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徐震:在养鸡场里做展览
从潮流艺术到元宇宙、NFT、虚拟现实……艺术正在偏离经典的、明晰的统一标准,变得更加弹性和多变,一切都处于激烈的变化之中。《智族GQ》Art别册和“没顶公司”的徐震,一起来讨论艺术的可能性,以及剧烈变动中艺术家们的工作状态。
徐震®个展:“永生VS进化”展览现场, 2020, 澳大利亚堪培拉;
图片致谢:徐震® 及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
上海3月底的一天,徐震驱车到没顶公司位于松江沈砖公路旁的工作室。平时,大家早上10点来到公司打卡、组织开会。到下午,徐震有时会窝进自己的办公室里,查资料、想点子、出方案,有时会来到工作室画画。
有感于手机和社交媒体对日常生活的侵占,早年徐震就在酝酿一件作品。2021年,《基地》最终打磨完成,观众走进展厅,仿佛步入在全世界都以整齐划一面貌呈现的苹果商店。商店摆放的每一部苹果手机里,也都同样整齐划一地循环播放着短视频片段,来自抖音、快手、TikTok等。而在商店一侧的墙壁上,就挂着徐震最新的绘画作品,由绿色、蓝色、灰色组合而成的大面积色块,拼接出手机微信聊天页面的模糊样子——这组作品叫作《激情》。
《激情》令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陆兴华兴奋不已。在他结识徐震的10余年里,艺术家总是以某种“招牌动作”,即以挑衅的创作姿态、以戏谑的意义系统,考验着受众与市场——用陆兴华的话来说,“简直下流”。
然而徐震,这位24岁即入围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的中国艺术家,其作品被英国泰特美术馆、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澳大利亚NGV美术馆、戴姆勒收藏中心等收藏,一位不断以作品挑战禁忌并引发争议的“敏锐的煽动者”(纽约军械库艺术展执行总监诺阿·霍洛维茨语),一位驻扎上海的艺术圈导游(徐震自语),一个曾因“画得太差”被浙江美院拒发准考证的中专生、后来的央美客座教授,一个不开工作室开公司、把年轻艺术家挖掘变成教育培训的“没老板”……在他近30年的艺术生涯和多重角色探索中,他一向不吝于对外界展示结果——除了纯粹的绘画作品。
徐震的画室设置在公司四层办公室的一楼大厅。新搬迁的仓库就在附近,许多带着徐震签名的绘画作品一幅幅运过来,被拆开、检视一番,或者贴上标签入库,或者准备销毁,但它们都没有进行过任何的公开展览。
“那些都是实验,我一直在实验。”
但《激情》系列不同。自去年首展后,徐震便一直在寻找一种不需要调和的、具备电子信息感的、代表着微信对话气氛的绿色颜料。为此他几乎买遍了中国境内所有的同色系进口颜料,不断测试……当他最终选定了一个来自荷兰的老品牌后,该品牌商所有的中国库存旋即被搬进了没顶仓库,其总部当然也收到了同样的订单。
徐震看中了该绿色颜料的表现力,它本身的层次很丰富,随着白色的加入、距离的远近改变,这个绿色依然不会跑偏、非常跳眼。从去年冬天,一直到三月初,他一直在折腾这件事情。
而这一天,徐震用12个多小时一气呵成,完成了当天的创作。
多年来外界一直尝试参透徐震和旗下没顶公司的艺术定位与经营模式。
在长征空间的官方网站上——2007到2021年期间徐震是旗下代理艺术家之一——徐震、徐震-没顶公司和徐震®的作品同时出现在展览列表里。反正都是为了做品牌,他完全不担心哪个新动作没有话题。
2014年UCCA举办徐震个展,紧跟着2015年龙美术馆推出《徐震艺术大展》。在中国当代艺术注入国内外资本热潮与关注后,徐震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典型代表,也迎来其艺术声望的巅峰。
在陆兴华看来,徐震应该“自2005年起创作上就没有受到任何限制了”。但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哪怕是早在20岁出头就参展威尼斯双年展的徐震,其艺术创作始终要同时解决术与道、技与艺等多个层面的难题。艺术家所能调动的金钱、工程、技术、场地、媒体、市场等多元资源,无不钳制着其创作版图的边界。
2009年,徐震与合伙人Vigy(金利萍)创立没顶公司。没顶,没有边界的意思。
徐震®,“基地”,2021, 装置,iPhone、iPad、1 MacBook、特定环境 图片致谢徐震®
徐震®个展: “ 徐震-没顶公司出品 ” 展览现场。
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2014, 北京
图片致谢徐震® 及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晋元路310号
4月上海疫情后,没顶公司的二十几位员工多半进入“休假”状态。其中一些是没顶画廊代理的年轻艺术家,工作室就在公司,自给自足。工作群里关于展览的信息停滞了,大家就着排骨怎么烧热烈讨论起来。
5月的没顶原本应该忙飞。但随着宅家静默,Freize纽约今年只能遗憾退展了;JINGART和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一起推迟;尭的个展没开放几天就面临全城疫情;只有杨深在香港Basel的展位经过奋力协调后最终成行。
闲不下来的徐震则做了两件事:一是与伙伴们一起隔几天就组织一场线上艺术家聚会,晚饭后,新老艺术家们陆续进入腾讯会议,看看彼此的精神状态,聊聊俄乌战事。另一件事,是为没顶画廊旗下的年轻艺术家们组织深度对谈,从创作源起、作品动机、学术思考到项目安排,两三个小时聊下来,去除迷茫。
1998年,中专毕业的徐震结束了一年多的北漂之旅,结束了靠卖打口带混口饭吃的艺术集体生活,回到上海,住在外婆家。
当时的上海的艺术还处于未发展阶段,中专4年来,徐震几乎没有看过什么展览。1996年全年,上海只举办了两场展览,包括上海双年展和“以艺术的名义”。
而在北京,第一届中国国际艺术博览会在农展馆举办。徐震正是在那里见到了香格纳画廊摊位上的劳伦斯·何普林。他从口袋里掏出作品,展示给劳伦斯看,还留下了香格纳的名片。
徐震不知道上海哪里还有人是做艺术的。上海工艺美术学院教的也不是他想象中的艺术,而是广告设计。于是他一边在广告公司里设计Logo,一边通过各路朋友打听着。
顶楼的马戏团乐队早期有一位吉他手,帮徐震牵线结识了一批活跃在华东师范大学后门的艺术家。他们租来附近的农村房作为工作室,形成一个小小的艺术家村。找到了组织,徐震便立刻从虹口区的外婆家搬了出来。
有一天艺术家毛豆跟徐震说:“我有个同事好像跟你们做的东西差不多,他找来一堆小鸡和母鸡,把它们粘在地上拍照片。”——这说的是艺术家杨振中的作品《全家福》,现藏于香港M+博物馆。从此徐震跟杨振中接上了头,再加上双方的朋友们,就有了1998年5月份的《晋元路310号》群展。
参展艺术家们一人凑了1000块钱(当时徐震在广告公司的工资差不多是2000块),一起开会想主题、找场地、做方案。23年后,《爱情神话》里老乌想方设法在上海滩为白老师找一处地方做展览,几乎仍沿着同样的路径。
《晋元路310号》打破了上海民间“零展览”的现状,这让大家的野心迅速鼓涨起来。他们觉得仅仅看见上海、杭州的艺术家是不够的,要把全国的艺术家都组织起来做个大展。那时上海的马路边刚刚开始出现超市这种类型的商业体。
最终在1999年春天,由徐震、杨振中、德国艺术家飞苹果策划的《超市艺术展》在淮海路上海广场4楼开幕。包括北京的杨福东、刘韡、朱昱、赵半狄、宋冬,杭州的张培力、耿建翌,阳江的郑国谷……两三代艺术家共同登场,成为这个群体高质量、大规模、带有国际视野的一次正式亮相,一下子就形成了新一代的上海艺术圈层。
开幕那天,上海广场人山人海,营业额达到一万多块。有位营业员临时有事到不了,徐震的母亲便顶替上去。晚上结束后,四五十人浩浩荡荡聚餐一顿,又累又兴奋,决定通过“石头剪子布”找一个人,负责第二天开门。
徐震、Vigy 、孙启栋、李汉威(顺时针排序)
徐震输了,第二天他便骑车从华师大后门赶到上海广场。这显然有点超出了“艺术圈导游”的职责范围。不过自1999年比翼艺术中心的工作开始,徐震一直保持着跟形形色色艺术家们的交流习惯。几年时间里,他促成了两三百场活动,塑造了上海的艺术格局。2006年Art-Ba-Ba论坛的创立,更是将过往这些即时性的艺术交流转化成一种可沉淀的媒体机制。
很多人都知道徐震患有神经官能症,因此不能烟酒。这种一聊业务就是几个小时停不下来的生活方式,恐怕既是神经官能症的原因,也是结果。但徐震认为能跟几百个艺术家聊天、学习,去接触自己不了解的各个方面,“获利远高于付出”。
揠苗助长
1999年,徐震彻底离开广告圈、去比翼艺术中心做一名“上班族”。
在经历了北漂、华师大后门艺术家村生活,并策划了《晋元路310号》《超市艺术展》等群展后,专职做艺术已是徐震自然而然的选择。
做作品、搞展览需要用钱,是广告公司的工作养活着徐震。但他也得接一些私活,比如做群众演员、刷广告牌等。因为年轻人的体力也有天花板,一到紧锣密鼓的布展阶段,每天开会到半夜,要联系艺术家、协助运输作品……徐震就不得不辞职,做展的钱就没了。
香格纳画廊的老板劳伦斯联系到徐震,买下了他的三个录像作品。其中1998年创作的《彩虹》后来参展了2001年威尼斯双年展,同期的《喊》则参展了2005年威尼斯双年展。此后直到2010年左右,徐震才真正意义上开始售卖作品。
也是劳伦斯电话说威尼斯的策展人哈罗德·泽曼要来家里,让徐震跟几个艺术家带着作品展示一下。徐震把自己仅有的VHS录像带拿了过去。快过年时,劳伦斯告诉他:《彩虹》选上了,威尼斯邀请你参加。
消息传开后,徐震请朋友们大吃了一顿,继续埋头工作。
参加了1993年第四十五届威尼斯双年展的艺术家丁乙,是徐震在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的老师。这对很久没联系的师生通了一个电话。丁乙老师主动找到徐震,表达却吞吞吐吐。他问徐震:“你出国有钱吗?没钱我资助你。”
时至今日徐震仍然对这件小事感到温暖。后面几年他频繁出国参展,常常只带着三五十欧元或美元就迈出了国门。“我们中国有一个艺术家去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在那个年代,我们都会觉得你其实不单是代表你一个人,有一种中国人的荣誉的东西在里面。”
这些艺术家集体共同拥护着一种放到今天来看可能已略显单纯的价值观:他们彻夜长谈,维护着各自对展览的标准。“我们很多友谊是建立在这个对等的价值标准体系上,可能这个展览有这个人可以参加,或者有那个人我们就不参加了。”
徐震 ® , 永 生 - 北齐贴金彩绘菩萨、唐朝曲阳城站立佛像、北齐彩绘菩萨像、唐朝天龙山坐佛像、北齐彩绘佛像、 唐朝天龙山石窟坐佛第 4 位、 帕台农神庙东翼 ,2013-2014, 玻璃纤维混凝土 , 大理石颗粒 , 砂岩颗粒 , 石灰石颗粒, 上色粉条 , 钢筋,矿物颜料,1522 Χ 110 Χ 464 cm (含底座) 巴塞尔艺博会展览现场,2014,瑞士
一刻间的庄严
徐震®个展“一刻间的庄严” 展览现场, 2021,
华侨城盒子美术馆 , 佛山 , 广东
徐震®, 永生–释尊涅槃像、垂死的高卢人、法尔内塞赫拉克勒斯、夜、昼、好色之徒和酒神女祭司、克里斯托弗 · 德的陵墓雕塑、 受伤的阿喀琉斯、波斯战士、跳舞的农牧之神、蹲着的阿弗洛狄忒、那耳喀索斯、垂死的斯巴达、坠落的伊卡洛斯、河、克罗托那的米罗,2016–2017, 复合矿物材料、矿物颜料、不锈钢,550 Χ1800 Χ360 cm 维多利亚州立美术馆三年展 (NGV Triennial) 展览 现场,2017,墨尔本
但中国当代艺术在经历了2005年热钱涌入市场、艺术一二级市场的繁荣、2008年金融危机、2013年以来数百家私人美术馆和画廊扎堆涌现,乃至近几年来疫情影响之后,其生存状态已不可同日而语。
徐震在30岁之前,“从来没有为市场工作过”。但今天出道的年轻艺术家,面对的是更加体制化、内卷化的艺术环境。
1994年生的李汉威,在毕业作品展上被徐震发掘,一起吃了两顿饭后,成为没顶画廊代理的艺术家之一。
第一顿饭像是面试,徐震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不是真的想这么做、未来三五年准备怎么做。李汉威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学习摄影,从大二那年起就想做个职业艺术家了。在校期间他不上课的时候就扎到美术馆和画廊里看展。国内外的艺术团体都成为他观察与学习的样本,他在电脑里建了大量文件夹,给欣赏的人分门别类建档——跟徐震一样,也是个工作狂。
徐震约李汉威吃第二顿饭的时候带上了没顶公司的十几号人。从那时候起,他知道自己成了没顶的一分子:白天是没顶公司员工李汉威,晚上是艺术家李汉威。他还跟伙伴们成立了一个叫“史莱姆引擎”的艺术小团体,可以独立制作艺术作品、参加群展、承接各类艺术合作项目。
没顶公司经营至今13年,很多工作人员都有着双重身份。
自2007年便与徐震相识的陆平原曾经也是如此,白天工作,其他时间创作。1984年出生的陆平原可以算是没顶矩阵里的“老艺术家”了。徐震一直延续着自己做比翼艺术沙龙和Art-Ba-Ba论坛以来的习惯,这几年坚持在新浪微博上跑马拉松一样地持续推荐国内外的优秀艺术家和作品。而这事渐渐由陆平原接手了。
Vigy笑称,“一个陆平原可以养活两个年轻艺术家”。没顶生态约等于徐震努力营造了多年的艺术集体主义,穷尽横纵向艺术史的信息轰炸、朝夕相处的情感支撑以及贴近行业的高密度交流。
除此之外就是得做成点什么、得持续有作品的压力。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时刻亢奋着、不缺工作狂的没顶体系里坚持下来。用Vigy的话说,徐震对年轻艺术家多少有点揠苗助长了。
徐震本人的创作状态是:给我一个亿,我能马上把两大筐的艺术点子都变成作品。限制他的从来不是想法干涸、话题过于争议或媒体过多的、不一定准确的关注。
他的生活很简单,基本不烟不酒不出门——2005年的一场飞行事故后,徐震更是拒绝乘坐飞机,不再出席国外的展览。平时约人吃饭往往就是一听可乐一碗面,身上穿的除了耐克、阿迪达斯,就是没顶公司自己做着玩的衍生品T恤。
这位艺术家似乎在用自身的生活实践来抵御消费主义的侵蚀。而当这种理念付诸艺术创作时,我们便看到了《徐震超市》这样的作品。2015年,一些上海市民不经意地迈入愚园路上一家不起眼的小超市,却惊讶地发现自己拿起的商品只是一个包装盒,内里空空如也——这家超市明码标价售卖的,全部都是空盒子。随着市民们的抱怨口口相传,煞有介事的店员们开始接待起蜂拥而至的媒体。
这可能是徐震作为中国知名当代艺术家的第一次“出圈”。这件作品由其早年的《香格纳超市》孵化迭代而来,既为艺术家在大众视野中获取了一波“流量”,后来也为中国观念艺术取得了一个有行业意义的结果:2018年,《徐震超市》作为第一个上拍的观念作品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得200万港币。
今天,徐震这一代人所享受的中国当代艺术黄金浪潮不再。面对一个消费高度圈层化的艺术市场,有些画廊会有意无意地引导和规定年轻艺术家的创作方向,告诉他们艺术市场上什么样的画更好卖。
这时候的没顶反而显得安静了许多。安静意味着低产出,但并不意味着不忙碌。在多线程事务中,为了拿出满意的方案,没顶团队不断在思考中推翻、迭代方案。其内部组织架构和运作方式也有些接近互联网公司:各人各司其职,但在大型项目上密切交叉协作。徐震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欢迎公司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后,去社会上接私活儿。
没顶公司员工在位于上海松江的工作室里
徐震®,欧洲千手古典雕塑,2014-2015,矿物复合材料、矿物颜料、不锈钢, 260Χ390Χ1500cm
徐震®个展“:徐震艺术大展”展览现场,龙美术馆, 2015,上海
2015年筹备龙美术馆《徐震艺术大展》期间,没顶公司团队规模一度达到50人上下。这种状态渐渐超越了公司的管理负荷能力——急速扩张给原本平衡的生态带来了巨大挑战。经过一段时间的精简,没顶团队才回归了平日的正常规模。
到了2022年,没顶不但活了下来,还形成了相对稳固的艺术生态——这在很多熟悉徐震的朋友看来是一件有点不可思议的事,因为他总是将销售利润迅速投入新作品的制作中;这种艺术生态同时也为年轻艺术家们的可持续创作提供了一条参考路径。
1990年出生的佩恩恩经营着一家文化旅游咨询公司。上海静默时,他的最新展览《匹配池》刚刚在OCAT上海馆开幕一个来月。
加入没顶后,李汉威所创立的“史莱姆引擎”照常运转。他曾在某个合作项目中两天没有合眼:得一边与甲方周旋,一边将需求整理后同步下发给工作室的伙伴落实执行。去年5月,他们还为某头部主播策划了一个线上艺术实验项目。
Art021的创始人周大为是徐震的藏家和好朋友,他认为徐震多年来一直在走一条艰难的路:一方面把卖作品的钱不断投入到新作品的制作中;另一方面,徐震坚持着艺术的“第一性原理”,始终回到艺术本质去评判、挖掘、吸引新生代的年轻艺术家。
2020年没顶公司在公众号上发布了一则“没顶魔法班”的招生启事,针对青年艺术家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按自己的理想去改变现实”。
刚从广美毕业一年的蔡坚从一百多人里脱颖而出,成为首期没顶魔法班招收的4位学员之一。他每两周从广州飞来上海一次,接受徐震3个月的面对面教学指导,包括“画廊为什么代理他,不代理我”,作品技术探索方面也有在没顶公司任职多年的技术总监俞玮的指导。魔法班结课后,没顶顺势为年轻艺术家组织了一次展览,成功将其带入行业视野内。而今年9月,蔡坚也将迎来在没顶画廊举办第一次正式个展。
这样的做法,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鲁明军视为中国当代艺术圈的「基础建设」工作。在原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策展人孙启栋看来,徐震的战略眼光即体现在他对艺术生态的思考和投入。从跟朋友们策展《超市艺术展》起,徐震在不同阶段以不同方式让渡着艺术家个人的名声,不断致力于建设艺术圈内部良性的工作机制。
搞基建自然就有长期赔钱的阶段。哲学教授陆兴华曾参与策划徐震在崇明岛前哨湾的《降临》群展,展览以“老带新”的方式邀来了多位当代艺术家。陆兴华是浙江嘉兴人,自己经商多年,基于艺术市场课的教学需要,也长期关注着艺术家与背后画廊的经营模式。当他得知崇明展览背后巨大的成本投入,他直白地劝徐震说:这个赔钱的,不要做了。
浑水摸鱼
2014年徐震跟周大为共同创办了“皮毛”品牌,想要“把艺术和产品结合得更好”,最终却亏了钱,没能经营下去。
用今天的视角来看,艺术、潮流、文化、时尚与消费的结合已经非常普遍且成熟。在平台与私域流量的加持下,IP化的联名产品或艺术衍生品往往成为艺术家触达大众的一个有效途径。
但在徐震的经营之道中,他关心一切细节,唯独不关心成本。真正的《天下》奶油画一幅就重达数百斤,由上千支颜料和喷漆创作而成,尤其金色奶油系列,光是等颜料干透就需要三四年。《徐震超市》装修进货成本极高,更不用说逐件商品打孔、泵气、拆开、恢复包装的时间投入了。
徐震超市,2016,上海愚园路
陆兴华所说“不要做了”的赔钱项目,不仅仅有崇明前哨湾的《降临》展——后来对完账簿一算,公司还要倒贴——更有徐震试图打造多年的“艺术乌托邦”,也就是坐落于崇明岛最西端绿华镇的没顶美术馆。这一想法,从酝酿到落地,倏忽6年。
出不了远门的徐震需要一处偶尔能脱离现代城市氛围的落脚地。近年来上海的艺术圈层逐渐分化,每年art021与西岸艺术季带来的沸腾热度,既是机会也是噪声。像没顶这样的小团体生态,能否发出自己的声音?崇明的没顶美术馆也是徐震和VIGY再次突破边界的业务动作。
徐震甚至想在崇明买下2000多亩地,来存放自己和没顶旗下的艺术作品,并永久性地经营这一理想王国。尽管许多当代艺术家曾在20世纪后的市场繁荣中让个人财富坐上了直升机,但徐震并不在此列。
从上海市区赶往崇明没顶美术馆的话,无论开车还是乘坐公共交通,小半天的时间是要用掉的。徐震希望没顶美术馆能将这部分朝圣一般虔诚的欣赏者吸引过来,但“人不能多”。
既然这事非做不可,经营压力本身就拥有了弹性。就像立足于观念冲击的当代艺术,其作品价值显然也不能以成本为依据来衡量。否则,影像艺术能值多少钱,行为艺术又该如何定价?这些年来,徐震总是记不住自己作品的售价,他时不时地要跟Vigy再确认一下。
一方面常被外界冠以“最商业化的艺术家”名号,另一方面一大堆明知卖不掉的作品堆在仓库里——这种矛盾性似乎令徐震甘之如饴。用他自己的话来讲,他就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人。
1996年,徐震把自己秘密“策划”进了《让我们谈谈钱——首届国际传真艺术展》。徐震比1917年只交了5美元便将署名的小便器作品塞入独立艺术家展览的杜尚更为激进,他甚至没有得到传真艺术展的邀请,直接把一份仿造的传真偷偷塞进了展览里。
2005年,香格纳展出徐震的《8848-1.86》。在展前的小道消息中,徐震带着队友攀爬喜马拉雅山,并按徐震的身高1.86米把珠峰锯下一块运下山。在随后的社会新闻中,中国珠穆朗玛峰探险队员正式发表了对山峰高度的修正;将本来的8848米的高度去掉了4米。这无疑给徐震的展览形成了一个更有效的、扑朔迷离的注脚。
有段时间,徐震身体力行以“徐震-没顶公司出品”的方式为其作品署名,并顺势推出徐震®品牌,故意迎合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滥品牌化和快速消费现象,以此来讽刺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体制化桎梏。
放在当年,没顶公司MadeIn的模式,试图通过企业经营之道来生产市场所需的足量的当代艺术消费品,无疑是对传统艺术体制中创作模式、作者权和消费收藏系统的全面解构。公司里还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号:要把称之为作品的东西从当代艺术系统中解放出来。
但当今天的很多画廊主已将旗下艺术家的良好市场表现视为理所当然,徐震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式的创作行为,难免要被早已十分商业化的艺术市场所消解。就像周大为所观察,当年那些喊着徐震“过度商业化”的人,不但没有看懂他的作品,而且到了今天,可能比谁都更加商业化。
2018年涂鸦艺术家Banksy曾在画作刚逾百万英镑成交之际,于众目睽睽之下启动机关,将画作自行粉碎。而早在2012年,徐震就把没顶公司整个搬进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一层展区(包括研究与行政区、Art-Ba-Ba办公室、作品展示区、平面作品制作区、立体作品制作间等),为大家展示艺术家的日常工作过程。该过程即时转化为艺术作品,欣赏者同时见证着作品的生产与消逝间的流动。
在徐震所有这些唯恐天下不乱、试图浑水摸鱼的艺术创作所带来的后果中,最离谱的还不是来自媒体或评论界的失真解读,而是来自艺术爱好者的一厢情愿。
徐震®,新,2014–2016,不锈钢, 油漆,130Χ 110 Χ 402 cm
本土 ”展览现场 , 路易威登基金会 , 2016,巴黎
徐震 : “只要一瞬间”表演现场 ,
2019, 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 , 洛杉矶
有位求职者曾给没顶递来简历和作品集,试图成为“徐震-没顶公司出品”的创意一分子。他很自信自己的提案能得到徐震的青睐,即使被认为并不适合没顶的办公室工作,也坚持要再试一试,成为徐震背后的影子艺术家。拗不过这位求职者,徐震顺水推舟地使了个坏,他叫那人一天之内提出100个方案,就算过关。
再离谱的谣言背后,总有着九分虚假、一分真实。在鲁明军看来,徐震那辈中国当代艺术家就是这么训练出来的:“那个时候有人也把他们叫‘点子艺术’什么的,其实也不是说没有道理。”蔡坚2020年参加的没顶魔法班,就曾要求学员们每周交50个方案。“这对没老板来说真的不是问题。”
孙启栋对这种一天50个方案的“徐震式神话”有着更辩证的看法:“点子”和真正的观念表面上看没有差别,但是当年很多人就停留在点子阶段,之后“泯然众人矣”;而徐震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观念艺术家,这中间所经历的艰苦思索、实践,直至最终的蜕变,往往是外人看不到的。
“大直男”
徐震中专毕业后,试图报考大学。但浙江美院拒绝给他发放大学准考证,说他“画得太差”。多年以后,中央美术学院的王郁洋邀请徐震担任实验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并担任研究生导师。没顶公司里的小伙伴都笑说,徐震接这个活儿,纯粹是为了给他老爸看的。
与一度网传的“富二代”背景不同,徐震的老爸是个普通工人,妈妈则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打中专毕业后,徐震就没在家里住过,只是隔两三周回去陪父母吃个饭,因此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根本不知道徐震在干啥。
当年因为幼儿园里的老师说,这个小朋友画画不错的,你们要好好培养,徐震的父母便将他送进少儿美术班。徐震就这么一路混到初二,又混进上海工艺美术学校,阴差阳错学习了广告设计。临近毕业时,父亲开玩笑似的拿出一张报纸,上面满版都是北京圆明园画家村的介绍。不料这调侃歪打正着了——他原想着刺激徐震去找一份正经的工作,但徐震一下子觉得:我要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
知名艺术家的声望似乎不仅仅是局限于行业内的,并且还是停留于所谓传统时代的。到了今天,社交媒体兴盛,内容算法崛起,很多90后甚至00后的网上冲浪姿势,流露出更鲜明的姿态。
2021年徐震开通了小红书账号,隔三岔五会贴一张作品图,分享展览幕后。曾受多国美术馆委托制作的《永生》系列展品,得到“不伦不类、糟蹋艺术品”的评价;法国前总理夫人也有收藏的《天下》系列作品,网友觉得“放在家里馋哭小孩”。
时代背景变了,阐释也变了。艺术去反思、消解的很多对象,变成了习以为常。徐震作品《3月6日》曾找来一群志愿者(有趣的是,在早年展览的版本中,这些表演者均为徐震随机雇佣的民工),他们身穿精神病患的病号服,尾随每一位入场观众。这被今天的社交媒体消费者理解为“什么东西,《鱿鱼游戏》吗?”。受斯坦福大学委托制作的作品《Hello》,其雕塑主体本是由古希腊柯林斯立柱扭曲而成,在当代视觉消费语境下,就成了科幻电影《沙丘》里的沙虫。
徐震®“, Hello”2018-2019 机器人机械装置,泡沫聚丙乙烯,聚亚安 酯泡沫,硅胶涂料,传感器,电控系统 350x600x800cm
除了社交算法时代带来的无形考验,来自社会文化语境的普遍规则,也在渐渐发生改变。艺术的“纯粹性”不得不更退后一步,让价值观的冲突上前。这让徐震的很多作品分为了两类:一类属于“做早了”;另一类换到今天做,“出不来”。
而佩恩恩用另一种实践完成了双重验证:在他的影像作品中,他吃下了自己救助的流浪猫的一粒“屎”(实为仿造物)。随后,他将这段作品上传到了一家限制级的色情视频平台——就跟巴黎卢浮宫、英国国家美术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6座世界顶级博物馆在该平台上传含有裸露元素艺术作品的动机一样。结果令人意外,就连该平台也选择对佩恩恩视频的审查不予通过。
徐震®,Nirvana,2019,行为装置 巴塞尔艺博会展览现场 ,2019, 瑞士
徐震®“, 嚣张”套装,2014,装置,
290 Χ150 Χ324 cm
徐震®个展“: 徐震艺术大展”展览现场, 龙美术馆, 2015,上海
图片致谢 :徐震®及龙美术馆 摄影:Thomas Fuesser
徐震®个展 “3两可爱, 一斤伟大”展览现场, 2021, 没顶画廊,上海
当代艺术作品总是伴随着争议。它们与经济、政治事物一样,受到社会环境变迁的约束,也是题中之义。但像徐震这样自诩为“大直男”的艺术家,在身边浓郁的政治正确气氛中,有时也无法分辨其约束力究竟来自约定俗成、来自新时代的道德规范,抑或更固化的体制规则。
他也曾创作《饥饿的苏丹》来回应艺术的边界问题。南非自由摄影记者凯文·卡特在记录苏丹大饥荒时,拍下了一张蜷缩匍匐在地的黑人小孩照片,并因此获得1994年的普利策特写新闻奖。尽管不乏苏珊·桑塔格这样的知识分子一直对战争及灾难影像的拍摄进行客观的伦理探讨,但在大众视野里,凯文·卡特对黑人小孩所做的记录,无疑是一种冷漠和暴行。得奖4个月后,不堪舆论暴力的摄影师选择自杀。
2008年,徐震托遍北京、上海、广州外国语学校等处黑人聚集地的关系,终于找到一个适龄黑人小孩,安排他在长征空间的展厅里原貌“还原”凯文·卡特所记录的一幕。这件作品当时就曾引起长征空间部分西方工作人员的不满。后来曾有伦敦的策展人邀展这件作品,但对方律师团队经过半年多论证,最终认为法律风险过大而放弃。
当代艺术不可避免要与社会议题发生互动,艺术家也不断打破着社会多元价值体系中的层层边界,但却很可能在新时代的政治正确坐标系中碰壁。“这可能就是别人认为我们是大直男的地方吧,我们愿意去抽筋扒皮地把自己分开,去接受你的质疑,甚至于接受你的误解。”
但是艺术家往往发现,那些强调去身份化的主题,最终变成了他们这些“大直男”强调身份化的证据。
这种悖论处境如此新鲜,同时熟悉。2015年龙美术馆大展中,徐震曾把相关作品所有的商业版本全部一次性展示,比如由19件雕塑组成的《欧洲千手古典雕塑》,一模一样的3套作品像清库存一样同时摆在现场;也推出了《「嚣张」套装》,用5台电视机展示录像作品的5个完全相同的版本。外界质疑其中艺术品与商品的界限被有意模糊,而徐震也延续了自己一贯的应对风格:无论如何误读,绝不否认。
一年后,Artforum中文网的一则评论写道:“在商业画廊空间的语境下,徐震和没顶公司的‘意图’很容易在从批判性评论到优质商品的转换过程中变得暧昧不明。”
在这些时刻里,徐震依然享受着浑水摸鱼的游戏。
成为世界顶级艺术家的野心
徐震常常跟没顶的年轻艺术家讲,在不同年龄、不同阶段,考虑的问题应该是不一样的。询问大家的三年规划、五年规划,是他经常使用的沟通技巧。他还常常摆出长辈姿态:人不能过得太舒服!
所以上海刚刚恢复日常,没顶就迅速恢复了高强度的工作状态。
几个月前完成的300幅“手机画”已经整整齐齐安置好,徐震计划送一批给全球的艺术同行们,邀请他们在社交媒体一起打卡,共同形成这件作品的线上部分。同时,陆兴华同步为展览撰写的介绍文本,也将成为展览的主体部分、而非展后评述。他们试图再一次挑战艺术圈约定俗成的玩法。1993年生的蔡坚已经习惯了,“总要反点什么”。
佩恩恩进入艺术行业已经有7年了,还会时不时感到徐震在他面前“晃了一晃鞭子”。李汉威算是慢热型,疫情期间他苦练厨艺,极大地改善了驻留在松江工作室的艺术家们的伙食水平。但上海一旦恢复,他就一头扎回了自己的方案里。
对他们来说,徐震的工作习惯,是压力也是动力。而对于徐震本人,此刻他想要的东西,渐渐发生了变化。他又一次抵达了自己的新阶段。
当国内外媒体一次次将徐震与安迪·沃霍尔、毛里齐奥·卡特兰、达米恩·赫斯特、杰夫·昆斯等人对标时,徐震看见了某种自己不想束缚于其中的局限。“达米恩·赫斯特二十五六岁的时候,几乎把自己一辈子最重要的作品全部做出来了,他到现在也没再有超越那个时候。大家难道不认为这是个很痛苦的事情吗?”
2014年,没顶公司耗费一年半多的时间,呈现徐震「永生」系列大型装置作品。团队委托瑞士的某家工厂前往大英博物馆完成了所有雕塑的3D扫描后,将全部数据无偿赠送,并获得其中三个拷贝的使用权。之后,在瑞士的工厂里进行3D初步雕刻、翻模,运回中国,再前往青州寻找老师傅,完成佛像雕刻,最终寄往国外进行展出。
《永生》完成后,徐震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堪称经典的作品。以此为界,艺术家的抱负不再停留于年轻时候的荷尔蒙排解,或是同样无法遏制的要发声、要表达的意愿,而是形成了某种“流芳百世、继续成为经典”的压力。用周大为的话说——“徐震有成为世界顶级艺术家的野心。”
最近几年来,每到周末,徐震便开车经由长江隧道,一次次穿越陆地与海洋、大陆与岛屿、都市与乡野的边界,来到崇明岛上,寻找并最终抵达他一手打造的艺术场地——没顶美术馆。这一目标的达成,有赖于他数年来不断上岛“勘景”的持续投入(他已经比崇明当地人还要熟悉岛上的风物),更是靠着他持续耐心并小心翼翼地与当地政府部门开展的长期合作——从没顶公园,到前哨湾收支失衡的艺术项目。
终于跟崇明区政府拿下长期租赁合作协议后,没顶美术馆迅速地由一座废弃多年的养鸡场简单改造完成。
从此只需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徐震就能从都市穿越到田园,从人声鼎沸穿越到人迹罕至。在这里他得以远离艺术交易的中心,远离所有新鲜出炉的争议,吃野菜、划野船,享受难得的生活时刻。
那些曾多次在国内外知名博物馆中展出的艺术作品,就随意地摆放在露天的养鸡场废墟里。美术馆建筑周围散养着朋友们捐赠的小动物,20斤野花籽在杂草丛中隐秘地生长着。为艺术家驻留项目而建造的一排宿舍,目前还因为疫情空置着。但徐震已经预见了没顶美术馆10月份正式开幕后“一定会红”,一如既往。
(原文刊载于《智族GQ》Art别册)
撰文:郑文
编辑:蒋欣峰
摄影:Miasong
原标题:《徐震:在养鸡场里做展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