口秀演员最近在节目中道出了不少消费者的心声,“火电一度3毛9、风电一度4毛6,然而共享充电宝5伏1万毫安0.05度电,1小时却收4块钱。共享充电宝这么贵,是爱迪生那会儿留下来的百年老电吗?”
从最初价格低至0.5元/小时,到目前普遍定价达到4元/小时,几年来共享充电宝价格已涨了8倍。涨价背后有哪些原因?是谁制定的标准?未来共享充电宝行业该何去何从?连日来,记者走访各大商场,并对部分消费者以及行业专家进行了采访。
一、价格普遍在3—4元/小时,不同场所定价有差异
“上个月我在商场借了个充电宝,归还的时候发现居然一下扣了16块钱,而且还没充满电,现在充电宝都这么贵了?”一名被充电宝“刺伤”的消费者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市面上的充电宝价格多为3元/小时到4元/小时,且设置了免费使用的时间期限。在福田购物公园附近,借一个怪兽牌的充电宝是2元/半小时,28元/24小时,3分钟内归还免费;美团充电宝则是3.99元/60分钟,前2分钟内归还免费,不足60分钟按照60分钟计费,每24小时封顶40元,总封顶99元;街电充电宝的定价规则是,前2分钟内免费,2元/0.5小时,不足0.5小时按0.5小时计算。
也就是说,一个共享充电宝充电三小时的话,至少要花9元至12元。然而就算是同一品牌的充电宝,在不同场所的价格也有所差异。例如宝安区西乡街道一便利店门口的街电充电宝,其价格就比福田购物公园的低了一块钱,为3元/小时。有市民反映,酒店、旅游景点等场所的价格甚至高于4元/小时。
精打细算的打工族为了少花几块钱,通常需要争分夺秒归还充电宝。一名用户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有时候我的手机可能充半小时就足够了,不需要这么多电,本来半小时是两块钱,但我要是差了一分钟归还就要收4块钱了。”还有不少消费者差点被定价“忽悠”。“乍一眼看上去以为是2元/小时,没想到是按照0.5小时算,一小时还是4块钱,不仔细看都没发现。”
但也有用户表示,如果是在应急情况下,花几块钱充电价格还是能接受,但如果长期借,花的钱都够买回一个充电宝了。
除了涨价,共享充电宝“归还难”也是不少用户吐槽的问题。“前几天在地铁口借了一个充电宝,想着回到家附近再还,结果我跑了5个地方才还上。”这名用户告诉记者,她在地图上搜索到了不少归还点,但每去一个点不是充电宝装满了没位置还,就是机子没电了。无奈之下,有些不想折腾的用户甚至决定第二天拿回去同一个地方归还,最后被扣了99元。
二、涨价后企业还亏了?
虽然充电宝价格有所上涨,但共享充电宝企业生意似乎并不好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怪兽充电营收14.27亿元,对比去年同期18.19亿元,下滑明显。其中第二季度亏损1.85亿元人民币,一季度亏损0.96亿元,总计亏损约2.8个亿。
“涨价没有带动创收能力,原因在于涨价后也会降低使用频次,再叠加疫情影响,充电宝使用频次出现了较大下降。”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中心陈雯璐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她看来,共享充电宝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垄断地位的形成带来过高定价的情况。陈雯璐表示,2014年共享充电宝行业刚兴起的时候,受资本风口影响,短短三年间就形成“三电一兽”的市场竞争格局,即街电、来电、小电和怪兽,其市场占有率超八成。2018年至今,街电和搜电宣布正式合并为竹芒科技,行业格局变成“小竹兽”。根据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上半年,竹芒科技设备数量位列行业第一,在市场占比为39.5%;怪兽充电为21.3%;美团和小电分别为15.4%和14.7%。
第二,由于早期共享充电宝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纷纷用低价吸引用户消费,现在为满足投资方盈利要求,开始提价来回收投资。“处于寡头地位的公司已经逐渐由原来的追求市场份额转而追求利润了。”陈雯璐说。另外,共享充电宝公司受疫情影响线下流量大减,直接导致租赁收益大幅下降,不得不提高价格收费。
此外,陈雯璐表示,充电宝公司试图通过“轻资产”模式,从直营向发展代理商的模式进行转变,让渡了一定的定价权给代理商,导致定价出现一定的混乱情况。
//2018年6月21日,广东深圳,宝安某大型购物广场,设置的“来电”、“街电”共享充电宝,方便市民游客给手机充电。图为年轻男女正在用手机扫一扫,领取使用该充电设施。
三、定价完全属于市场化行为
这样的定价是否合理?未来共享充电宝行业该何去何从?“很难界定其涨价是否合理。”在陈雯璐看来,站在企业回收投资的角度来看,企业在获得一定的市场后重新定价也是正常的企业行为。“就该产品来说,与电动汽车充电桩、电动单车充电桩不同,共享充电宝并不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配套,该行业属于完全市场化的行业,且并未捆绑销售或强制消费的情况,定价是企业的自由。”
且从共享经济的本质来看,陈雯璐认为,共享充电宝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经济。在陈雯璐看来,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对闲置资源的充分利用,资源的提供方应以C端为主,而目前该行业的企业是根据市场需求去人为创造“闲置资源”的增量模式,也就是说企业自营自己生产出的共享产品,并不是对社会上已存在的闲置资源进行再利用。“从共享经济的理念来看,共享充电宝业务只能算是租赁经济。”
但陈雯璐也指出,目前的价格处在少数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高点,这样的定价是不可持续的。未来市场将对其进行有效调节,最终会回到公允价格,消费者不会为高价充电买单。
从行业发展来看,目前受电池容量、快充等技术上的制约,在电池技术取得突破之前,共享充电宝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一方面,共享充电宝企业应保持低价吸引更多消费人群,另一方面需主动谋求以用户数为基础的创新业态,弥补盈利来源单一的不足。”陈雯璐说。
记者 陈小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