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国内地首现猴痘病例,这些猴痘知识您了解吗
我国内地首现猴痘
病例,这些猴痘
知识您了解吗?
点击视频,观看廊坊市疾控中心科普视频快速了解猴痘。
一、什么是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最先在猴子身上发现了这种病毒,因此命名为猴痘。猴痘以前常见于中部和西部非洲,偶尔也在其他国家发现。目前许多以往没有病例的国家正在暴发疫情。
二、流行状况和重庆病例来源?
从全球既往疫情分布来看,人类猴痘病例主要发生在西非和中非。自1970年以来,11个非洲国家报告了猴痘病例,其中以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病率最高,自2016年以来,每年报告超过1000例。
猴痘属于地方性流行的传染病。近些年来,非流行国家偶尔出现病例,通常是在去过流行国家的人员中报告的。全球其他地区,除非有非洲旅行史,今年以前几乎未报告过猴痘病例。但今年5月初,英国首先报告出现猴痘确诊病例,而且未去过猴痘流行的非洲国家。随后,一些欧美国家相继报告猴痘病例,而且,越来越多的病例也都没有非洲疫区旅行史。据WHO报道,截至2022年9月16日,已报告6万多例猴痘病例,主要集中在既往无猴痘流行的欧洲和北美地区。
重庆确诊病例就来自欧洲,可能在德国感染。
三、潜伏期有多长?
猴痘的潜伏期为5-21天,一般会在感染的6-13天发病。
四、有哪些症状?
猴痘的症状通常包括发烧、剧烈头痛、肌肉疼痛、背痛、乏力、淋巴结肿大、皮疹或皮损。
发病早期出现寒战、发热,多有发热,体温多在38.5℃以上,伴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典型皮疹表现为,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及其他部位,皮疹多呈离心性分布,面部和四肢皮疹较躯干更为多见,手心和脚掌均可出现皮疹,皮疹数量从数个到数千个不等;也可累及口腔黏膜、消化道、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从发病至结痂脱落约2-4周。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
五、危害大吗?
通常认为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可出现死亡。另外,病愈后出现疱疹的部位会留下永久的疤痕,对于爱美人士会严重降低生活质量。
过去,猴痘的病死率在1-10%左右,但过去对猴痘的监测通常有限,因此这些数字可能被高估。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环境的死亡率可能会因为社会经济状况、医疗环境不同、诊疗手段有差异等多种因素而各不相同。
截至9月16日,2022年全球报告23例猴痘死亡病例,病死率约为0.038%,主要在非洲地区。
六、如何传播?
造成猴痘传播的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飞沫,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欧美国家报告病例中约95%经由性行为感染;此外,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
七、谁有感染风险?
1. 与猴痘患者生活在一起或与之有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的人,具有较大的感染风险,其中风险最大的是男男同性恋者。
2. 如果儿童与有症状的人密切接触,可能会感染猴痘。在本次疫情中,已经有少数儿童感染猴痘。
3. 医护人员应该在护理猴痘患者时采取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八、怀疑自己感染猴痘怎么办?
第一时间向当地医务人员寻求帮助,或联系当地疾控部门。同时做好自我隔离,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
九、如何预防?
猴痘病毒跟天花病毒关系比较近,由于存在交叉免疫,接种天花疫苗可预防猴痘,保护率约85%。此外,还应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的动物(比如野生或者来历不明的猴类、啮齿类动物等),尽量不前往有猴痘疫情发生的国家和地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可能来自疫区的人发生亲密接触。
疫区回国人员还需注意自我健康监测,出现皮疹等症状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疫区旅行史。若在国外有过接触史和暴露史,尚未出现症状,可主动联系当地疾控中心进行咨询。
十、如何治疗?
暂无特效药,通常会自愈。医生可使用止痛药和退烧药来缓解症状。对猴痘患者来说,补充水分、吃得好和睡眠充足都很重要。
原标题:《我国内地首现猴痘病例,这些猴痘知识您了解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