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热汤》正式上映 | 一部院线电影的诞生背后
人工智能创业者戚有仓深爱未婚妻,二人却在是否生育的问题上产生剧烈分歧;夜场老板老屠宠溺干女儿,更盼望与她母亲白头相伴营建家庭生活;顺风车司机陈霍恋上顾客,不惧冷脸鞍前马后,也只能接受她一心移民离去的现实;经济学导师靳教授指导学生,青山碧水中,竟摩擦出两代人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大数据时代下,四组人物各自生活,他们正面对的,却是同一个亘古难题。
以上是电影《热汤》的剧情。《热汤》,这一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与章明导演联合制作的院线电影,自2017年12月项目启动始,历经四年多的创作、打磨与等待,已于2022年9月16日登上大银幕。
图:《热汤》先导海报
由传播学院广告学系教师谢孟颐设计
《热汤》:一粒“种子”的播种
《热汤》这一项目由传播学院吕新雨教授领衔,吴明副教授具体执行,并得到了蔡菁、谢孟颐等专业教师的支持与参与。《热汤》在剧本创作阶段,获得了2018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项目创投单元”最高奖项“最佳创意项目”奖和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促进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的剧本资助,成片入围了第36届华沙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在正片中,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以“联合摄制”署名,华东师范大学也成为国内综合性大学中首家创作实体单位。
每一部电影都有自己的命运,而《热汤》则生来不凡。作为一部新学院派电影,《热汤》这一文本的生成被视作一个完整性的电影实验事件。在2021年11月13日举行的《热汤》学术放映及研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顾红亮教授表达了对《热汤》这部电影的充分肯定,“电影《热汤》是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打通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壁垒,融化人文艺术与自然科学的坚冰,率先实践国家新文科教育理念的一次成功尝试。期待传播学院能以此为契机开展一系列跨学科跨媒介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电影理论与评论方面的后发优势,弥补电影创作因各种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达到的面向与深度。”
“我们以《热汤》为生长点,它就像一粒种子一样。”吴明副教授强调,“它会生成一个长跨度的影响,电影理论、电影教学等方面都可能有新内容介入进来。这颗种子会汲取营养,不断有新的枝叶萌生,逐渐枝繁叶茂。它最后会长成什么样子都是不确定的,令人充满期待。”
《热汤》项目的启动,承载着学科建设的期待。时任传播学院院长的吕新雨教授表示,“我们需要一个专业化的平台来呈现戏剧与影视学的专业特色。拍一部电影,把产学研融合在一起,对于提高学科能见度和深化同学的实践都是有益的。”在和章明导演沟通后,传播学院拍板决定制作院线电影,而非学界电影作品中更常见的重创意、轻制作的实验电影,“电影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它还是一件商品、一门技术、一种传媒,天生与经济、政治、文化、技术、艺术都存在关联。如果不做院线电影,可能就很难触及到电影在艺术层面以外的那些维度。”吴明副教授介绍道。
“拍一部大银幕电影对一个学校来说,哪怕是电影学院这种专业起步较早的专业院校,都是多年来的梦想。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在专业方面起步相对较晚,却完成了这样一部影片,真的非常厉害!”在《热汤》学术放映研讨会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兼职教授朱枫如是说道。作为国内综合性大学首次以院系为创作实体单位,进行电影艺术实践的一次成功尝试,《热汤》的诞生是华东师范大学电影教学和科研的探索成果,更是其实力的彰显。从本科到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拥有影视相关专业的完整培养体系,因此具有与生俱来的培养电影人才的前提和基础。“国外优秀的电影学院大多数都在综合性大学里,那么我们这样一所人文社会科学比较强的综合性大学,能不能走出电影理论与实践的新路?综合性大学的电影理论和创作应该如何呈现?”吕新雨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展现自己的特色与亮点,逢山开路,来提升自己的能见度。我们最终真的开出了这条路,我们真的做出来了一个电影。”
从剧本到开机:一个“奇迹”的诞生
项目启动后,传播学院面对的第一个挑战是剧本的打磨。吴明副教授作为编剧,带领传播学院的三位学生,与章明导演前往海南进行封闭式的剧本创作。剧本前后经历过三个版本的改动,第一版是男主戚有仓杀妻的骗婚版;第二版是探讨人工智能语境下新型情感关系的AI版;第三版是在AI版框架上微调、并最终被搬上大银幕的邂逅版。不同于常人“写剧本就是敲字”的想象,剧本创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对于故事主线中涉及的人工智能、经济学等知识,吴明副教授花费了大量时间阅读论文与专著,咨询一线科技工作者,也观看了大量的参考片,试图从中汲取灵感。吕新雨教授作为制片人,侧重于构建扎实落地的现实感,为前沿科技赋予丰满的日常生活语境。
AI版的创作源于吴明副教授对阿尔法狗的思考。当阿尔法狗四比一战胜李世石时,她意识到“这个世界变了”,进而开始思索情感作为人类最后一块堡垒的可能性:“这个事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哲学命题。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基于对人脑认知机制的模仿,但正是这种模仿关系令我反思,如果AI也在以类似于人脑的方式工作,那么人与AI是否还有本质区别?‘人性’是否还是人类的专属特征?它是否会因为‘类人智能’的出现而发生改变?”这些思考让吴明副教授坚定了以“情感计算”为核心创作AI版剧本。“为什么我们要做人工智能?完全是因为我们是传播学院。”吕新雨教授强调,“我们是基于传播人对新媒体技术的高度敏感,基于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媒体语境,基于对学术、对上海、对今天的中国和世界的关系的思考。”吕教授为剧本增添了扎实的现实底色,如将老屠情人的民营工厂放置在小商品批发中心义乌市,工厂里正在制作的就是销往法国的黄马甲,与法国爆发黄马甲运动的背景一致,展现了中国和世界市场的关系。此外,吕教授还提出了无人机送荔枝的点子。吴明副教授赞道,这个想法既能令人联想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典故,又暗含古今快递业务在不同技术背景下的变更。后来由于实际拍摄在冬天,所以改为了送酒酿圆子。正是这样的细节塑造着影片的“科技现实主义”质感。“世界顶尖实验室里的产品、尖端科学家论文中的理论模型,这些东西都是现实中已经存在的事物,只是我们普通人不知道而已。如果能把这些东西拍出来,可以不必故弄玄虚地创造‘幻象’。我们不用等到未来,因为此刻的现实已足够新奇生猛。”吴明副教授以此解释“科技现实主义”的内涵。
拍电影最现实的问题是投资。院线电影的成本之于学院可投入的经费,无异于江海之于池塘。吕新雨教授、广告学系蔡菁老师等人挖掘了一切引资的可能机会,并申请到了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促进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的剧本资助。最终《热汤》三笔最大的投资,有两笔都来自传播学院的努力。
在AI版剧本完成后,吕新雨教授和吴明副教授带着广告学系谢孟颐老师设计的先导海报前往2018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项目创投单元”参与创投,拿回了最高奖项“最佳创意项目”奖。评委对剧本的四线结构和大数据人工智能主题表达了认可,前者最初的灵感便来自于传播学院广电专业的毕业生邵涵莉。
除了“磨剧本”和“找钱”,剧组还需要找到合适的演员。章导提议,上海戏剧学院就在华东师范大学的附近,不如去上戏找。经过努力,上海戏剧学院的黄昌勇院长慷慨地向《热汤》剧组开放,特许剧组到他们的表演班上选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17级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生马元西也有出镜表演。广电、戏影的多位同学都参与试镜搭戏工作,协助选择合适的演员。
图:马元西(左一)客串的角色与老师、留学生对话的场景
《热汤》开机后,吴明副教授的角色由编剧更多地偏向了行政制片的身份。编剧面对的是作为“作品”的电影,而制片面对的则是作为“项目”的电影,处理各种金钱、法律、人事关系。剧本送审、争取每一笔有意向的投资、拟订与修改合同、基金会资助答辩、场景租金议价、解决工作现场的各种突发状况,全都由吴明副教授及华东师范大学师生团队在第一现场具体执行。片中最重要的道具机器人“小仓”,也由吴明副教授负责挑选并寻找厂商制作,分担了美术指导最具难度的工作。
《热汤》剧照:机器人
回望从剧本、投资再到开机,传播学院与《热汤》这部电影所经历的一切,吕新雨教授感叹道,“在推动这个电影之前,几乎没有人会认为我们可能成功。学院教师一直被理想和愿景鼓舞着,从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开始,一直走到今天,从这个角度来说《热汤》的诞生真的是一个‘奇迹’。”
传院师生成长记:寻找意义的过程
2021年11月18日,吴明副教授在朋友圈转发了传院师生的《热汤》电影幕后记录vlog《幕后小传》,并配文“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师生在电影《热汤》剧组的幕后花絮,它既是一份小小的传记,也是传院小朋友们的珍贵情谊,更是一个从渺小不断长大的传奇。”
《热汤》电影幕后记录vlog《幕后小传》
由18级戏影硕士生柳修闯剪辑制作
《热汤》剧本头脑风暴阶段,传播学院有数十位学生先后参与,并有19名本科生与硕士生正式进组,参与制片、编剧、摄影、美术等工作。此外,还有4名传播学院的毕业生参与剧本策划、外景预拍、英文字幕翻译等工作。问及收获,同学们第一个答案是真正了解了剧组,得以更感性地了解了电影的生产,接触到服化道、美术、灯光、录音等以往套在“黑箱”中的部门。2017级广播电视数字媒体艺术方向的周瑶说:“进组前,没有想到拍电影是一个非常依赖人力的工作。我进组后才发现,一个电影的诞生需要很多人的合作,前期的准备或许是比拍摄更加困难而漫长的事情。”
图:传院师生在剧组
2017级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马元西回忆起自己的剧组生活,提到“演员下冷水”这个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经历。时值隆冬,为了拍摄“春日泳池”的场景,演员要跳入接近零度的露天冰水泳池里完成各种游泳姿势,记不清来回游了多少次。演员上岸后,“浑身皮肤都被冻得红中带紫,别人搀扶他之后留下的指头印直接是惨白的,留在身体表面久久不散。”马元西感叹道,“参与此次摄制,我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不容易。导演需要精确且高执行力地把控一切,不管是工业流程还是艺术效果,演员也要付出许多光鲜外表下不为人知的辛苦,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更是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对于电影,在喜爱之外,又多了一分了解和崇敬。”
吕新雨教授回忆到,时值凛冬,她去黄浦江边汤汤与戚有仓的公寓场景探班,看到学生们吃着盒饭、推着机器,辛苦地工作,不由得感叹传播学院的同学们在现实拍摄中真的是在经风雨、见世面。17级广播电视专业数字媒体方向的李灵莉同学则用“成长”来描述此次难得的经历,“电影的拍摄让我逐渐学会在工作中独当一面,这对于我来说是最深远的影响。”在毕业后,李灵莉选择继续从事相关行业,目前是一名剪辑师。
图:马元西同学与老师们布置道具
图:柳修闯同学协助拍摄
此外,同学们在剧组中还收获了友谊。在剧组这个封闭的小世界里,同学生活上同吃同住、工作上相互配合,不断增进了解与信任。“这是一份工作,但它也是一段生活。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说自己‘社恐’,但我觉得社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被塑造出来的‘观念’,因为很多人并没有机会经历真正的社交,于是就觉得自己‘社恐’。”吴明副教授说,“但电影是个天然的合作项目,每个参与者都必须学会如何跟别人一起工作。对于学电影的人,社交能力本身就是一种专业能力,但也是课堂上比较难施展的部分。所以《热汤》给予学生们这方面的收获也非常重要。”
图:剧组部分成员合影
《热汤》的创作过程,也是传播学院与导演不断沟通与拉锯的过程。最终敲定的邂逅版剧本,抽掉了AI版中最硬核的科幻内容,只保留了部分科幻元素,吴明副教授等人对于科幻的思考也因此“被衰减到难以辨认的程度”,留下了遗憾。曾参与剧本创作的2017级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杨惠麟感叹:“拍电影实际上的难点在于一个想法从生发到落地,中间要经历很多转圜甚至妥协。或许没有百分之百‘从脑子里搬到银幕上’的电影”。不过,对于传播学院而言,这些讨论和思想的交换本身也是一种宝贵经验的积累。“《热汤》是一个动态文本,里面有我们的想法和导演拉锯的过程,这些拉锯也是文本的一部分。这些拉锯的过程,这些意义的生长和保留,哪怕是文本中的断裂和间隙本身,对于我们而言都是有意义的。”吕新雨教授说。
作为一个新学院派的电影实验,《热汤》实现了学术思考和业界实践的融合,打通了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壁垒。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毛尖认为,“这部电影是个非常有价值的个案,在发生学的意义上,甚至能进入影史。”吴明副教授也从此实践中体会到,电影体现的艺术性与技术性,使其本身就具有跨学科的内涵,从这个角度来说,电影制作天然就是新文科的范本。
在《热汤》的学术放映研讨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李洋老师惊喜地发现计算机学院和传播学院在特效技术、艺术创作和科研等层面都存在很多合作的可能,一系列跨学科的深度合作已经可以预见。《热汤》这一成功的新学院派实验,作为一粒种子埋入大地,也将破土发芽、抽枝拔节,直到枝繁叶茂、苍翠葱茏。
采写 | 王丹晨
部分资料由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热汤》正式上映 | 一部院线电影的诞生背后:传院师生的理想、坚持与探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