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们这十年 | 改革开放之医疗改革篇:健康平凉 人人共享

平凉发布
2022-09-15 23: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改革开放之医疗改革篇

庄浪县南湖镇的魏娟娟患白内障多年,今年5月初突感病情加重,到镇卫生院就诊时,恰巧遇上兰大二院眼科白内障病区主任吴鹏程来卫生院开展白内障手术。吴大夫为她做了相关检查后,成功实施了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晶体植入术。

“兰州的专家定期来镇上,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家服务,看病越来越方便了。”长期受眼疾困扰的魏娟娟重见光明后感慨地说。

过去,乡镇卫生院缺医少药,更别提做手术这样的高难度“动作”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对公共医疗服务有了更多需求。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能否再提升,看病治病能否更便捷,医疗费用能否再“减负”……这些既是群众的深切盼望,也是我市在推进医改工作中必须破解的问题。

魏娟娟就医获得感的提升,得益于南湖中心卫生院作为兰大二院医联体单位和甘肃省眼科联盟单位,长期与兰大二院开展医疗技术合作,进一步提升诊疗服务能力,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同时,这也是我市医改的一个缩影。

医务人员崆峒区柳湖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居民免费义诊(资料照片)。

健康是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医改是惠及民生之举。为了让基层群众就医不再难,市政府领导带队,组织市、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公立医院负责人赴福建三明考察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三医”联动改革,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推进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上下联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卫生健康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同时,由市委、市政府“两办”牵头,建立了11个部门及利益相关方代表参与的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各县(市、区)医院、中医院分别与兰大一院、兰大二院等医疗机构签订医联体协议,促进了双向转诊、专科建设、远程会诊的实施。同时,组建由县级医院牵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互协作的县域医共体,初步形成了县乡一体化管理模式。

医务人员崆峒区柳湖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居民免费义诊(资料照片)。

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改的“重头戏”,作为医联体和医共体实施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在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医联体内,我们医院对上承接省级重点医院,对下连接基层卫生院。医院中医康复科与省中医医院签订甘肃省矩阵针灸技术联盟和甘肃省中医院风湿骨病的专科联盟,儿科与省中医医院签订甘肃省小儿推拿技术联盟合作协议,急诊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签订急诊重症医学科合作协议;对下与崆峒区17个乡镇卫生院和5个社区服务中心都建立了医联体。在医联体网络内,上级单位通过医疗资源支持下级单位的专科发展和建设,协助下级单位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及业务服务能力,联合打造医联体联盟品牌。”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王鹏飞介绍。

在医共体内,市第二人民医院属于牵头单位,与崆峒区白水镇中心卫生院于2020年3月建立了医共体,建立转诊、会诊“绿色通道”,促进医疗服务下沉,每月派驻一名主治医师职称以上人员,下乡定点帮扶白水中心卫生院进行专科建设、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使分院业务工作进一步拓展,提高了服务能力。同时,依托甘肃省远程会诊平台、区域医学诊断中心等信息平台,实现双向转诊及心电图、影像、病理、消毒供应、检验的远程会诊,让群众足不出镇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这个替米沙坦降压药每天吃1次,每次1片;降血脂的阿托伐他汀钙片每天晚上吃1片;平时饮食上要注意低盐、少油腻,多锻炼,控制体重,保持好心情……”白水镇杨涧村村民张立忠长期高血压,自从签约了家庭医生,他再也不用为看病、吃药发愁了,白水镇中心卫生院大夫张建波会定期上门为他检查身体,叮嘱他如何用药。

“现在条件好了,小病不再拖,大病不用扛,重病能治好,镇上卫生院大夫诊断不了的病,听说市二院的大夫还能通过网上指导。”提到医改感受,张立忠满口称赞。

分级诊疗是医改的关键,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成为落实分级诊疗的主要途径。作为全省分级诊疗试点,我市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初步实现了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的健康保障方式转变。同时,从过去的等病人上门变为主动上门服务,减少了群众盲目就医,医患关系更加和谐,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

家住平凉中心城区的李兰英,因患心脏瓣膜病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花费28万余元。住院前,李兰英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出院时“一站式”直接结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报销20.8万元,本人只支付了报销后个人负担部分,个人垫资负担大幅减轻,原来异地住院回参保地报销的“跑腿垫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参加医保报销方便,也减轻了治病压力,党的政策确实好!”说起医保报销,李兰英一个劲儿地夸。

医务人员在灵台县什字镇为群众义诊(资料照片)。

医药、医保改革,解决了群众“看病贵”问题,为群众病有所医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为了通过医改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我市扎实推进医药、医保改革,全民医保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医疗保险体现公平普惠、大病保险合理倾斜、医疗救助兜底保障,有效保障了群众病有所医目标。2022年,全市基本医保参保201.82万人,城乡居民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2%和70%,集采药品平均降价56%,最高降幅96%,群众就医结算更加便捷,跨省异地直接结算全面实现。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取消药品、耗材加成,以实际购进价格为基础实行“零差率”销售,公立医院所使用的药品、耗材按照用药目录通过省基药平台采购,有效遏制了药品和耗材价格虚高的现象,降低了药品耗材费用和患者负担。据测算,自2017年我市取消药品加成后为患者节约费用约1.17亿元,群众享受到了改革红利。

资料图片

数字是最好的见证。近三年市财政累计补助市级医院医改资金7449万元,用于药品零差率补助、医疗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及离退休人员工资,财政投入较改革前增长46%。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在医改“深水区”,我市正以一往无前的勇气、踏石留印的韧劲乘风破浪,全力跑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健康红利”。

原标题:《我们这十年 | 改革开放之医疗改革篇:健康平凉 人人共享》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