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除夕夜,全世界都认识了这一个中国字

“人民日报”微信公号
2018-02-16 17:16
全球速报 >
字号

老师,这个字翻译成英文是什么?blessing?fortune?

不,不需要翻译,它就叫“FU”

昨天,大年三十晚22:18分,全球2.51亿网友通过手机集齐了“五福”。在全球网友为“福”字兴奋、沸腾的背后,其实是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全世界“火”了,外国人越来越流行学中文,写汉字。

01

福字成为外国政要的吸粉神器

前段时间,英国首相“梅姨”访华时拿“倒福”的照片在中英两国媒体上“炸锅”。“福”字究竟应该正着贴还是倒着贴,竟然引起了国际争论。

今年春节前夕,土耳其、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的大使和领事们也亲自用毛笔书写了“福”字,向中国人民拜年。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春节期间,全球有近50位政府首脑和领导人向全球华人拜年。

02

福字成为老外眼里的中国符号

不仅是外国政要,普通老外朋友们对于“福”的认识,也已经完完全全超出了中国人的想象。在他们眼里,“福”是最酷的中国文化符号。比如:

把“福”擦在脸上

把“福”穿在脚上

把“福”围在脖子上

把“福”摆在餐桌上

03

福字成为外国商家的金字招牌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8春节出境旅游趋势预测报告》称,今年春节长假预计出境游人次将达到650万,规模为历史之最。中国游客已经成为外国商家眼里的VIP。迎接中国游客,就要用中国游客最熟悉的方式,那就是“福”。

日本浅草寺的人力车夫用福字招徕顾客↓↓

新加坡的出租车司机用“福”装饰自己的爱车↓↓
新西兰皇后镇,工作人员在直升飞机前举起了福字对联↓↓

还有一些段位更高的,不仅知道福,还知道最时兴的“敬业福”,比如澳洲的两位店员,亲手书写中英文对照版的对联↓↓

泰国72岁的华裔老人卖手写“敬业福”扇子↓↓
金发碧眼的老外买到了都开心不已↓↓

04

福字成为外媒报道里的聚光焦点

全球对福字的狂热,已经成功引起了外媒的注意。中国人怎么过春节?中国人的春运是什么样的?中国春节有什么新变化吗?中国的春节越来越国际化了,时间一到,外媒的聚光灯总会准时打在神州大地上。

今年2月初,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团队也专程前来中国,只为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是怎么过年的。
Discovery对于中国春节的理解,开始有了改变。该纪录片的制作人特意在片名中加上了“virtual”这个词,记录的就是中国新科技与传统春节相融合的中国年。其中,就包括了用手机AR集五福。
也许20年后,“集五福”将成为这一代中国年轻人对这个时代的集体回忆。

而日本媒体也同样密切关注着中国的春节动态。

近日,日本富士电视台报道称,为了抢占中国春节期间的游客生意,有商家摆出了会说中文的机器人服务生。去年,舞龙舞狮这些中国春节用以增添年味的元素就已经出现在了日本的商圈里。而今年,日本商家还学会了集五福这样的中国新年俗。

05

从前被贴在墙上的“福”

因为AR有了“72变”

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代表字之一,“福”在甲骨文时期为“两手捧酒坛把酒浇在祭台上” 的会意字,带有保佑、吉祥寓意。

从古时候起,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在门窗上贴“福”字,民间还有“倒贴”福字的习俗。

曾几何时,有网友感叹,年轻人变成“低头族”,过年早已没有了儿时的年味。传统文化正在消逝,穿新衣吃饺子早已成寻常事,过年跟平日里已经没有了分别……

然而,他们错了!

移动互联网技术正在让传统文化焕发更耀眼的光芒。

集五福是一个典型案例。通过移动手机端的AR技术,将现实场景中的“福”字识别后转化成可以装在手机里的“福”,一时间,“福”字火遍了大街小巷。用手机集福,就成了人们过年的“新年俗”。

自从可以用手机扫福之后,“福”字就被这一代的年轻人“再次创造”:有用饺子、糖果、口红、蔬菜,甚至还有用电焊焊成的福字。除了脑洞大开的网友创作,不少艺术家和文化机构也纷纷晒出自己独特设计的福:

小小的一个“福”字,成为“春节时间”里激起全球涟漪的那一块石子。中国人走到哪里,“福”字就会出现在哪里,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走到哪里!

从最北端的圣诞老人村

到最南端的南极中山站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福。

究其原因,一位网友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06

外国人是这样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接受采访的外国人都这么说:

——“作为一个在中国生活的德国人,我认为现在每年春节应该要问别人这四件大事,吃饺子了吗?收到快递了吗?抢到车票了吗?集满五福了吗?”

——中国的文化正在得到全世界人的喜爱和学习。大家拿着毛笔,学着写中国字、说中国话、过中国年。

——我想今天中国的全球化,不是去建一个长城,把传统的东西围起来,而是相反的,是一带一路这种“逆向”思路的,把中国传统思想向外传出去。

——世界在改变,但传统不会消失。新技术将带来人与人的连接,传播人类的善与爱。

中国农历春节,这个从农耕时代传留下的文化传统,其形式和习俗一直在变,但春节的内核一直没变,那就是“团圆”“祝福”。写福扫福就是这种内核最好的体现,中国人领先的移动支付等现代科技,让这些传统的年俗重新焕发活力,并且伴随中国影响力的提升走向了全世界。

(原题为《昨夜,全世界都认识了这一个中国字》)

    责任编辑:李鹏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