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戊戌年话|在沪台商话年味:台湾当局不核准春节加班机伤感情

澎湃新闻记者 李闻莺
2018-02-15 09:08
中国政库 >
字号

【编者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到新春共语年话时。

在迈入新时代的中国,回望过去的丁酉鸡年,展望戊戌狗年,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有何心语心愿?

时值新春佳节,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聚焦近年新闻事件或日常场景中的家庭和个人,听听他们的“年话”。

【人物名片】

陈琍立:上世纪50年代中期出生于台北,1998年到大陆开辟市场,并将生活和事业重心逐步转移到上海。

职业:在沪从事食用香精方面生意,现任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妇幼部部长

家庭成员:目前两个儿子在澳洲,同在上海的只有女儿

棕色卷发、精致妆容,再加一件明亮的黄色外套,如果只看外表,很难猜到陈琍立的真实年龄。

她上世纪50年代中期出生于台北,婚后随丈夫移民海外。在澳洲定居十余年后,1998年,陈琍立回到大陆开辟新的市场,并将生活和事业重心逐步转移到上海。

从台北到墨尔本再到上海,谈及自己熟悉的三个城市,陈琍立说最爱上海。

她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台北是出生成长的地方,深厚感情毋庸置疑。墨尔本生活虽然安逸,却更像一个旅居地。反而是上海,不仅有天然的亲切感,每天也过得忙碌充实,更能感受到人生的意义。

2018年春节,陈琍立打算留在上海,和女儿一起简单度过。虽然免去两岸奔波的烦恼,但她也注意到,由于台湾当局拒绝批准176班两岸春节加班机,很多计划春节返乡的台湾朋友不得不大费周章、调整行程。

“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呢?”在陈琍立看来,台湾当局的做法,伤害了很多台湾同胞的感情。他们在大陆投资、工作,不等于不爱台湾。爱台湾也爱大陆,希望两地都有更好的发展,是许多人的共同心声。

陈琍立生活近照。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 供图

童年的除夕夜:祭拜祖先是必备环节

陈琍立原本姓苏,陈是结婚以后被冠以夫姓。

她的娘家原籍山东,解放前曾在上海经商多年,家境还算殷实。1949年,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百万大陆军民仓皇随之,其中就包括陈琍立的祖父、父亲、母亲、叔叔、婶婶等全家11口人。

几年之后,陈琍立在台北出生。这时父辈们刚刚站稳脚跟,开始在异乡的新一轮打拼。

童年对陈琍立来说是美好的。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有父母兄长疼爱,衣食也基本无忧。

那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台湾经济尚未起飞,普通人家日子还谈不上富裕。每逢春节临近,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给孩子置办新装,通常选择更为实用的制服和球鞋——平时上学也可以穿。陈琍立却总能收获一件漂亮的小洋装和一双小皮鞋,走在外面神气不已。

春节是苏家极具仪式感的节日。

首先要讲究一家团圆。因为陈琍立的父亲是家中长子,除夕这一天,台北的亲戚都会赶来相聚。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准备年夜饭,狮子头、清蒸鱼、元宝虾……几十道菜陆续上齐,风味大多和上海菜比较接近。

开餐之前,祭拜祖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陈琍立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张桌子,供奉着已故先人的照片。除夕夜里,桌子前面摆满菜肴、点心和水果。在祖父带领下,晚辈们一起下跪、磕头,再把每样“供品”分别拿出一些捏碎,集中扔到地上一个盒子里面,意寓给另一个世界的亲人们享用。

后来陈琍立结婚,丈夫是台湾当地的闽南人,她才发现婆家的除夕祭拜和娘家有所不同。

按照婆家传统习俗,祭拜祖先一定要有“三牲”,即鸡、鱼、猪三种牲口。并且,鸡一定要整只,鱼是整条,猪也是一块相对完整的肉。这些“供品”都是简单加工过的熟肉,祭拜完成后,可以继续炒菜食用。

丰盛的年夜饭,少不了美酒助兴。在陈琍立印象中,过去在台湾,“外省人”喝高粱酒和黄酒比较多,“本省人”更爱喝一种再制酒,名为“红露酒”。它的酒精度数比较高,口感略带酸涩。

盛行大陆三十余年的春晚,在台湾本土也有类似形式。只不过,台湾人把它称为“春节特别节目”,场面、规模远不及大陆。2017年春节,陈琍立还亲身体验了一把央视春晚,在上海分会场,她和500多位嘉宾身穿旗袍走上舞台,共同展示了海派文化的魅力。

除夕是阖家欢乐的日子,也是思乡情绪最为浓烈的时刻。

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陈琍立回忆,小时候过年,孩子们都在外面放烟花,大人们则在屋里聊天,话题永远绕不开海峡对岸的亲人。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坚信自己来台湾只是暂住,回大陆是迟早的事。

这其中,就包括陈琍立的一位舅舅。他一直牵挂山东老家的妻女,也相信自己很快就能回去,始终没有在台湾重组家庭。

成年后的春节:年味已淡,重在放松和休息

多年以后,当陈琍立的舅舅真正站上故乡的土地,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

发妻在他回去3个月前去世,女儿人到中年,站在面前不敢相认。重逢不易,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父女只能抱头痛哭一场,为昔日的别离,也为今日的物是人非。

陈琍立在台北出生长大,对长辈们这份乡愁很难有切身体会。

大约2002年,年长近20岁的哥哥特意带她去了上海的复兴东路一带。原来,举家迁台之前,陈琍立的父母曾在当时的上海南市区开过酒厂,住在复兴东路附近,哥哥也曾在上海读书,留下些许旧时记忆。

时隔半个多世纪,上海的街区早已不是当年样貌。哥哥找来找去,只能指着一大片绿地感慨,“我们家过去大概就在那个位置。”

陈琍立第一次来到上海,是在1998年。此前她和丈夫、孩子已在澳洲生活11年,为了寻找更广阔的市场,他们把目光投向正在迅猛发展的祖国大陆。

初来乍到,陈琍立有一种莫名的亲切。

她发现上海和台北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街道名称、商业品牌、饮食文化,语言沟通更是全程无障碍。于是,在频繁往返南、北半球三年后,陈琍立把生活和事业重心转移到大陆。

在上海,陈琍立从事食用香精方面的生意。随着公司走上正轨,她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以下简称上海台协)。

现在的她,是上海台协妇幼部部长。妇幼部主要面向台胞中的妇女和儿童,下设烘焙、国画、油画、舞蹈等9个兴趣班,相关统筹协调均由陈琍立负责。

上海台协事务琐碎繁忙,却让陈琍立感到充实。比如妇幼部其中一个插花兴趣班,曾在2017年发起一项“爱心送花敬老”公益活动,即通过回收再利用,把一些完好却要废弃的鲜花重新整理、包装,拿去送给敬老院的老人。

“有的老人说,一辈子没收到过别人送的花。也有的老人,别看是男的,抱着花,娇羞得像个小姑娘。”看到老人们露出笑容,陈琍立满心欢喜,而这也成为过去一年她最开心、最难忘的经历。

2018年,陈琍立的最大心愿,就是开设妇幼部第10个兴趣班,主要侧重歌舞台剧表演,目的是让更多有表演兴趣和艺术天分的台胞登台展示风采。

说起春节,陈琍立已不把它看得太过重要。自从父母、丈夫先后去世,她回台湾的次数越来越少。3个儿女,两个儿子在澳洲,和她同在上海的只有女儿。

作为母亲,陈琍立过得独立且时尚。她不要求全家人必须在春节团聚,认为孩子们只要有心,什么时候来探望都可以。

“现在年味淡了,不能和我小时候比。” 陈琍立说,平时事情一件接一件,春节对她而言,是个难得放松、休息的机会。

今年除夕,她打算就在上海,和女儿找家西餐厅一起吃年夜饭,后面几天在家里整理老照片,再和朋友们小聚几次,时间很快就会过去。

至于更加遥远的未来,陈琍立说,只要大家有需要,她会一直在上海住下去,为更多台胞提供服务。这样的生活紧张而忙碌,但也让她觉得更有意义。

    责任编辑:钟煜豪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