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夜读|骑行,是身体的也是精神的

张丰
2022-09-14 21:1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2022年5月4日,四川成都,市民在成都绕城绿道青龙湖湿地公园段骑行。视觉中国 资料图

成都正在流行在绿道上骑自行车。在长达100公里的绕城绿道上,分布着很多租车点。你可以骑共享单车,也可以花更多钱骑高端车。

有一次和本地知名音乐人冯乔老师吃饭,他就是绿道骑行爱好者的一员,每天骑自行车超过6小时,已经成功减肥。约的时间到了,刚好来一场大雨,冯乔老师发来消息,感谢面包店的小妹妹收留,已经把自行车停在面包店了。

我们在楼上等他,为了照顾自行车,他是最晚到的一个。吃完饭,在楼道里见到他这辆闪闪发光的自行车,随口问了一句:“大概多少钱?”他说:“不算贵,六万多。”

这是我最近见到的最贵的自行车。上一次在小区电梯里,有邻居戴着头盔,推着自行车进来,我礼貌性地问他多少钱,他马上来了精神,“四万八。”从4楼到1楼这么短的时间,他都给我讲述了自己的骑行计划,这一次是骑车去四姑娘山。

作为一个共享单车爱好者,我也动了买一辆自行车的念头。理由很简单,跑步可能伤害膝盖。去店里一问,最便宜的公路车要2800元。

这就是现在的自行车。前两年网上有一句自嘲的话,“要啥自行车呢”,这话是讽刺“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过去自行车很便宜。现在,这句话的调侃意味几乎丧失,因为已经变成写实了,买一辆自行车并不容易。

因此,最近流行的骑行,仍然是一项“时尚运动”。它是新的潮流,但又是昂贵的。很多大城市开辟了绿道,看起来是那些道路都是昂贵的城市景观,但是因为骑行的流行,让绿道变得可爱起来。

这是新的“市内游”,把看风景、运动和露营结合起来,也适合几个朋友约一起。80年代,中国曾经是“自行车王国”,因为自行车是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行车,胡同口就有修补自行车的。后来,随着城市扩张和公共交通的发展,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被淘汰了。人们讨论城市道路时所说的“6车道”“8车道”,指的都是汽车道路。

后来人们又开始扩充人行道,标准的人行道上还要有盲道。汽车道和人行道,共同压缩了“非机动车道”,让在城市骑车变成一种危险的行为。2005年我到成都刚工作的时候,到九眼桥买一辆二手自行车,那已经是“自行车古典时代”的末期,卖车的人很少,质量也很差。后来,这个行业就几乎消失了。

共享单车的流行,让人们重新认识到自行车的价值。这是“最后一公里”创新模式的一种,最初的设想是,它可以弥补公共交通的不足,人们可以骑车去地铁或公交站,但是很快人们就找回了骑行的乐趣,很明显,不少人都骑了更远。我就是其中一员,共享单车月卡,是我手机上唯一自动续费的会员卡。

不管是昂贵的山地、公路车还是共享单车,都有共同的一面:人们选择它,不再是八九十年代那种“别无选择”,只能骑车,而是一种包含着主体性的选择,这是新的生活方式。都市人开始把健康和个性看成自己生活的重要因素,因此骑车不仅是身体运动,还是一种精神上的运动。

换句话说,它是有仪式感的,而不是日常的。如果我现在有一辆自行车,我的目标是骑着它去拉萨,而事实上,我可以乘坐飞机去。在城市的绿道上骑行,意义当然薄弱得多,但它仍然是一种自我建设和精神享受,否则人们不会专门跑到绕城高速附近。

现在人们开始注意到自行车背后的产业。你去一个专卖店,会看到骑行服、头盔在内的周边产品,它也和户外露营的概念结合起来。这毫无疑问是一个新产业,店老板告诉我,现在车胎破了要自己修,因为城市里已经没有补胎的地方。看我有畏难情绪,他说,现在人们都是自己干呀————骑行者,本身就是一种自足的生活方式,强调动手能力。

这也多少意味着,现在的“骑行热”和日常生活相差很远。真的骑自行车上班是有可能的吗?在大城市,考虑到堵车等因素,10公里以内骑车所需要的时间,并不比开车或者乘坐公共交通长太多,但是很少有人买一辆自行车是为了骑着上班。

停车难是一个因素。小区里有专门停电动车等位置,但是自行车可是宝贝儿,你必须把它搬到家里,到了工作单位,停车又是一个问题;道路也不太友好,除了绿道外,城市大部分道路的逻辑,都是机动车和行人优先,有时候你还要停下来搬运一下自行车才能继续。

这样看来,“骑行热”虽然当下确实很热,但真要让骑行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李勤余
    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