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派城市考古|在虹口逛“上海”,路名背后的点点滴滴
以下文章来源于私家地理 ,作者私家地理
私家地理.
点亮旅行灵感,始于2005——澎湃新闻出品
考你个问题,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逛上海尽可能多的区县?
答案是:去虹口。
摊开上海地图,把目光移到虹口区南部,尤其是黄浦江、苏州河这“一江一河”沿线,一条条以曾经或是当下上海城市行政区来命名的道路逐次映入眼帘:黄浦路、金山路、青浦路、闵行路、崇明路(崇明支路、南崇明路)、吴淞路、宝山路。
区区虹口一地,就将上海从西到东、从南到北多达7个曾经或当下的行政区“收入囊中”,于是乎,在这,骑上自行车花个小半天,轻轻松松,小半个上海滩就逛完了。
玩笑归玩笑,这些长短不一的道路的来历其实也挺有意思。
1947版《行号路图录》
全长仅有90余米的青浦路,是这几条“区县道路”中最短的一条,其北起大名路,南至黄浦路,旧时曾直通黄浦江岸的扬子江码头。青浦路辟筑于19世纪中期,是开埠后苏州河北岸较早辟筑的道路之一。受其地理位置的影响,沿路多建有仓库,比如道路西侧与近南浔路之间就曾建有一座新沙逊洋行的鸦片仓库,高3层,占地2000多平方米,解放后改建为市禽蛋二厂厂房、仓库,今已全然不存。
青浦路往西不远处,走过3个路口,就能见到金山路的路牌。与青浦路一样,金山路北起大名路,南至黄浦路,全长约100米,一眼望尽整条街。辟筑于19世纪末的金山路最初因该路西侧紧靠礼查饭店(即浦江饭店,今中国证券博物馆),取名礼查路,1943年更名金山路。
礼查饭店旧影
礼查饭店
作为近代上海首家西式旅馆,礼查饭店除主楼外,还有多栋附楼,紧靠着金山路的这栋V字型老楼,也因此被人们习惯称为金山大楼。
金山大楼 澎湃新闻记者朱喆 图
历史上,迟至1980年代末,金山路与青浦路之间还曾有另一条上海区县名字命名的道路,它就是“闵行路”。与金山路一样,闵行路同样也辟筑于19世纪末,这也正是近代虹口地区发展较快的时期。闵行路原南起黄浦路,北至吴淞路,呈现曲线走向。1990年代后随着城市更新,大名路以南路段消失。
如今的闵行路长300余米,其中位于闵行路181号的“角田公寓”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始建于1930年代中前期,现代主义风格的公寓建筑,细部则带有装饰艺术派特征,据记载其中曾开设有一间名为“万岁馆”的日式旅馆。除此之外,闵行路吴淞路口在公共租界时期曾是虹口巡捕房所在,今的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大楼就是在后者的位置上建造。
“万岁馆”的日式旅馆
身处紧邻着苏州河畔的虹口一带,即使再短的道路也都常有历史建筑相伴,这一点在崇明路、崇明支路、南崇明路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位于四川北路西侧的这三条相互连接的小路加起来也不过400余米。20世纪初,此地原为清云里,到了20世纪30年代,前者被拆除改建后,辟筑成为道路。三条道路构成的路网连接上海邮政大楼、新亚大酒店、大桥大楼等多处历史建筑,当年远东第一公寓河滨大楼也仅咫尺之遥,后三者均建成于1930年代中前期,与这三条以崇明命名的道路可谓同时诞生,近年来风雨同行。
落成时的新亚大酒店
说到见证历史,前文中已多次提及的黄浦路可谓是近代上海众多风云往事的见证者。全长400余米的黄浦路东至外白渡桥,西至青浦路,辟筑于19世纪中期,因横卧于黄浦江北岸而得名。黄浦路尽管道路不长,但历史上曾经聚集了俄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多国驻沪领事馆。其中俄国领事馆即今俄罗斯驻沪总领馆。日本领事馆原址则位于黄浦路106号,抗战胜利后此处一度成为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所在地。日领馆西侧原海鸥饭店的位置,当年则是美国领事馆、德国领事馆所在,惜两者如今已不存。如此多的外交机构集中在这条并不长的沿江道路,难怪会有人将黄浦路称为上海的东交民巷。
相较于上海以上几条500米以内的小路,吴淞路、宝山路则至今依然是虹口区重要的交通干道。
位于上海大厦西侧,自苏州河北岸起,往北一路延伸至四川北路公园的吴淞路全长约1.4公里,1856年填浜筑路形成,是虹口区最早的一条南北向马路。20世纪上半叶,吴淞路沿线商铺、食肆林立,且有有轨电车经过,很是热闹,周边武昌路一带因广东籍移民较多,该片街区遂有广东街之称。抗战爆发后,吴淞路自塘沽路至海宁路这段因日人聚集,引来众多日本商人在此开店,因此又有“小东京”的说法。
吴淞路夜景,图中高楼即上海大厦 澎湃新闻记者 朱喆 图
相较于前面几条道路,位于虹口区中部的宝山路长度最为可观,约2公里长。与前述这几条道路不同,宝山路所过之地,真就是当年的宝山县境内。该路辟筑于19世纪末,在淞沪铁路辟筑后又有乡间道路修筑而成,20世纪20年代,宝山路已成为这一区域的重要交通干道,周边商铺林立,很是繁华。1927年蒋介石背叛大革命,在沪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月13日,工人举行游行声讨蒋的罪行,队伍行至宝山路时遭到埋伏在弄堂里的反动派开枪扫射,顿时宝山路上血流成河,数以百计的工人当场牺牲,此即为骇人听闻的“宝山路血案”。1932年“一二八事变”期间,宝山路沿线不幸成为战场,周边厂房、店铺多遭战毁,繁华景象再难恢复。
虹口一地兜兜转,沪上区县半数游。如此众多的沪上地名齐聚虹口,既是偶然,但也多少反映出了虹口一带的点滴往事。如前所述,这些位于虹口的道路,多辟筑于19世纪中后期,这一阶段也正是近代上海城市发展越过苏州河,向虹口,尤其是今天虹口区一江一河沿岸地区发展的重要阶段。城市化的步伐,让虹口逐渐从田园河流变身道路街区,以上海周边县市作为新辟筑道路的名称,也变得顺理成章。
1980年代上海地图,虹口区苏州河口一带道路走向
另一方面,这些具体路名本身,也同样透着不少历史信息。如前所述,黄浦路正是因横卧于黄浦江畔而得名,吴淞路之得名,也源自其辟筑之初,所通往的方向即是黄浦江下游的吴淞。宝山路,则是该路位于原宝山县境内。值得一提的是,与杨浦区这一名称有着紧密联系的“杨树浦路”,其东段也正位于虹口区境内,1869年时即是从今虹口境内向东一路辟筑到杨树浦港,由此得名。
从这些道路的来龙去脉,我们能直观体会到如今上海各个区域在过往百多年的城市化进程中的“先后顺序”,简单的路名,背后亦是城市变迁的种种往事。
原标题:《海派城市考古|在虹口逛“上海”,路名背后的点点滴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