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狂犬病的潜伏期有多长?为什么致死率那么高?

2022-09-22 15: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蒋卫民 常笑健康

▼本文作者▼

狂犬病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是百分之一百。本文我们将介绍一下狂犬病的基本知识,让大家了解一下狂犬病。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导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所以本病又名恐水症。

狂犬病的有哪些症状?

典型病例的临床过程可分为以下3期:

01

前驱期或侵袭期

在兴奋状态出现前,大多数患者有低热、食欲缺乏、恶心、头痛、倦怠、周身不适等,酷似“感冒”;继而出现恐惧不安,对声、光、风、痛等较敏感,并有喉头紧缩感。较有诊断意义的早期症状是伤口及其附近感觉异常,有痒、麻、痛及蚂蚁走的感觉等。本期持续2-4天。

02

兴奋期

患者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其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恐水是最特异的症状,是咽肌痉挛所导致的,但不一定每例均有,也不一定在早期出现。

典型患者见水、闻流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严重咽肌痉挛。患者虽渴极而不敢饮,即使饮后也无法下咽,常伴声嘶及脱水。

怕风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微风也能引起咽肌痉挛。其他刺激如光、声、触动等,均可导致同样发作,严重发作时,尚可出现全身疼痛性抽搐。

由于常有呼吸肌痉挛,可导致呼吸困难及发绀。患者也可出现唾液分泌增多、大汗淋漓、心率增快、血压及体温升高等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因括约肌功能障碍而出现排尿、排便困难者也相当多见。患者的神志大多清楚,虽极度恐惧和烦躁不安,但绝少有侵人行为。

随着兴奋状态的增长,部分患者可出现精神失常、谵妄、幻听幻视、冲撞嚎叫等。病程进展很快,很多患者在发作中死于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本期持续1-3日。

02

麻痹期

痉挛停止,患者渐趋安静,但出现迟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迟缓性瘫痪(软瘫)最为多见。眼肌、颜面部肌肉及咀嚼肌也可受累,表现为斜视、眼球运动失调、下颌下坠、口不能闭、面部缺少表情等。

患者的呼吸渐趋微弱或不规则,可出现潮式呼吸;脉搏细数、血压下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迅速死亡。临终前患者多进入昏迷状态。本期持续6-18小时。

狂犬病的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6日,偶见超过10日者。

除了上述典型病例外,尚有以瘫痪为主要表现的“麻痹型”或“静型”,也称“哑狂犬病”,约占20%。该型患者无兴奋期及恐水现象,而以高热、头痛、呕吐、咬伤处疼痛开始,继而出现肢体软弱、腹胀、共济失调、肌肉瘫痪、大小便失禁等。

病程可长达10日,最终因呼吸肌麻痹与延髓性麻痹而死亡。吸血蝙蝠啮咬所致的狂犬病常属此型。

狂犬病的潜伏期有多长?

潜伏期长短不一,多数在3个月以内,国内报告平均66.9日。4%-10%患者的潜伏期超过半年,1%超过1年,有报告7年者;潜伏期的长短与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伤者的发病较早,平均39日,下肢伤者的潜伏期平均90日)、伤口深浅(深者潜伏期短)、入侵病毒的数量及毒力(毒力强者潜伏期短)等因素有关,其他如扩创不彻底、外伤、受寒、过度劳累等,均可能使疾病提前发生。

狂犬病致死率为什么那么高?

狂犬病是一种嗜神经病毒,病毒自咬伤部位侵入后,于伤口的横纹肌梭感受器神经纤维处聚集繁殖,然后再侵入附近的末梢神经。病毒沿周围神经扩散到背根神经节,在其内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和大脑及小脑等处的神经元。

由于狂犬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大量复制,从进入大脑到完全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只需要24小时,人体免疫系统来不及反应,患者已经死亡。而狂犬病到目前为止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没有对抗狂犬病毒的药物。因此,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百分之一百。

如何注射狂犬疫苗?

狂犬病死亡率那么高,是否人们对其束手无措了呢?我们可以对高危患者注射狂犬疫苗。

狂犬疫苗的注射可以分为暴露后接种和暴露前预防。

暴露后接种:暴露后是否进行预防接种,取决于暴露的级别。

I级暴露:是指接触、喂养动物,或完整无损的皮肤被动物舔触。

II级暴露:裸露皮肤被动物轻咬或轻微擦伤、抓伤,但无出血。

III级暴露:一处或多处皮肤被咬伤、抓伤或黏膜被唾液污染,动物舔触处的皮肤有破损,或暴露与蝙蝠相关。

对于I级暴露,无须采取预防措施,II级暴露者应立即接种疫苗;III级暴露除立即接种疫苗外,还需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国内广泛存在“健康”带毒犬,除II级和III级暴露者应注射疫苗外,对I级暴露中的被舔皮肤,应仔细鉴别皮肤是否确实无破损。对皮肤上留有牙印痕迹,切勿麻痹大意,可能有肉眼难以察觉的皮肤损伤,狂犬病毒有可能顺着牙印侵入人体。

因此,应立即对被咬部位进行消毒处理,用肥皂水彻底清洗有牙印的部位,并涂擦碘酒,然后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对于肛门黏膜被舔者,也不可掉以轻心。

狂犬疫苗接种顺序

Vero细胞电疫苗注射:咬伤后预防0天(当天)、3天、7天、14天、30天;无咬伤预防0天(当天)、7天、21天。每次1.0ml(国产为1ml, 法国产0.5ml),有主张第90天加强一次。注射部位以上臂三角肌为宜,不满2岁儿童可注射大腿外侧。

地鼠肾疫苗注射:于第0、3、7、14及30天各注射一次,剂量同上。少数有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瘙痒,甚至水肿、淋巴结肿大等。精制VERO细胞狂犬疫苗和精制地鼠肾细胞疫苗,因疫苗已经纯化,杂质极少,接种副作用罕见或轻微。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中和狂犬病毒,应伤后立即使用。我国生产的是马血清,每支10ml,含1000IU,成人剂量20ml,儿童40IU/kg,取其半量做伤口注射,另一半行肌肉注射,但注射部位应远离疫苗注射点,以免影响疫苗效果。

如何做暴露前预防?

暴露前预防适用于兽犬医、动物管理者、从事狂犬病病毒研究人员、经常接触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的蝙蝠、浣熊、臭鼬、猫、狗等的人员,从事与蝙蝠相关的管理与研究者和狂犬病病房的医护人员。

免疫方案为第0、7、28日各注射1剂量疫苗,一年后加强一次,以后每隔1-3年加强一次。也可依据中和抗体水平决定是否加强,若滴度在0.5IU/ml以上,可不加强,随访至0.5IU/ml时再给予注射。

本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介绍

蒋卫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博士 主任医师 教授 硕导

华山北院感染科 执行主任

简介: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艾滋病学组成员;上海市医师协会感染病分会委员;上海市医院协会感染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肝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会艾滋病学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骨结核组成员;上海市艾滋病治疗专家组成员

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肝功能异常、各种发热性疾病、寄生虫疾病、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