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足球追梦人⑥丨女足“教母”钱惠:真正的足球难题,是家长

澎湃新闻记者 蒲垚磊
2018-02-20 08:38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编者按】

2018农历新年到来了。但对于中国足球人而言,他们脚步匆匆,片刻都不敢停歇。

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足球是如此分裂的存在。

一面是天价联赛版权和无数大牌外援的涌入,中超一时间成了世界足球都不能忽略的版图。另一方面,中国足球依然被“世界杯出局”、“亚洲杯失利”的字眼充斥着。

在足球改革的大旗下,2018年,中国足球或将迎来拐点。在这拐点背后,公众与媒体真正聚焦的不该只是那些高光俱乐部、大牌球员,而更多该把目光放在为中国足球搭建人才塔基的基层工作者身上。

这是一群耐得住寂寞,真正爱足球的人。从2月12日开始,澎湃新闻将陆续推出8个基层足球青训工作者的“2018系列报道《足球追梦人》”。

大寒之后,中国足球一定立春。

钱惠在指导小队员们训练。新民晚报 图

能够长年扎根在基层女足的教练不多,钱惠是其中一个。

自1993年进入上海金沙江路小学担任教练以来,时间已经走过了25年,她依然还在校园足球的第一线战斗。

为了招到更多有潜力的足球苗子进入自己队里训练,她吃过不少苦,甚至直接被一些家长“骂回去”,“中国足球烂成这样还要搞啊。”

但她说,自己就是喜欢足球,喜欢带小孩子,“2018年,只要还干得动,我就会继续带下去。”

钱惠指导队员们训练。 新民晚报 图

男有根宝,女有钱惠

刚刚过去的2017年,钱惠一下子成了“网红”。

7月,她率领梅陇中学女足队出战“挪威杯”青少年足球锦标赛,结果以7场比赛进61球仅失1球的战绩夺冠,媒体前赴后继的报道很快让她成了名人。

不过对于钱惠来说,夺冠早已经不“新鲜”了。

1993年,从河南女足退役,随后在上海体院完成学业的她进入了上海金沙江路小学,成为了一名基层的青少年女足教练。

而钱惠,也在年复一年的耕耘当中收获着荣誉。

20多年来,钱惠手下女足队伍拿下的各类赛事冠军已经数不胜数,足有约40个。

她的球队也成了女足人才的“培养基地”,小学初中高中加起来,进入专业队或是大学的有七八十个,国家队十三四个,“基本上每一批国青国少都有我们的人。”

此前,梅陇中学女足曾7次参加在利物浦举行的欧洲青少年女足锦标赛,拿到的成绩是5个冠军,两个亚军。

钱惠已经为中国女足培养了几代国脚。

从“挪威杯”回来之后,钱惠也依旧低调,“挪威那边可能每周只有两三次训练,(我们的)优势可能就在于比她们练得更多、更系统。”

的确,钱惠所进行的足球训练,其强度是大多数校园足球活动都无法相比的。

从小学开始,球队就是每周一到周五下午都要训练,就连寒暑假,也成了孩子们训练的时间。

就像这个寒假,学校从1月底就已经放假,但她手下各个年级的孩子们一直训练到了2月12日才放假回家。而春节之后,队员们初五就要重新集结开始训练。

钱惠对澎湃新闻记者坦言,“(寒暑假)是比平时更好的训练时间,因为这个时候没有课业压力。”

而她自己,从从事校园足球教练到现在,本来应该享受到的差不多2000天寒暑假期,足有四分之三都是在带队训练中度过的。

钱惠和她的弟子们。

“没钱,我急得直哭”

拿钱惠的话来说,自己这份校园足球教练的工作,教踢球只是其中一部分。

除此之外,她还是手下小球员的“家长”,“这些孩子很多跟我在一起的时间,比跟自己亲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多。”

由于小球员都是住校,钱惠白天忙完训练,晚上还得辅导小球员们做作业,监督她们学习。

加上寒暑假球队也在训练、比赛,钱惠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难怪她曾说,自己不是什么女足“教母”,“‘保姆’还差不多。”

但对于自己的家庭,她却不得不做出了很多牺牲。

炎炎夏日,钱惠带姑娘们训练。

在女儿出生后,由于自己和丈夫都从事足球青训工作,非常忙碌,因此钱惠在女儿不到半岁时就把她送到了安徽的爷爷奶奶家,夫妻俩第一次带女儿出门旅游,女儿已经是念到初三了。

而另一件事更是让她印象深刻:女儿一岁半那年的春节,她和丈夫正要离开老家回上海时女儿哇哇大哭,丈夫一狠心拉她快走,结果钱惠一路哭到了火车站。

但为了这些女足孩子的前途和出路,她花的心思也不比对自己的亲生女儿少半分。

当初“一条龙”还没搭建完成时,小球员毕业后的出路一度是个问题,为了找中学,钱惠四处张罗,甚至情急之下直接去找教育局领导求助,结果回来被校长批评“越级反映”。

在和梅陇中学达成合作之后,球队的命运也一度遭遇坎坷。

场边的钱惠。

当时梅陇中学还是民办学校,学费比较高,“1995、1996年,那个时候工资还很低,家长去报名,结果一个学期就3000元多,很难承受,那批队员就全都不踢了,家长全部走了。”

这一次,钱惠也哭了,“我求领导,领导不理我,我求家长,家长很坚决。没钱,我急得直哭。也不知道为什么哭,就觉得很难过,孩子都转走了,带了五年了,十几个小孩子一下子就废掉了的感觉。”

好在后来,在体育局的帮助下,通过给家长发一半学费补贴的方式,才总算挽回了孩子们。

1996年,有了梅陇中学的初中加上曹杨二中的高中,“一条龙”完整了。而现在,钱惠的校园女足范围还在扩大,曹杨二中附小也被纳入了进来。

钱惠带领着孩子们。

孩子好哄,家长不好哄

刚开始走上校园女足教练这条路时,钱惠凭的是一颗好胜心,“好歹读完大学出来的,要是踢不过人家也太没面子了。”

但一路走来,路上的艰难困苦甚至也超过了她自己的想象。

球队创立后,为了小球员训练方便,所以采取了寄宿制,“刚开始连床都没有,刚好当时一个家长在大学管后勤,就拿人家退下来的床。后来那个孩子五年级不踢了,又没有床了,我们又去找旅馆剩下来的床。”

有时候宿舍停电,队伍还曾因此到球场上打地铺。

因为条件一般,球队连洗澡也只能由钱惠带着队员去公共浴室,“有人不知道还说,你怎么养这么多孩子啊。”

钱惠。  新民晚报 图

但比起这些硬件条件上的困难,人们对女足的“漠视”更让人受打击。

为了更早选取苗子,进入这行一段时间后,她就开始去幼儿园“招生”发传单,但常会有幼儿园不让她进门。

“很无奈,就拎个包,就像推销员一样的感觉,也不能讲保安什么。有的保安看我蛮可怜,还让到房间去休息一会儿,有的就让你站在门口。”

而当她看中了小孩时,难“打点”的人又成了家长,常常被对方一句话“顶”回来。

“打了几百个电话,家长就直接说,搞什么足球啊,中国足球烂成这样还要搞啊。直接给骂回去。”

到了现在,让钱惠高兴的是,随着国内足球环境的好转,已经有越来越多家长愿意把女儿送来踢球了,甚至还有其它学校的孩子慕名过来一起训练。

但孩子对足球的兴趣,依然常常在家长的压力下夭折。

比如去年新学年开学,钱惠又新招入了十几名女足小球员,结果有一个孩子只踢了半年就被家长带走了,“踢球和学习(的冲突),其实家长也一直有这样的困惑,如果踢了四五年再说不踢,那样也更可惜。”

“孩子还是比较‘好哄’的,不想踢球,可能表扬一下就好了。家长才是更难‘哄’的,而且孩子年纪小,踢球与否,其实都取决于家长的想法。”

钱惠和外国小球员合影。

高强度训练,不能扔啊

2018年,当被澎湃新闻记者问及新年的愿望时,钱惠的回答依然还是朴实简单,“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小孩来踢球,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吧。”

其实,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让女儿参加球队只是一种“兴趣”,是为了在学习念书之余,锻炼身体和意志品质。

钱惠所带领的女足队水平不俗,但其长期训练的方式也让不少家长打了退堂鼓,“她们还是蛮愿意参加的,可能一个星期来一次,让女儿健身一下。但是系统的训练可能不太愿意。”

为了能吸引更多女孩子参与到足球这项运动中来,钱惠也想尝试更“轻松”节奏。比如在曹杨二中附小新成立的女足队,采取的就是一周训练两次的方式。

但对于自己所坚持了多年的高强度训练,钱惠依然认为有其必要性。

“我觉得校园足球也好,只是一种基数,普及到一定的程度,还要有提高。”

“现在我们校园足球的面铺开了,接下来就需要‘精’,才能真正提升小球员的水平。”

钱惠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现在随着校园足球的发展,上海市的学校女足球队的确有了增加,一个区也能有三四支队伍,但在技战术水平,训练的系统性上,都还是参差不齐,有一些则是还相当“粗糙”。

“校园足球想要做得好,还是需要更加专业。”这是钱惠的想法。好在,经过了“普及”的阶段之后,管理部门也开始重视起了“提高”这一块。

目前,上海市也在校园足球的基础上,设立了许多针对小球员的足球精英训练营,其中也包括了女足。

训练营会在不影响学生课业的情况下(比如一星期周末训练两次),把各个学校表现突出的小球员集中起来进行提升性的训练,而上海的女足精英训练营,基本就是以钱惠手下各年级的小球员为主要班底的。

“我还是很喜欢带小孩子的,只要还干得动,我就会继续带下去。”钱惠说出了自己2018年和未来的目标。

    责任编辑:腾飞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