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百名大学生疑因无意注册“爱又米”被骗钱,回应称未泄露信息
前不久,武汉理工研究生自缢身亡,生前靠借各种校园贷生活,最后负债累累精神崩溃;此前,紫牛新闻曾报道过乖巧听话的女儿,因沉迷校园贷离家出走,弃父母不顾的新闻。现如今,“校园贷”引发校园问题层出不穷,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又接到来自全国各地多名大学生的报料,称他们在下载注册一款名为“爱又米”的APP后不久,相继接到冒充该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准确报出他们在该平台的注册信息及额度,被骗少则三四千元,多则五六万元,且受骗数量还在持续增加。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多个细节指向“爱又米”APP涉嫌泄露注册用户信息,进而导致注册的大学生被骗,并因还款不及时而“荣登”不良信用记录榜。与此同时,“爱又米”APP并没有做分期贷款的资格,涉嫌超范围经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爱又米”APP时,该平台客服辩称这跟平台没有关系。记者了解到,该平台目前已紧急发布“冻结令”,要求被骗大学生签订协议,不承认是该公司的过失。而与其合作的恒丰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只是提供资金服务,并不知道“爱又米”是否具有贷款资质。
大学生注册了“爱又米”APP账号,
卸载后却遭“客服”诈骗6000元
来自山西的小杨在南京江北一所大学读大四,2017年9月份,因笔记本电脑丢失,他准备在某电脑官网上购置一台新电脑。然而,小杨点击付款时,有一个链接自动跳转到名为“爱又米”的APP上。
“当时看到‘爱又米’APP是提供电脑信息比较服务的,觉得还不错。”小杨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他下载了“爱又米”APP并注册了账号,但发现竟然是搞分期付款的。最终,小杨在另一官网上选择了一款电脑,并一次性付清款项。因没有使用“爱又米”的分期付款,他事后很快就卸载了该APP。
时隔三个月后的2017年12月,小杨突然接到了一个自称“爱又米客服”的电话,对方准确无误地报出了他所有的信息——身份证号、学校、专业和班级,这让小杨很是担心。这名“客服”称,小杨的借款额度是6000元,如果一直将这个额度放在APP里,将会产生高额的逾期费用,要求他必须从该平台里将贷款的额度提现,打到自己的银行卡中,然后再将钱归还给他们平台,这样平台才能关闭计息通道。
“我记得当时注册后审核批准的额度是6000元,对方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我就相信他肯定是‘爱又米’的客服了。”小杨说,由于“客服”不停地催促赶紧办理,并用高额的逾期费用作为恐吓,他“脑子一热”就按照对方提示进行操作。先从“爱又米”APP平台进行了贷款提现,然后把提现的6000元钱“归还”给了对方。其实这时候,小杨已经被骗了6000元。等小杨意识到自己被骗时,再拨打那名客服,电话已无法拨通。
无奈之下,身在山西的小杨,向当地太原市公安局万柏林分局长风责任区刑警队报警。小杨称,警方告诉他,这明显是一起电信诈骗,将登记备案后调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随后又采访到了另一位受害者,在受害者提供的录音里,骗子冒充客服要求受害者把“爱又米”APP里可用的3000额度提现到银行卡,然后(他们才会)关闭高额利息的“通道”,就不会产生高额利息。骗子在电话里称:“因为你的个人资料已经提交上去,我们‘爱又米’才打款给你的,金额都已经下发过去了,你看见你的额度是3000,等你把这个额度提现到银行卡以后,我们把这个资金回收回来,提交上去取消就行了,以后也不会产生高额利息,也与你没有关系了。”
这个诈骗的套路就是:掌握准确信息的骗子,用手机打通受害人电话,先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再利用高息相逼,让受害者在“爱又米”上将贷款取现到个人银行卡上,然后以“归还”的名义,将这笔钱骗走。
百余名大学生被骗超百万元
“爱又米”成被骗导火索
遭遇同类诈骗的不止一两名大学生,小杨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他已知晓有近百名大学生被骗。紫牛新闻记者查询发现,不仅网上投诉非常多,甚至有人专门建了一个针对“爱又米”的维权群。记者进入该群中发现,里面聚集了超过100名的受骗者,有人统计被骗了一百余万元。多名受害人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他们大多数是和小杨一样,在网购时看见自动跳转的链接,点击注册“爱又米”APP,只有少部分是同学做“刷单”兼职介绍注册的。不过,记者登录受害者提供的官网购物时,该链接已不再弹出了。
一名姓李的大学生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她是2018年1月接到同样自称“爱又米客服”的电话,使用的理由也是“要收回额度,不然会有高额利息”,并准确报出了她所有的信息。在此期间,小李向“客服”汇款金额高达4万余元,直到发现自己被骗时止。
“‘爱又米’是我们被骗的导火索,我们在这个平台上注册的信息,骗子竟然全部知道。”群里多位受害者这样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家住湖南郴州的小黄也是众多被骗的大学生之一,她一共被骗13000元,其中一半是被骗子以“爱又米客服”为名骗的,另一半则是被转至“分期乐”后被骗的。那么,骗子怎么会从“爱又米”转向“分期乐”呢?
小黄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因“爱又米”APP上每位用户注册后,经由该平台系统审核,最高借款金额数目不等,有的额度还比较小,骗子在收到转账后,并不满足于这些汇款金额,又以“系统故障”、暂时无法弹出“取消订单”为由,要求学生们二次转账。在用光“爱又米”APP上所有额度后,骗子又将受害者引向诸如“分期乐”、“趣店”甚至淘宝等APP借款平台上,以同样的方式“深度诈骗”,试图榨干大学生们身上的最后一分钱。
多位受害者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正是因为前面骗子准确地报出了“爱又米”上的注册信息,才打消了他们的疑虑,纷纷选择了相信。骗子们趁热打铁,又将受害者引向其它的贷款APP,以截图等方式套取其它APP上的信息,再次诈骗。
也正因如此,他们纷纷把矛头指向了“爱又米”APP。
多疑点指向“爱又米”APP涉嫌泄露用户信息,
后被骗子利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调查得知,多名受害大学生均称,他们只下载并注册过“爱又米”APP,并未借款就卸载了,缘何还被骗子盯上?就是因为“爱又米”APP疑似泄露了他们注册的信息,这才被骗子“精准打击”?
事实上,一个普遍存在却又详尽的细节暴露了“爱又米”APP涉嫌泄露注册用户信息——那就是注册大学生的贷款额度。“试想,我们的信息是骗子从其它渠道掌握的,但每个人在‘爱又米’上独有且保密的贷款额度,骗子是不可能知道的。”多位受访者告诉紫牛新闻记者,正是因为骗子能准确地报出了他们在“爱又米”上的额度后,他们才确信对方是该平台的客服。
“‘爱又米’根据每个人注册的不同信息进行评估,然后给出不同的额度,而骗子准确地知道不同人的不同额度,‘爱又米’怎么洗脱泄露我们信息的嫌疑呢?”一名被骗3万多的刘姓大学生气愤地告诉记者,仅从这一点来说,“爱又米”就存在泄密的可能。被骗的小黄也称,另一个细节也可佐证“爱又米”存在泄密的可能。小黄被骗子准确报出在“爱又米”上的贷款额度后,又被要求上“分期乐”,但骗子并不知道她在“分期乐”上的额度,无法确定能诈骗的数额,只能通过骗取她发其他APP的截图才能了解相关信息。小黄说,由此可见,骗子无法获知“分期乐”的信息及额度,不易被人相信,诈骗成功的难度大。反之,“爱又米”泄露信息后,被骗子轻易利用,且轻松骗取了超过百余人的信任。
不仅如此,众多大学生登上失信名单后,上面显示的借款来源竟然是恒丰银行。多位受害者称,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当初被骗借款提现时,也只与“爱又米”签订了合同,上面并没有任何信息提及与恒丰银行有关,为什么现在显示的借款来源是恒丰银行呢?
“爱又米”否认泄密及超范围经营,
恒丰银行回复只是资金提供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查阅发现,“爱又米”原名为“爱学贷”,自我介绍是(杭州)爱财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年轻人安全可靠的消费金融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快捷、安全的金融服务。在其特色产品一栏里,有“嗨花:年轻不留白,50000额度助力就业创业!”、“取点花:年轻不等待, 送你3000元梦想免息基金!”之类的广告语。记者打开“爱又米”APP发现,该平台除提供线上购物、教育培训、休闲娱乐等多种服务外,同时也有分期付款和贷款等选项。
而小杨展示给记者“爱又米”APP截图显示,还款明细为借款本金6000元,手续费120元,平台服务费30元,资金管理费30元,逾期费132元,应还款总额为6312元,确实未涉及利息。小杨签署的网上《爱又米现金分期服务合同》中,只提到了一个资金提供第三方,也未提到跟恒丰银行有关。
然而,记者查询爱财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发现,涉及金融类的只有“投资管理”和“投资咨询”两项,且被明确规定“不得从事向公众融资存款、融资担保、代客户理财等金融服务”,它并没 有贷款的资格,此举涉嫌超范围经营。
为此,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上“爱又米”APP,其电话音就是提醒防止有人利用“爱又米”诈骗,接通后一名工作人员称,他们不存在泄露用户资料的可能,肯定是骗子通过其它渠道获得的。
至于是否有贷款资格一事,该工作人员称是分期平台,只收服务费,不收取利息,但始终否认能办理贷款。随后,记者又致电(杭州)爱财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行政的郑小姐表示,“爱又米”确实是该公司旗下的品牌,是正规分期购物的平台。
对于“校园贷”被禁止,为何以大学生身份在“爱又米”APP上验证后,还是可以进行网贷提现业务?郑小姐称:“这个我不是很清楚,可能平台本身就提供这个业务吧。”不过,在诸多诈骗案件发生后,爱财科技有限公司向受害者发送了一个协议,称将在平台上借的钱暂时冻结,在冻结期间可以不计算利息及要求本人还款。“表面上是对我们有利的,但其实附带了协议之外的很多要求。”一名受害者说,甚至还有逼迫。
而恒丰银行一名姓刘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跟“爱又米”有合作,但只是资金提供方,也可以配合警方作相应的调查。至于该平台是否有贷款的资格,他也不清楚。
警方分析存泄密可能
律师称“爱又米”需自证清白
虽然早在2017年12月11日,@爱又米官博发表声明称:近期有骗子冒充爱又米客服以各种名义要求个人转账,请大家不要相信。现在公司已经报警立案,并且案件正在调查中。“爱又米”的官方微博也贴出了唯一的官方热线,并表示不可能用私人电话联系用户。不过,南京一位警方人士在接受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目前从受害人提供的资料来看,“爱又米”平台确实存在泄露用户信息的嫌疑。“这种泄露信息有多种途径,有可能是内部员工泄露,有可能是被黑客入侵窃取,但因为涉及到公司声誉,不少公司即使存在泄露用户信息也不敢声张。”该民警称,从该起案例来看,这可能是一个大型的电信诈骗团伙所为,需要收集受害人的信息并案处理。
2016年4月份教育部办公厅和中国银监会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着手对校园网络贷款进行监管。2017年9月6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显然,“爱又米”理应在监管范围内,遵守上述通知,不得对大学生提供贷款取现业务。
江苏东恒律师事务所陈令霞律师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就目前而言,校园贷依旧是屡禁不止,只不过是变换了行头重出江湖,以避开监管。比如,在此案例中,平台就是利用购物进行分期贷款,这就有别于单纯取现的“校园贷”,但本质仍然是一样的。
陈律师称,具体到受害者个人,因平台涉嫌泄露个人信息,是引发诈骗案的诱因,如何界定平台泄密甚为关键,从举证来说,平台有举证自己并未泄密的义务。此外,如果受害人的借款真的来源于恒丰银行,但所有的操作却又是由“爱又米”平台来完成,因与相关的政策相悖,对受害人被骗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至于承担多大的责任,是道义上的,还是实质上的,需要受害人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陈令霞律师说,大学生应当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消除懵懂的借贷心理,不被校园贷“低利率、低风险”冲昏头脑,不轻信各种吸引眼球的信息;其次,要强化保护意识,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学生证号、电话号码等,避免被他人滥用。遇到不法侵害,要及时拿起法律的武器为自己维权。
(原题为《【紫牛调查】百名大学生深陷泥潭!因网购时无意间注册了这个APP》)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