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麓山之歌》:把工人和工厂重新带回荧屏
某种程度上来说,今年夏天属于古装剧,《梦华录》《星汉灿烂》《苍兰诀》等古装剧收获极佳的市场反响和口碑。随后的一批当代题材电视剧的开播,却罕有口碑佳作,然而,有一部题材相对冷门、阵容并非“顶流”的当代题材电视剧,却非常值得一看——《麓山之歌》。
《麓山之歌》海报
《麓山之歌》聚焦于重工业企业转型,以前几年席卷重工业行业的“重工换金融”风潮切入,将“麓山重工”(虚构)这家万人大厂中,从企业领导到科研人员、资深技工、年轻工人多个群体,面对危机时的处境、痛苦、迷茫,展示得淋漓尽致,并最终汇聚成一曲从时代阵痛到创新礼赞的复调交响。
根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麓山之歌》在央视一套开播后,多日蝉联收视率榜首,网播成绩在多部大剧“夹击”、宣发不足的情况下,也取得不错成绩,更在豆瓣上评分稳定在了7.8分。
该剧让笔者想要推荐的原因,首先是其作为工业题材剧集的稀缺性。几十年前,工业题材的影视剧并不稀缺,像《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车间主任》等作品都曾在电视荧屏上收获观众的关注和好评。某种程度上,那个时期工业题材影视剧的流行,也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那个年代,工人是最值得羡慕和尊重的职业之一,然而几十年后,职场剧中,律政、金融、互联网从业者等公认的都市白领甚至金领阶层成为影视剧主角,工人则从荧屏上悄然消失,即使有工业题材的电视剧,其人物塑造的重点,也往往不是普通工人,而是工程师、设计师,即使以普通工人为主角,其人物刻画也流于刻板印象或者中产化。
《麓山之歌》剧照
另外,《麓山之歌》的可贵之处,在于对普通工人的精神面貌、生活状态、工作现状的真实刻画。前几集中,女主因为升职无望,而提出辞职,“白领还能逃离北上广,蓝领只能逃离工厂”“时间、金钱、尊重,工人什么都没有”等台词,直接点出了一些普通工人的现状。
编剧王成刚曾经在工厂工作,也做过记者,深度采访过不少重工业企业。他在澎湃新闻的专访中提到,曾采访外卖员,得知这一职业群体中,不少人是曾经的工人。他直言,送外卖这一工作,工伤和患职业病的风险大,缺乏技能提升机会和升职可能性,“最多能做个三五年”,但仍然吸引了不少年轻工人放弃工厂的工作来送外卖,那么,“我们的工业出了什么问题?”
《麓山之歌》剧照
带着这个疑问,和一份社会责任感,编剧试图尽量展现出工人和工厂的真实困境,让这个行业和群体重新回到观众面前,这无疑是一个逆市场潮流而行的选择。
前文提到,当下影视剧主人公集体“白领化”“金领化”,究其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几十年后,市场经济重塑了社会价值观,都市文化、白领文化成为文化主流,都市白领们也逐渐掌握了互联网时代的文化话语权。工人逐渐“失语”,退出了大众文化产品创作选题的视野。能够在当下的影视市场环境中,坚持创作这样一部作品,难能可贵。当然,也要承认《麓山之歌》作为湖南广电主推的重点主旋律项目,有了放手进行创作的底气。
但主旋律题材,又是业内公认的难做,“站位”当然要“高”,但要避免“高处不胜寒”,主题当然要“大”,但要避免空洞口号,内容当然要“深”,但还得让观众看得懂、喜欢看。《麓山之歌》能最终呈现出现在的创作水平,除了编剧王成刚的精心书写,导演毛卫宁功不可没。
毛卫宁此前也创作过不少主旋律作品,比如《功勋》中《能文能武李延年》单元,就得到观众一致好评。他非常擅长找到宏大主题中微观的叙事切口,并辅以极具真实感的视听语言,帮助观众进入故事。对于《麓山之歌》的视听语言,毛卫宁一开始便确定主要表现方向:“人和机器的关系”。为了真实立体呈现“三工”的质感和美感,剧组在开机前拍摄了三天重工业机器,开机后运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多视角调整人与机器的比例和角度,让两者的关系变得更加细腻和耐看。
《麓山之歌》剧照
《麓山之歌》也存在其问题,这部剧确实不是“打着职业剧旗号谈恋爱”之流的电视剧,但其专业性的提高也拉高了观剧门槛。“德国工业4.0”“美国制造业回流”“高压柱塞泵”“掘进机主轴承”等台词一出来,观众没点对时事新闻的关注度,没点对工业技术的了解,真是看得一头雾水。据悉,该剧在刚播出时,顺流观众(开播时从接档电视剧处存留下来的观众)仅存百分之二十左右,但按照过去的平台经验。观众留存率应该达到百分之六七十以上,才能保证一个较好的收视成绩。
电视剧一直被认为是比电影更大众化、市场化的文化内容,需要考虑到最广泛的受众群体。在当下影视剧的市场环境中,平台和资方更是重视“全民向内容”的创作,想要将尽可能多的观众“收入掌中”,那么相对应,适应这种“全民向内容”需求的创作,多半需要拉低剧集的进入门槛。并且,就当下市场而言,许多资方和制作方认为“年轻观众才是未来”,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哪怕这种口味只是某种误解和想象),才是创作的要务。因此,我们也在市场上看到了越来越多被诟病“低龄”“狗血”“简单”的作品。但是,“是不是所有电视剧作品都不该有门槛?”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值得思考。
据骨朵数据的调查显示,《麓山之歌》的受众30岁以上人群占比近八成,似乎侧面印证了前述的某种“理论”。但是,年轻观众也会成熟和老去,生活中,他们逐渐会开始承担更多责任,经历更多挑战,度过起伏的生活,随着他们阅历和知识的沉淀,他们也会需要更成熟深刻的作品,给予他们以共鸣和思考。而且,年轻观众真的不喜欢主旋律和严肃题材吗?《觉醒年代》《山海情》《人世间》等作品的大热,已经驳斥了这一点。年轻观众排斥的不是严肃和深刻,而是虚假和套路,是不用心的作品。如果作品本身就不用心,怎么能要求观众用心观看,用脑思考呢?即使今年上半年,现实题材电视剧略显疲软,但近年来主旋律、现实题材影视剧的崛起,已是大势所趋。如果要健康长远地发展,也许行业需要重新思考电视剧所谓的“门槛”二字。
《麓山之歌》焦俊艳单人海报
最后,笔者私心要夸一下主演焦俊艳,全剧里她那张几近全素颜的脸就不必说了(真的好多年没见过这么朴实无华的女主角),关键是,据说她为了演好剧中优秀技工角色,从焊工到开挖掘机通通学了个遍,并且达到了相当熟练的操作水平,剧中所有工作场景都是她亲自上阵,一边表演一边“开工”,难度可想而知,焦俊艳靠踏实不掺水的努力全部拿下。如果这样的女演员多一点,想来都市剧里的女性角色也能少一些悬浮。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