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华彬旗下果倍爽陷原料过期风波,红牛商标官司仍悬而未决

2022-09-22 11: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新消费财研社

继红牛商标争议后,知名快消公司华彬集团又被旗下产品“果倍爽”推上了舆论风口。

近日,一位自称华彬集团旗下百仕欣饮料(北京)有限公司前员工发布视频称,"果倍爽"儿童果汁饮料的生产过程中曾使用过期主剂(糖浆以外的预先配好的混合液)和过期包材,并称北京市怀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做立案处理。

 

对此,北京市怀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确实收到过消费者对上述问题的举报,已立案处理。另经调查核实,举报人举报的百仕欣曾使用过期包材的问题不成立,关于过期主剂的投诉正在调查取证中,目前已将调查结果反馈给了举报人。

不过,或许是等待市场监督管理局最终调查结果,对于果倍爽材料过期事件,华彬集团并做出公开回应和解释。

企查查显示,百仕欣饮料(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严丹骅,该公司隶属于华彬集团旗下,为其100%控股子公司。

果倍爽被举报使用过期材料

经销商表示“完全卖不动”

公开资料显示,果倍爽是德国少儿果汁饮料品牌,在国外叫Capri-Sun。2002年,汇源集团曾将该产品引入中国市场,彼时该产品的名称为"佳必爽"。

不过,该产品曾发生"篡改生产日期"相关食品安全事件,而后逐步被渠道商抛弃,最终在市场上销声匿迹。直到2013年,华彬集团宣布与德国维尔德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果倍爽才逐渐重回消费者视野。

新消费财研社了解到,华彬集团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旗下拥有76家成员企业,经营业务覆盖快速消费品、绿色健康产业、文体产业、金融租赁业务等。在快消领域,其产品主要为中国红牛、果倍爽、唯他可可、VOSS、战马。

2014年,华彬集团成立百仕欣北京,负责果倍爽在中国内地市场的生产、销售和运营,并在北京投资2.5亿元建立了果倍爽生产基地。

借助华彬旗下品牌红牛的渠道,果倍爽顺利进入一二线城市的大卖场、超市、便利店等。2015年,百仕欣官方披露果倍爽销售额为2.31亿元。2016年又公开表示将销售目标定为增长200%,即6亿元。

不过,有经销商曾透露,当年果倍爽2.31亿元销售额并非真正被市场所消化,其中一部分只是从厂家仓库转移到了经销商仓库当中,并从终端下架后又回到了厂家仓库,最终以促销或赞助的形式进入了市场。

而果倍爽6亿销售目标最终是否达成,人们也不得而知。因为自2016年开始,华彬集团再未单独披露果倍爽的销售数据。对此,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果倍爽这一品牌经营恶化,或者存在和德国倍果爽品牌纠纷。

此外,据公开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华彬集团并没有和德国果倍爽续约,目前该品牌是德方自己在操作,但该消息的真实性目前还不得而知。

 

针对这一情况,柏文喜分析认为,如果出现这类情况,则可能表明华彬在与授权品牌的合作以及关系维护方面都出了问题。

不过,新消费财研社查阅华彬集团官网发现,果倍爽的品牌介绍依然显示在“快速消费品”类目中。

也有行业专家对果倍爽的发展前景并不看好,该专家认为,与国内成人饮料市场一片红海不同,儿童饮料这一细分市场才刚刚起步,市场发展相对不成熟,其市场规模比较小。另外,在儿童饮料市场中,果汁类反应平平,因为儿童饮料市场主要的占有者是如蒙牛未来星、伊利星等含乳饮料。

市场遇冷不仅让华彬集团对果倍爽逐渐失去信心,华彬经销商也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自己已经很久没有代理果倍爽产品了,理由是“完全卖不动”。另外还有数位终端商户反馈,当地超市果倍爽常常卖到过期都卖不出一件。

不过,果倍爽产品虽然一直不温不火,却对华彬集团整体营收影响不大。因为红牛才是华彬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

以2020年上半年数据为例,华彬快消品运营的五个品牌销售额共计143.26亿元,功能饮料板块合计销售额141.09亿元。其中,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贡献了133.93亿元销售额;战马能量型维生素饮料销售额为7.16亿元。而果倍爽、唯他可可和芙丝水三个新品销售额合计仅约2.2亿元。

7月5日,华彬集团对外发布公告称,中国红牛上半年销售额为121.97亿元,达成年度销售目标进度的58.6%。2021年,中国红牛订单额锁定218亿元,交货额221亿元,同比增长4%。

同时华彬集团也提到,“在大行情之下,中国红牛还受到无序、不正当竞争的严重干扰。”

红牛商标官司待解

华彬两地败诉被判赔偿2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华彬集团和泰国天丝集团围绕“红牛”商标归属权的官司已经持续数年,犹如当年加多宝与王老吉之间的纠纷,堪比“西天取经”,不过从目前的结果看,华彬集团已屡次败诉。

今年6月,泰国天丝集团称,泰国最高法院终审确认罢免严彬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身份等董事会决议效力,目前严彬已失去担任合资公司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的权利来源,无权代表合资公司或者以合资公司从事任何行为。未经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合法董事会批准,严彬或任何个人无权使用公司公章对外签署任何协议或其他形式文件。

而后,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即“中国红牛”发布声明称,泰国天丝方面将泰国红牛和中国红牛“混为一谈,在事实上移花接木、混淆视听”。依据中国法律,中国红牛依法登记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为严彬。

而在此之前,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华彬红牛方面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立即停止使用含有“红牛”字样的企业名称,同时判决华彬三被告连带赔偿原告天丝公司经济损失2.19亿元。

早在2019年11月25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已对“红牛”系列商标权属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华彬集团实际控制的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但中国红牛表示不服,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

2020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明确天丝医药享有红牛系列商标注册商标专用权。此外,经过商标局备案的最后一份《商标许可合同》约定的天丝医药对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华彬集团实际控制)的商标许可使用期限至2016年10月6日止。在商标许可使用期限届满后,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已无权继续使用涉案红牛系列注册商标。

在商标许可使用期限届满后,华彬广东红牛公司在经营活动中继续使用"红牛"字号已非善意,且客观上容易造成相关公众混淆,该行为已违反公平、诚信原则,天河法院认定华彬广东红牛公司已构成不正当竞争。

针对以上判决,华彬集团方面表示这只是一审判决,并不意味着立即生效。华彬集团方面将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事实上,全球有三头"红牛",即泰国天丝红牛、奥地利红牛和中国红牛。

20世纪70年代,泰国商人许书标发明了"KratingDaeng"。1983年,奥地利商人马特施茨注册了"RedBull"商标,并与许书标创建了欧洲合资公司,推出了全新的红牛能量饮料(RedBullenergydrink)。

1995年,华彬集团将"红牛"饮料品牌引入中国市场。1998年,华彬集团与红牛的所有人天丝医药合作设立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俗称"中国红牛")。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红牛已成长为国内功能型饮料的龙头,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即使事实摆在眼前,叠加一级又一级法院的判决书,华彬集团方面也不予以认可,并继续生产销售红牛。

而华彬集团方面认为,其对于红牛的使用权并不止于2016年10月6日。根据1995年11月10日签署的50年《协议书》约定,中国红牛(指华彬集团方面)享有在中国境内独家生产、销售红牛饮料的权利,有效期限为50年(自1995年11月10日至2045年11月9日)。同时,在50年协议基础上,设立中国红牛时,合资合同中约定泰国天丝向中国红牛提供商标、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产品上的商标是合资公司资产的一部分。

然而,最高人民法院已经作出判决,认定因"中国红牛(指华彬集团方面)未能提供协议书(即50年《协议书》)原件"而认定该协议"真实性存疑",驳回了中国红牛上诉。

为了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天丝医药也积极地、坚定地采取了一系列法律行动,强制要求中国红牛停止生产、销售。

在该起诉讼之外,2021年12月31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也针对华彬多家全资控股公司侵害天丝公司红牛注册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决华彬前述三被告和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并判决华彬三被告立即停止使用含有"红牛"字样的企业名称并限期变更企业名称;同时,连带赔偿原告天丝公司经济损失1亿元人民币。

今年2月,中国红牛(指华彬集团方面)宣称已经取得"50年协议书原件",并已正式向最高法提交此协议书原件,作为案件再审审理的重要依据。

天丝医药方面则公开声明予以回应,华彬集团一再以所谓的"50年协议"混淆视听,无视权威中国司法机关和仲裁机构作出的生效判决和裁决。同时,对于有关责任人在管理红牛维他命期间存在的涉嫌职务侵占、非法转移公司重大资产等侵权和违法行为的法律程序也已经启动。

据了解,从2021年初开始,主流电商平台、连锁便利店以及超市等渠道陆续下架并停止销售"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目的就是为了规避商标侵权的法律风险。

针对华彬集团目前处境,柏文喜认为,无论是红牛商标纠纷,还是果倍爽使用过期主剂,这些情况都会损害华彬集团的企业形象和旗下的品牌美誉度,进而给集团的运营带来负面压力和的影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