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投资热点18城丨长沙:从“网红城市”到投资热点城市
长沙是湖南省省会,是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的节点城市。近日,长沙入选“中国投资热点城市”,其在优化营商环境、产业布局、吸引人才等方面有何独特优势和做法?国际商报记者就此专访了湖南省长沙市市长郑建新。
六重优势成就投资热点城市
“长沙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投资热点城市,得益于自身具有六重明显的比较优势,让产业气息、人文气息与烟火气息相融相生,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从‘网红城市’迈向‘长红城市’,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诗与远方’。 ” 郑建新对记者表示。
▲长沙“山水洲城”的独特城市风貌
战略机遇叠加优势。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及长沙擘画了“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长株潭都市圈等诸多国家战略在长沙优势叠加;湖南省全面实施“强省会”战略,赋予长沙示范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这些都为长沙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协同区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
产业特色鲜明优势。长沙加快培育22条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成功打造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7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是全球唯一同时拥有4家工程机械世界50强企业的城市,被誉为“工程机械之都”;也是全国唯一拥有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四块国家级牌照、全国唯一实现芯片三大件设计国产自主的城市。
创新要素汇聚优势。长沙拥有58所高等院校、97个独立科研机构、58名两院院士、73万高校在校生和52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诞生了超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等一批世界级科研成果,获评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跻身“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内陆开放高地优势。长沙区位优越,纵贯南北、连接东西、辐射八方。黄花机场位居全球百大机场行列,2021年旅客吞吐量中部第一;中欧班列(长沙)常态化开行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拥有临空经济示范区、综合保税区和跨境电商综试区等数十个重大平台,还有7个功能性口岸、7大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开放平台数量居中西部省会城市前列。特别是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20项制度创新成果为全国首创,“五大”板块竞相发力、前景可期。
▲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
营商环境便利优势。长沙已实现高频政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全覆盖,营商环境居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第9位,连续三年居中部地区首位;荣获中国十佳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目前,长沙正加快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供应链“五链融合”,推动价值链全面提升,全力打造营商环境3.0版本。
城市人文魅力优势。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既拥有“山水洲城”的独特风貌,又具备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内核,特别是近年来,长沙大力促进人文气息与烟火气息的相融相生,再加之房价洼地、文化创意、幸福宜居等因素,形成强大的城市吸引力,不断从“网红城市”向“长红城市”迈进,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诗与远方”。近10年人口净增300万人以上,新增人口中80%为年轻人。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优越的投资环境犹如“强磁场”,吸引大企业、好项目纷纷落地长沙。近年来,长沙紧盯22条新兴及优势产业链招大引强,始终保持每15天新引进1个“三类500强”项目、每30天新引进一个投资过50亿元项目的节奏,创造了产业链招商的“长沙速度”,实现了利用外资“规模倍增”。 2021年长沙市实际使用外资突破20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83.1%,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目前,落户长沙的“世界500强”达180家。
三大举措焕发“第一动力”
数据显示,2021年长沙人口流入量排名全国千万级人口城市第5;全市人才总量达280万,位列“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全国十强,中部第一。郑建新表示,人才是一个城市创新发展的源动力。长沙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形成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为核心,以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为主要政策,以“一局一中心一集团一产业园”(市委人才工作局、高层次人才服务发展中心、长沙人才集团、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平台的工作格局。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
郑建新表示,长沙下一步将坚持党管人才总方针,结合国家所需,发挥长沙所能,把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第一动力”。
一是抓好政策落实引才。加强组织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人才政策,把“升级版45条”明确的重点任务清单化、项目化、责任化,充分发挥“一局一中心一集团一产业园”人才服务的机制优势,为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加强人才政策宣传,让创业者熟悉了解长沙的人才政策,进一步营造“政策贴心、服务暖心”的浓厚氛围。
二是突出需求导向聚才。以“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工作为引领,突出技术引领作用,编制发布“高精尖缺”人才需求目录,靶向引进人才。紧紧围绕“1+2+N”产业集群和22条产业链建设,结合重大科技项目建设,面向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及创新联合体实施“揭榜挂帅”,为更多优秀人才搭建展示才能的平台。特别是加快推进海归小镇、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推进“湘商回归”工程,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海归人才、湘籍人才来长创业。
三是提升服务效能留才。加快形成便民利民的人才服务体系,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推行人才智慧导航、长沙人才APP,实现人才服务“一卡畅行、一窗受理、一键办理”。加快国际人才社区、麓谷人才小镇、院士专家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解决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健、配偶随调等问题。实施高校促进毕业生留长就业支持政策,完善“优才贷”风险补偿资金,设立青年人才驿站,倾心服务青年人才在长就业创业。
▲长沙火热“夜经济”
以一域精彩为全局添彩
今年4月,湖南省委召开实施“强省会”战略暨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推进会,要求以点带圈、以圈带面、圈动全省,续写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的精彩篇章。长沙如何抓住这一机遇,示范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郑建新表示,省会强则全省强,省会兴则全省兴。长沙将聚焦强功能、强产业、强品质、强平台、强人才,纵深推进“强省会”战略和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奋力在全国争先进、在区域作示范、在全省当标杆,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探新路、作表率,以一域精彩为全局添彩。
一是高标准推动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以“双五”工程为支撑,以“十大工程”(深入实施制造强市、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开放融通、交通枢纽、能源提升、绿色低碳、精美城乡、文旅名城、全龄友好)为抓手,深入开展“奋力强省会、喜迎二十大”主题活动,铆足干劲拼劲,奋力大干实干,不断做大总量、做强增量、做优质量。力争202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万亿元、常住人口达1200万人、首位度超过30%,把“强省会”战略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二是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聚焦打造“四个中心”(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心),持续深耕22条产业链,做大做强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优势产业,加快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1+2+N”先进制造业集群;依托“三区两山四大实验室”(“三区”:即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湘江新区、湖南自贸试验区;“两山”:即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四大实验室”:即岳麓山生物种业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湘江计算实验室、芙蓉精准医学实验室),推进“十个重大科技创新标志性项目”,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全力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率先趟出新路子、创造新业绩。
三是高品质推动城乡面貌实现新蝶变。统筹推进“五区”建设(做大城区、做强园区、做优片区、做实县区、做靓社区(村)),全面落实“四精五有”要求,擦亮美丽舒适宜居城市名片。推动城市建管水平持续提升,实施建筑景观风貌品质提升行动,有序推进“百街千巷”环境综合整治、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提质等工程,打造“双碳”工作示范区。同时,深化乡村振兴示范市建设,全域建设美丽宜居村庄,让长沙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四是高效率推动长株潭都市圈实现新融合。与株洲、湘潭一道协同打造“产业创新圈”“资源配置圈”“便利交通圈”“宜居生活圈”,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形成错位互补、交叉渗透、分工协作的产业布局,携手打造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整体提升长株潭都市圈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五是高水平推动区域协同实现新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RCEP等“朋友圈”,深化湘江新区、自贸区长沙片区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积极探索片区联动、协同高效的发展新模式,充分释放重大平台功能。推动长岳协作,带动“3+5”城市群加快发展,联动洞庭湖、湘南、大湘西三大板块高质量发展,特别是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在区域发展中彰显更大担当。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