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国首个“美学导则”推出,为乡村“美颜”

2022-09-21 22: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9月21日,

在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江苏重点活动无锡会场,

《无锡市乡村建设美学导则》

正式发布。

《导则》由清华大学与无锡市农业农村局联合编制,创新性地提出了“乡村美学”概念,明确要以“美”为线索统筹考虑乡村规划设计、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避免乡村建设出现碎片化、同质化、重物轻人等问题,促进乡村生态、生活、生产因“美”而兴。

之前的乡村建设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乡村美与实际需求脱节——

如“农民想要路灯,设计师想要星星”,以致于建成的乡村美景不是农民想要的;一些村庄在河边、路边等局部注重美化,但色彩、形态等与整个村庄氛围不适应;有些乡村道路美了,但没考虑到乡村经济生产,过于狭窄……

那么

如何将乡村打造成

村民满意的居住地

游客向往的目的地

创客聚集的梦想地

《导则》给出了方向

无锡乡村要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运用美学理念打造不同的乡村意象。

这包括:

自然生态打底的“青绿乡野意象”;

呈现乡村聚落与自然环境天人合一的“依山恋水意象”;

依托乡村建筑、乡村景观和文化活动营造让人魂牵梦萦的“古韵乡愁意象”;

结合乡村生产生活的特点构建“田园康养意象”;

基于无锡乡村悠久的人文历史资源打造“文化富土意象”;

利用建设智慧乡村、数字乡村的契机打造“科创新村意象”。

这样,乡村将美的元素嵌入生活、生产、生态,形成独特的核心吸引力和竞争力。

“建设过程中,植被、农田、水系、道路、农房、设施、景观等都要按美学规范进行,以更好地为美丽乡村赋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杨冬江说。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吴立刚介绍,下一步将在50个市级最美村庄中选择一些村庄,按照《导则》提升改造。

我市还将开展规划师培训,培育一批美学工匠,更高质量推进村庄规划和农业专项规划编制;推动美学进乡村振兴大学堂、建乡村美学馆,营造美丽乡村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发展一批乡村美学经济体,打造可观、可尝、可劳、可育、可购、可住的乡村美学经济体,将美丽锡乡打造成所有心向田园的人安家立业的美好家园。

当天会场位于宜兴西渚镇白塔村。活动用四个篇章“丰光·盛景”“丰裕·盛赞”“丰登·盛宴”“丰美·盛年”的内容全面展现了近年来无锡“三农”工作的丰硕成果。

活动现场举行了第十六届无锡现代农业博览会“秋之丰收季”集市展。

宜兴红茶、宜兴大闸蟹等来自全市各地的名特优农产品纷纷展出。“我们西渚镇数千亩水稻,由原先的卖稻谷转为现在产加销一体化,现在‘云湖富硒米’等品牌大米可卖到10元左右一斤,稻农收入较两三年前增加约10%。”西渚农业农村局人士说。

葡萄种植大户张永红指着每一粒都有鸽蛋大小的红色葡萄告诉记者,他们的“贵菲”牌葡萄按有机方式种植,在淘宝等多个网络平台直播销售,尽管每斤售价约40元,仍供不应求。

活动还揭晓了50个2022年度“中国无锡最美村庄”、2022年度“无锡市十大农民工匠”、第三届“无锡市十大农产品品牌”。

市农业农村局人士介绍,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连续两年在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位列设区市综合排名第一等次。强村富民正是我市“三农”工作提质增效的生动写照。202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62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1.78,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超1000万元,均居全国前列。

原标题:《全国首个“美学导则”推出,为乡村“美颜”》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