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反恐宣传进高校 这些知识要知道

2022-09-13 18: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开学季反恐指南

反恐宣传

2022

早知道

线

1

什么是恐怖主义?

2

什么是恐怖活动

3

恐怖袭击方式有哪些

4

恐怖袭击的特点有哪些

01

什么是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02

什么是恐怖活动

恐怖活动,是指恐怖主义性质的下列行为:

(1)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

(2)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

(3)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

(4)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帮助。

(5)其他恐怖活动。

03

恐怖袭击方式有哪些

常见的恐怖袭击方式包括刀斧砍杀、驾车冲撞碾压、纵火、爆炸、枪击、劫持、投放危险物质等。此外,恐怖分子有时还会通过利用网络、散布虚假恐怖信息等方式实施破坏活动。

04

恐怖袭击的特点有哪些

(1)多针对无辜群众不加选择地实施袭击,妄图造成最大伤害。

(2)恐怖分子多会在袭击现场展示、散发、呼喊象征恐怖组织或恐怖主义思想的标识或口号。

(3)袭击方式多选择暴力手段,烈度大、破坏性强,极易对人的心理造成恐慌。

(4)常为多人共同作案。

共筑反恐安全防线

1. 积极来安检,不要嫌麻烦

2. 依法实名制,保护你我他

3. 平日多练习,遇袭保平安

1

积极来安检,不要嫌麻烦

保障我们每个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是安全检查工作的主要目的。通过安检,能及时发现人身、车辆、物品等是否携带或夹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易燃易爆、腐蚀性、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有效防止损害发生。

2

依法实名制,保护你我他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坐飞机、住宾馆、上网吧、寄快递时,通常需要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实名制有利于加强社会管理、规范个体行为、打击违法犯罪,并在及时发现可疑、消除涉恐隐患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平日多练习,遇袭保平安

对我们大家来说,面对凶残的暴恐分子,这是一场不讲规则、没有底线,完全不对等的战斗。因此,一旦意识到身边可能发生暴恐事件,要首先确保自身安全,及时报警。

正确识别、举报涉恐可疑情况

01

哪些人员是可疑人员

(1)冒用他人身份证件或使用伪造的身份证件。

(2)言行异常,安全检查过程中不愿接受检查或者试图逃避检查。

(3)衣着反常,穿着很宽大的衣物或者腰部突出等。

(4)携带疑似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违禁物品。

(5)服饰、皮肤或所携带物品上有疑似与恐怖主义相关的标识图案。

(6)作息时间反常,住所内常传出异常声响、刺激性气味或出现大量火柴棍等非生活垃圾等。

(7)在标志性建筑、人员密集场所等地反复徘徊观察、打探安保情况等。

(8)试图获取炸药、武器等,或匿名、大量购买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及管制刀具等。

(9)疑似公安机关通报的恐怖活动人员。

02

哪些物品是可疑物品

(1)重要目标附近出现的无人认领或来历不明的物品。

(2)有意伪装或者藏匿的物品。

(3)可疑人员携带的与其身份不符的物品,如可能装有管制刀具、棍棒等物品的旅行包。

(4)随身携带藏匿、企图躲避安检的物品。

(5)散发如臭鸡蛋(黑火药)、氨水(硝铵炸药)等特殊气味的物品。

03

发现可疑情况之后怎么办

(1)迅速远离。尽可能地远离可疑人员、可疑物品,确保自身安全;牢记可疑特征,如嫌疑人外貌、携带物品等,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用手机进行拍照记录。

(2)及时报警。向周围的执勤民警或到当地公安机关报警,或通过“110”报警电话、"12110”短信报警平台、公安机关微信公众平台以及信件、电子邮件等方式报警。报警时要保持沉着冷静,全面报告可疑情况的具体细节。

04

举报有奖励,包庇要指责

公民发现并积极举报可疑线索的,经过核实后,公安机关将按有关规定予以奖励。同时,严格保护举报人的个人身份等信息,充分保障举报人的安全。

明知他人有恐怖活动犯罪行为,却窝藏、包庇的,将受到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美好的生活

离不开安全防范

强化反恐防范意识

普及反恐法律常识

提高反恐自救应急能力

共同营造安全的环境

反恐你我同行

制作 | 方 言

监制 | 侯 闯

出品 | 津南区检察院新媒体工作室

原标题:《反恐宣传进高校 这些知识要知道》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