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食物过期1天还能吃吗?你可能误解太深!
原创 科普君 广东科普
中秋节已经过去了
家里是不是还有很多月饼
等着你的“宠幸”
有些月饼的保质期长达120天
有些却在包装上标注
“请于3天内尽快食用完毕”
同样是月饼
为什么保质期差别会这么大?
是不是“没过期”就安全?
“过期了”就不能留?
实际上,我们对保质期
有着很大的“误会”
这不仅影响饮食安全
也会造成很多食物浪费
保质期
不是“安全、有害”的分界线
“保质期”这个词常见于食品包装标识上,根据我国标准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中的定义,保质期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例如0℃~4℃)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因此,食品保质期的存在意义,是为了给消费者划定一个“放心食用”的期限,告诉你什么时候能吃,什么时候好吃。
但食品的变质,是一个持续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这一变质的过程是逐步发生,而不是在保质期内毫无动静,一过保质期就坏了。
决定食品“是否好吃”的因素,不仅仅取决于“放了多久”。还涉及到食品的储存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氧、污染物介入等指标。
所以,保质期内的食品并非一定安全,而过了保质期也不意味着就一定变质了。
食物过期一天能不能吃?一招判断
长保质期的食物,“过期前一天”和“过期后一天”区别不大;短保质期的食物,建议扔掉别吃了!
保质期为6个月以上,一般称为“长保质期食物”;
保质期在30天以内,则称为“短保质期食物”;
“长保质期食物”通常会经过比较严格的杀菌处理,如罐头、饼干、坚果等,相隔一天吃,区别不大。
“短保质期食物”大多没有完全解决微生物问题,微生物会不断繁殖,保质期通常会尽量压缩。这类食物一旦过期,很容易造成微生物指标超标,不建议食用,例如大多数的新鲜肉类、蔬果、糕点。
食品保质期是怎么确定的?
确定保质期有一种很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直接参照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保质期。
但是,最根本的办法还是测试。
其中有一种测试方法,是通过感官测试。由一组经过特定训练的成员,定期对产品的外观、质地、风味、可接受程度等方面作出评价。
这种方法看似简单粗暴,但却能够最大程度贴近真实的食用过程,从而有效保证消费者的体验感。
但由于感官测试有一定的主观性,在试验中,厂家还会检测各种微生物指标,比如菌落总数、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变化。
另一种测试方法,就是“加速破坏性试验”。将食品置于某种恶劣的条件下贮藏,每隔一定时间进行品质检验,共进行多次。在设计加速破坏性试验时,经常将温度设置为关键的变量。
通常情况下,环境温度每上升10摄氏度,大多数食品的变质速度会翻一番,而一些冷冻食品的变质速度,则可以达到正常情况下的四十倍,极大缩减了测试时长。
这也提醒我们,购买食物时,除了关注“日期”,也不要忽略了贮存条件。贮存条件通常有“常温”“冷藏”“冷冻”,有些食物还会标注“阴凉处避光保存”。像蚝油之类的酱料,有的会提示“开启后请冷藏”,如果贮存时没有遵守条件,那即使没有过期,也建议不要再吃了。
这些食品的保质期你懂吗?
生活中,袋装食品都有标注保质期,但一些散装食品,比如米、面、油、鸡蛋,买回来之后可以放多久?科普君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小笔记,看好了!
买到有问题的食品怎么办?
食用过期食品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如果在超市买到了过期食品,应该如何处理?法律上又是如何规定的?
上下滑动查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可以先和商家协商,协商无果可到各地食品药品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协会等有关部门投诉,投诉之后有关部门会介入处理,若没有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便可考虑是否要将商家告上法庭。
科普知多D
这几种食品没有保质期!
有些人在购买食物时,喜欢买很多,但经常吃不完就扔了。不过,有些食品是没有“保质期”的,即使存放很久也可以继续吃。
相信本期的科普
已经让你对食品保质期
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购买时有计划
存储时讲方法
才能品尝到新鲜美味的食物
今日推荐视频
你是怎样
毁掉你的牙齿的?
狂炫奶茶可乐不漱口
开啥包装都用牙撕
这是不是你?
年纪轻轻一口坏牙
到底是谁的锅?
一起来看
热门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原标题:《食物过期1天还能吃吗?你可能误解太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