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代宗师离去,新浪潮落幕 | 纪念戈达尔

2022-09-16 14: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林宇轩 硬核读书会

让-吕克·戈达尔(1930-2022),法国新浪潮著名导演。/豆瓣

9月13日,法国电影大师戈达尔辞世。与这位电影大师一同逝去的,还有曾经留下了无数经典作品的新浪潮。

2020年,戈达尔曾经现身社交网络上的直播间。他表示,如果自己没当导演,就去当个rapper;当被问及“是否知道社交网络”时,他一边说着“不知道”,一边攥紧手中的iPhone 8。留下了包括《精疲力尽》《随心所欲》《法外之徒》等作品在内的电影大师在镜头前成了一个可爱的小老头。

粉丝们没有等到戈达尔的下一次直播,却等来了他逝世的消息。今天的硬核读书会,让我们回顾这位法国新浪潮一代宗师的一生,为他献上恰如其分的告别。

✎作者 | 林宇轩

✎编辑 | 张文曦

2017年,纪录片《脸庞,村庄》在戛纳电影节上映。影片中,被誉为“新浪潮祖母”的阿涅斯·瓦尔达年近九十,在法国各个村庄健步行走,一直走到了戈达尔的家门口。这位老顽童最终没有给瓦尔达开门,这一故事也为影迷们津津乐道。

让-吕克·戈达尔,相信热爱电影的人不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作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的灵魂人物,戈达尔激进、果敢,作品颇丰——《精疲力尽》(1960)作为他的首部故事性长片,也是新浪潮的发轫之作;《影像之书》(2018)探讨言语和影像,是他传奇生涯的最后注脚。在60余年的创作历程中,戈达尔将自己献给了电影。

2019年,《电影手册》重访让-吕克·戈达尔。/豆瓣

这位电影大师于9月13日辞世。据法国媒体报道,戈达尔并非死于病痛,“他只是精疲力尽,选择以安乐死结束生命。”这一独特的 “戈达尔式”的告别,让戈达尔与上世纪的新浪潮电影一同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新浪潮,就是多样性”

1930年3月,戈达尔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富裕的新教徒家庭,外祖母是巴黎银行的创始人。戈达尔从小衣食无忧,4岁时随家人迁居瑞士。二战期间,他结束了瑞法两地辗转的生活,留在瑞士尼翁县求学。

20世纪40年代中期,戈达尔返回巴黎,在索邦大学修读人类学。战后的西欧青年亚文化繁荣,性解放、摇滚乐、新时尚盛行,在此风潮下,戈达尔将目光投向电影。

大多数时候,戈达尔都待在法国电影资料馆(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拉丁区电影俱乐部(CCQL)等地,在这里他结识了弗朗索瓦·特吕弗与雅克·里维特等人。这群人被戏称为“电影资料馆里的耗子”,常常结伴观影、午夜而归。后来他们都成了法国电影界的核心人物。回忆起这段时光,戈达尔说:“这是真正志同道合的情谊。”

法国电影资料馆。/wiki

1951年,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等人创办《电影手册》,分设作者研究、影片分析、导演访谈等栏目。1952年,戈达尔成为《电影手册》的编辑和撰稿人。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戈达尔激进的一面开始展露——他尖锐地指出:“我们在有声时代看无声电影,我们只是在幻想电影,我们就像墓穴里的教徒。”他抨击法国电影重传统、轻创新的腐朽模式,反抗权威对电影的统摄,主张采用新兴的摄影技法以解放电影的生命力。

若干年后,有人问他是否经常想起在《电影手册》的岁月,戈达尔真诚地说:“是啊,那是我的人生。”《电影手册》不仅是戈达尔的起点,也是法国新浪潮的堡垒。正是在这里,戈达尔实现了由批评家向创作者的转变,成为新浪潮的重要奠基人。

《电影手册》封面。/wiki

什么是法国新浪潮?它是一场自上世纪50年代末兴起的电影革命。这是一个颇具存在主义色彩的词组——“新”在于打破常规、采用新技法,“浪潮”意味着它流动不居、不可被定义。

或许任何人都无法给定关于新浪潮的任何结论,因为它是一场“存在先于本质”的艺术实践。唯有沉浸其中,通过渐次深入地观看,才能领悟新浪潮的奥妙。

全新的电影语言与破坏美学

1960年,《精疲力尽》上映。这是戈达尔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作品,宣告了新浪潮时代的来临。这部电影挑战了人们惯常认定的因果逻辑与线性叙事,创造了全新的电影语言,以及独属于戈达尔的“破坏美学”。

《精疲力尽》电影海报。/豆瓣

在电影开头,身无分文的街头混子米歇尔偷车驶往巴黎,一边自顾自地、无条理地哼唱与言语。手持摄像机的镜头随着行车过程不规则地晃动,由米歇尔的侧后方移至正右方,他开始对着镜头说话,这实际是突破电影的封闭空间直接与观众对话——提醒观众“这是在拍电影”,也是邀请观众进入电影的场域中。

电影中,米歇尔对观众说话。/《精疲力尽》剧照

在这里,戈达尔开创性地运用了跳切(jump cuts)的手法,将车窗外无关联的风景与车内的米歇尔剪辑成不连贯的影像,打破了经典好莱坞影片的叙事模式。

在电影中,米歇尔因超速被警察尾随,他躲进小道将警察枪杀。而后他逃往巴黎,躲藏在女友帕特丽夏的住处。有人形容,《精疲力尽》的男女主角像是从萨特的小说《恶心》之中走出来的人物。在爵士乐的伴奏下,他们在松散的对话中探讨有关存在与虚无的命题。

帕特丽夏:“悲伤与虚无,我会选择悲伤。”(福克纳语)

米歇尔:“悲伤是愚蠢的,我会选择一无所有。”

帕特丽夏:“我们从眼中看到彼此,而这意味着什么都不是。”

之后,两人在情感的缠斗中精疲力尽,帕特丽夏将米歇尔的罪行告诉了警察。在电影的最后,米歇尔在警察枪杀后倒落在地,死前他抽了口烟,对帕特丽夏说道:“真可恶。”帕特丽夏盯着镜头问道:“可恶?这是什么意思?”

米歇尔与帕特丽夏。/《精疲力尽》剧照

这一开放性的结尾令人感到迷惑,作为一场关于“精疲力尽”的语言游戏,它呈现出了一种叙事上的暧昧性。当电影的故事变得无法确定时,它们似乎脱离了客观的社会世界,此时,电影本身成了导演能够宣称的唯一现实。

正如戈达尔所说:“电影是每秒24帧的真理。”

女人和枪

另一位新浪潮导演特吕弗对戈达尔持以高度赞扬:“电影已被划分为戈达尔之前和戈达尔之后。”这不仅意味着戈达尔在影史上的重要地位,也意味着他在电影中鲜明的个性表达。

戈达尔与特吕弗。/豆瓣

这体现了新浪潮电影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即“作者策略”(auteur theory)。借《论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一文,特吕弗提出新浪潮电影的“作者论”,认为电影像文学、音乐、美术作品一样是作者的作品,是电影作者即导演个人的作品。导演的世界观变现于电影的剧本及风格,电影也成为了导演的个人标识。

身为电影作者,戈达尔曾给出一个鲜明的论断:“拍电影时,你所需要的仅仅是女人和枪。”

谈到戈达尔电影中的女人,就不能不谈安娜·卡里娜。安娜曾出演戈达尔的多部著名电影,包括《女人就是女人》《随心所欲》《法外之徒》《狂人皮埃罗》等,被誉为戈达尔的缪斯。两人在1961年结婚,又在4年后分道扬镳,在这段短暂的爱恋中,安娜与戈达尔互相成就。

戈达尔与安娜。/豆瓣

《女人就是女人》是一部轻快的歌舞片,也是安娜在戈达尔电影中的第一次亮相。镜头前的安娜饰演俏皮可爱的女郎,她动听的歌声与曼妙的舞姿就是这部电影的一切。

在观看时,观众可以暂时放下心中的杂念和解读电影的执念,只是投入这部歌舞喜剧中,正如戈达尔所说:“我单纯地希望电影能给人提供愉悦”。女人就是女人,正如电影就是电影。

“我单纯地希望电影能给人提供愉悦。”/《女人就是女人》剧照。

在《法外之徒》中,戈达尔延续了电影的纯粹性,缔造了影史中最为经典的几个桥段——“一分钟沉默”、三人舞和卢浮宫奔跑。影片中由安娜饰演奥迪尔,她与阿瑟、弗朗茨一同厮混却心思各异,三人之间漂浮不定的情爱关系是都市中年轻人心境的写照。他们迷茫痛苦,却也格外美丽。

在一场失败的入室行窃中,阿瑟被枪杀,奥迪尔与弗朗茨亡命天涯。此时,旁白响起:“他看到印第安神话中的奇鸟,它生来没有脚,永远不能落到地上。”20多年后,无脚鸟的故事被王家卫的《阿飞正传》所引用。

经典的三人舞。/《法外之徒》剧照

戈达尔电影中暴烈的枪响宛如革命的先声。1968年,法国掀起“五月风暴”运动,巴黎市民罢工罢课,反对越南战争、批判社会问题;戈达尔也参与其中领导游行,抗议官方停办戛纳电影节的决定。“五月风暴”后,戈达尔的创作生涯开启了长达10年的“红色时期”,开始大胆地、“政治地拍摄电影”,表明自身政治立场。

20世纪80年代后,戈达尔回归到了正统电影的范畴。而到了晚年,他转向了更具挑衅性的电影实验。

再见语言,再见戈达尔

当戈达尔步入晚年,他对自身的晚期风格有所觉察——“水面上的事情我已经抓不住了,我在水底思想”。

2014年,《再见语言》上映。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巴别塔般混乱的语言,被观众诟病内容晦涩、毫无逻辑。然而,这正是戈达尔想看到的效果,也是他想表达的对语言的质疑:“我们所说之物的意义,比我们所做之事的意义到来得慢多了。”

“我不会说一个字,我在寻找语言的贫瘠。”/《再见语言》剧照

4年后,《影像之书》上映,戈达尔进一步思考言语和影像的关系。戈达尔在电影中说道:“我站在炸弹这边。”影像呈现的是一个人在抚摸一只羚羊,然而,人们却忽略了影像的存在,只专注这句带有攻击性的言语。对此,戈达尔也讲述了自身的忧虑:“人们不再将文本与影像做出联系,当影像与文本相违背的时候就对其视而不见。”

2020年,戈达尔身穿绿色毛背心,现身社交网络直播,引起了全球范围的轰动。这场直播以“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影像”为主题,却不局限于此,更像是一场自由的漫谈。

直播中,穿绿色毛背心、抽雪茄的戈达尔。/豆瓣

在对谈中,戈达尔常常给人出奇不意的惊喜——面对十几种语言的盘问(“为什么不给瓦尔达开门?”),戈达尔顽固地避而不谈;他表示,如果自己没当导演,就去当个rapper;当被问及“是否知道社交网络”时,他一边说着“不知道”,一边攥紧手中的iPhone 8。直播中的戈达尔是如此贴近生活,也让我们意识到,这位电影大神骨子里其实是一个可爱的小老头。

直播结束后,世人盼望着戈达尔的下一次直播,却等来了他逝世的消息。当得知戈达尔选择以安乐死告别人世,影迷们或许会心一笑,也为戈达尔献上他们恰如其分的告别。

“成为不朽,然后死去。”/豆瓣

毕竟,戈达尔对生与死的态度早在《精疲力尽》中的一段问答中体现——

“你最大的期望是什么?”

“成为不朽,然后死去。”

· END ·

作者丨林宇轩

原标题:《一代宗师离去,新浪潮落幕 | 纪念戈达尔》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