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开播,你的快乐回来了吗?
原创 二更 二更
去年10月,《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横空出世。
知名度不算高的喜剧演员、大众并不熟悉的众多喜剧形式,却意外让它逆风翻盘:登上爱奇艺综艺热播榜第1,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10亿。热度和关注度双双拉满。
即使在收官后,其口碑还在持续发酵,豆瓣评分也一路走高,从收官时的8.0分上涨至8.5分。
这周五,《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终于开播。不少网友振臂高呼:“我们的快乐又回来了!”
开播没多久,#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真的在演我#、#感受到了老师的崩溃#等话题词就登上了热搜。
那么,《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究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惊喜内容?
国内观众对喜剧综艺并不陌生。
从2012年的搞笑模仿秀《百变大咖秀》开始,再到以《笑傲江湖》为代表的喜剧真人秀、有竞赛性质的《欢乐喜剧人》、以及语言竞技类的《脱口秀大会》……国内喜剧综艺的表现形式逐渐丰富,表演内容也渐趋成熟。但与此同时,观众也很容易对同质化的喜剧内容产生审美疲劳。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却不断给我们带来“新鲜感”。除了第一季的素描喜剧(专注于一件事,不断升级笑点的简短喜剧)、漫才(一人装傻、一人吐槽,用大开脑洞的形式密集地制造笑点)、默剧和物体剧(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制造喜剧效果)之后,第二季同样带来了不少新的喜剧表演形式。
以“非扯不可”小队表演的《全民运动会》为例,“没有剧情,不讲故事,争取以最少的台词逗笑观众。”
《全民运动会》片段
当你看到两人在舞台上表演击剑,等双方张开嘴那一霎那,我们才发现这是在互测核酸。
《全民运动会》片段
你以为这是游泳比赛?其实这是城市打工仔在晚高峰时地铁出站的常态。
《全民运动会》截图
甚至舞台上还有一小段时间迟迟没有演员出场。正当你疑惑是否出现了舞台事故时,幕后解说却调侃道,这就叫做“放鸽子”。
编剧阿球讲解黑场剧
这是国外剧场已经比较常见的黑场剧,也叫Black Out。
表演结束后,马东还特意让《全民运动会》的编剧阿球针对黑场剧专门进行了解说:“它其实是一种一次只制造一个包袱的超短喜剧形式。其中最常见的预期违背型黑场剧,就是给观众制造一种预期,然后再迅速打破它。”
《再见》剧照
此外,我们平时看到的喜剧大多有两个及以上的演员,但其实一个人也能撑起一段喜剧表演。
李逗逗表演的《再见》一个人完成了女生失恋后,等待前男友上门拿行李之前的心理活动的呈现。
马东的诠释让现场笑点满满
独角戏的难点,就在于演员需要一个人完成自己内心斗争的演绎。这也被马东调侃性地概括为发神经般的演绎。
不难看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既希望承担起推动多元喜剧形式走进大众视野的责任,同时也努力避免说教和单方面的灌输知识。
观众不是被动等待接收知识的学生,更像是愿意主动接受安利的朋友:听到好笑的内容会放肆大笑,发现新的内容形式也会自然而然地被种草。
逗笑观众,是喜剧的目的;但如何才能一直逗笑观众,则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背后的米未传媒和喜剧行业从业者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第二季《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比较显眼的一个变动便是重磅嘉宾的调整。老面孔马东、黄渤、于和伟、李诞还在,但第一季的徐峥变成了现在的“飞行嘉宾”——那英。
这也成了节目开播之前,最具争议的一点。豆瓣上不少网友提出了质疑,认为那英作为专业歌手,喜剧并不是她擅长的领域。但第一期节目开播之后,这样的疑虑慢慢被打消。
那英一出场,便直言最初接到《喜剧大赛》邀请时,第一反应是“不敢来”、“不是这个行当的”、“说不出456”、“怕不懂装懂”、“怕露怯”。
看完了第一季的每一期节目后,那英最终决定以一名“忠实观众”的身份参加。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赛制也的确能够实现这一点。作为“组委会会长”,黄渤、李诞、马东、那英、于和伟(按姓氏首字母排序)等手里的分数和现场的每一位观众一样,都是每人100分。
五位“组委会会长”全票通过的选手可以直接晋级;但一个选手最终是否被淘汰,更多地是由观众投票决定。
马东曾在一则报道中提到:“笑是一件自然的、有价值的事情,所以让笑去决定输赢,而不是其他的方式,这件事情无比重要。”
于和伟参与“Yes,and”小游戏
在表演正式开始之前,五位会长还有一个即兴开场秀:用“Yes,and”原则,回答媒体提出的“犀利”问题,并且答案里需要用到观众提前给出的关键词。
“Yes,and”是喜剧行业的一个创作原则,即先对对方讲述的东西表示肯定,再一起续写后面的东西。这样的一个小游戏,既可以贡献笑点,也可以让现场的观众和嘉宾一起参与到即兴喜剧的共创过程中。
其实,在游戏开始之前,马东就道出了这样设置游戏环节的初衷:“这是一个尊重观众的即兴表演舞台。”
舞台之上的内容,需要以尊重观众为前提,围绕即兴喜剧表演来展开。
虽然嘴里喊着“没心没肺,快乐加倍”的口号,但节目里并不乏戳中社会痛点和大众泪点的表演。
《虎父无犬子》借用喜剧的外壳展现家长和老师的交流过程,探讨教育中老师和家长谁更应该对学生负责的议题。
《虎父无犬子》剧照
《黑夜里的脆弱》则通过夸张、反转的方式吐槽不合理的职场加班现象。白天大家都是打满鸡血的热血打工人。只有在夜晚,我们才能给自己留出短暂的emo时间。
《黑夜里的脆弱》剧照
《再见》则生动地再现了女生失恋后的状态:即不能让自己太邋遢,让前男友觉得自己分手之后过得不好;也不能打扮得太刻意,避免被发现自己还很在意对方……
有过失恋经历的人不得不感慨:“这是在我身上装了监控吗?”
《再见》剧照
多元化的社会议题背后,是演员和编剧对内容的共同创造。
除了教育、职场、爱情等议题之外,节目中还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外卖纠纷、线上开会带来的不便。这些都是演员或编剧从自己的生活中提炼出来,共同创造的结果。观众之所以能够对这些话题产生共情,真实、接地气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黑夜里的脆弱》就是编剧宇轩深入洞察职场打工人在大城市打拼的无奈,再集合演员自身的特质创作出来的作品。
《黑夜里的脆弱》剧照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重视内容的共创。不仅希望给好的喜剧演员提供一个舞台,也希望幕后的内容创作者更多地被看到。今年的节目开放了编剧参赛,在5000个报名总人数中,编剧就有1800多人。
在节目正片中,每段表演都会注明编剧以及舞台指导的姓名。节目表演完,现场也会有专门的环节,邀请编剧解说自己的作品创作思路。
创作本就应该是一个多方协作的长期过程。仅仅依赖天赋型选手在短时间内创作内容,很容易让演员们面临灵感枯竭的问题。
这也不是米未希望看到的喜剧行业正常发展过程中的良性状态。让好的喜剧演员从线下走到线上,被更多的人看到;让内容创作者从幕后走到台前,才能让国内喜剧的生长有更好的一片土壤。
著名喜剧演员陈佩斯曾说过:“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业内视为喜剧表演的准则。无论什么样的话题,最后都要升华一下主题,把原本欢乐的氛围一下子变得煽情起来。
但事实上陈佩斯的这句话被很多人误读了。“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喜剧表演都要有一个模式化的“喜头悲尾”的结构;而是舞台之上的每一个引人发笑的笑点,背后都映照出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些许无奈。
只是这一抹悲凉,被喜剧的舞台形式化解,我们在这样的特定场景下,可以把那些我们难以解决的问题、难以化解的情绪都变成放声大笑释放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哪怕大家看的是同一部喜剧,同时笑出了声;其实每个人的笑点也可能不尽相同。马东就曾说过:“喜剧是照见自己的镜子,也是治愈和心理治疗。”
喜剧不仅仅属于编剧和演员,它演绎的是每一个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当我们在看一部能让我们放肆大笑、狠狠共情的喜剧时,我们看到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参考资料:
[1]《<喜剧大赛2>开播,马东禁止入内?》,朱婷,文娱Talk
[2]《<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能在内卷的喜剧综艺中杀出重围吗?》,数娱编辑部, Data ENT数娱
[3]《当综艺因为嘉宾被骂上热搜,明星嘉宾还有意义吗?》,TOP君,TopMarketing
原标题:《《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开播,你的快乐回来了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