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和钢琴家孙颖迪一起,倾听来自音乐的心有灵犀

2022-09-19 07: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音乐 可凡倾听

曹可凡与孙颖迪合影

有人将音乐视为生命,有人将音乐看作事业,但对第一位在弗朗茨·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上夺得金奖的华人钢琴家孙颖迪而言,音乐更像是一位予取予求的情人,是他感受这个世界,并和最亲密的人分享的最佳方式。

本期导演:倪慎真

01

3岁学琴的孙颖迪

如果把“上海十万琴童”的学琴队伍比作金字塔,那么孙颖迪就是塔尖上为数不多的几人之一。三岁开始学琴,从上海音乐幼儿园,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音乐学院本科、研究生直到留校任教,他此前的人生几乎全在专业音乐院校度过。

首次公开演奏

8岁获上海少儿钢琴大奖赛第二名

上音附小男孩子音乐会

“我在学校已经33年了,我经常跟别人讲,超过学校和我之间的联系的,就是我自己的亲生父母。这种血浓于水的感情,有的时候反而很难启齿去讲。”

如大多数学子一般,小时候的孙颖迪也经历过叛逆的阶段,趁父母上班偷偷看电视被发现、考试没考第一被“严刑拷打”、跪搓衣板之事常有。上高中后,他又迷上了爵士乐,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厌恶竞争。

孙颖迪与盛一奇老师

在音乐喜好方面颇为任性的孙颖迪,成年以后幸运地遇到了有着上音“大先生”之称的盛一奇老师。不同于一些从童年时就跟随老师的“儿徒弟”,孙颖迪和盛老师始终保持着一种成年人的相处方式,可谓亦师亦友。

“盛老师是极少数的那种既能把学生教出来,同时不改变学生本身特质的老师。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她是以发号施令的方式来跟你说。她是最了解我的人,我出国比赛是因为她,拿到奖后也最先给她打电话。”

02

是否参加国际钢琴比赛一直是钢琴教育界无法停止讨论的话题,喜爱音乐但却厌恶竞争的孙颖迪,在25岁之前始终逃避着这个选项。2005年,出于现实的考量,在盛一奇老师的鼓励下,他独自一人第一次踏上了出国参赛之路。异常放松的心态和多年以来的艺术积累,让他在当年的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上大放异彩。

孙颖迪在比赛中

“我一直相信,谁能够最接近一个正常的状态,在舞台上,他可能就会绽放最好的光彩。我在比赛里想呈现的不是去炫耀我的技能有多出色,而是把自己在音乐中获得的满足感传递给别人。能这么满足我的音乐,我自信它一定能够满足他人。”

对孙颖迪来说,在弗朗茨·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夺得金奖,一是恰逢其会,二也是源自他多年来对李斯特作品的熟悉。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时候也不想弹李斯特,但他有更开放的音乐心理去了解李斯特作品的出发点,去全面的了解李斯特作品的意义。

孙颖迪说,艺术上的他是有些“自私”的。他希望自己产出的作品能够让听众欣赏,但前提是这个艺术本身能够满足他自己。就像即将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孙颖迪钢琴独奏音乐会上,前有舒曼的《童年情景》,后有孙颖迪自己的作品《童年》,把最能代表当下心境的作品分享给听众,保留这份纯粹,就是他始终追求的音乐世界。

03

作为一位活跃于国内外音乐舞台的独奏家,孙颖迪曾与众多世界著名乐团和一流指挥家有过精彩合作,这不仅有天长日久培养出的默契,也有在短时间内必须完成的挑战极限。

孙颖迪与捷杰耶夫合作

“这是独奏家必须要修行的一个课程。第一要有充分的准备,不只是你自己独奏的部分,更要对合作乐队有充分的准备。第二不要试图去挑战极限的边缘,指挥是一个宏观的掌握者,你需要一种智慧让你所有的细节能够非常好地服从于整体,那就需要断舍离。”

美杰三重奏与谭盾在伦敦巴比肯中心

与廖昌永在首次中国艺术歌曲独唱会

近些年,孙颖迪也尝试做不同的音乐实践,和吕思清秦立巍组成一个三重奏,和廖昌永做中国艺术歌曲的推广。对他来说,这些实践都是弥足珍贵的经历。他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尽可能多地去接触几门音乐上的类别,让自己的音乐生活得到更大的圆通和满足。

原标题:《和钢琴家孙颖迪一起,倾听来自音乐的心有灵犀》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