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风云人物 | 钱玄同、刘半农——新文化运动的“双簧”战将(上)
钱玄同和刘半农同为北大教授,一位是旧学造诣极高却转向新文化的文字学家,一位是写旧小说出名却转向新文学的语言学家。他们携手编辑《新青年》,共同演绎“双簧戏”,一起倡导国语运动、参与简化汉字、编写注音字母、推广标点符号等工作,为普及教育、启蒙思想做出积极贡献,留下了新文化运动史上的一段佳话。
钱玄同(左)与刘半农
《新青年》结缘成好友
钱玄同1887年出生于浙江吴兴,幼入家塾,接受严格的传统教育。1906年赴日留学,师从国学大师章太炎学习《说文解字》。1913年,任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员,兼任北京大学预科文字学教员。作为章门高足,钱玄同文字学造诣极深,却对僵死的旧文学和传统文化充满叛逆之心,持有变革之意。
1917年1月,钱玄同在《新青年》第2卷第5号,看到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深受触动,如觅知音。他立即给陈独秀写信,响应文学革命主张。同年2月,《新青年》第2卷第6号刊发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同期刊载钱玄同《致陈独秀:赞文艺改良附论中国文学之分期》的信。他在信中写道:“《新青年》胡适之先生文学刍议,极为佩服。其斥骈文不通之句,及主张白话体文学说,最精辟。进而言改良文艺,其结果必佳良无疑。惟‘选学妖孽’‘桐城谬种’又不知若何咒骂。”其后,又发表《反对用典及其他》《论应用文之亟宜改良》等文,提出文章应加新式标点符号、数字可改用阿拉伯数字、纪年尽量改用世界通行的公元纪年、书写方式改为左行横移等主张。
胡适、陈独秀与钱玄同的文章、通信发表后,《新青年》的另一名重要撰稿人、上海文坛新秀刘半农也积极响应。同年5月,刘半农在《新青年》第3卷第3号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不仅支持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主张,提出:以诗歌、戏曲、小说、杂文为纯文学;写散文要突出“我”的感受,不模仿古人和今人;韵文要“破坏旧韵重造新韵”;文章分段、采用新式标点符号等改良意见。他还回应了钱玄同的通信内容,认真地和钱玄同探讨制定汉语新韵的问题,他说:“希望于‘国语研究会’诸君,以调查所得,撰一定谱,行之于世,则尽善尽美矣。”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第3卷第3号)
钱玄同《论注音字母》(《新青年》第4卷第1号)
刘半农原名刘寿彭,1891年生于江苏省江阴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907年考入常州府中学堂,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学校停办,辍学回家。次年来到上海,打过短工,做过开明剧社编剧,还在中华书局当过编译员。在此期间,他笔耕不辍,先后在《小说月报》《礼拜六》等杂志发表译作、小说,很快成为上海文坛十分活跃的小说新秀,斩获“文坛魁首”之美誉,拥有一批忠实读者。
《新青年》创刊初期,为提高刊物知名度,扩大影响,陈独秀四处招兵买马,很快就想到在上海文坛颇有名气的“江阴才子”刘半农。1916年,一次偶然机会,刘半农结识了陈独秀。二人一见如故,他们切磋文学,交谈时事,彼此留下深刻印象。陈独秀向他约稿,刘半农欣然答应。同年10月起,刘半农开始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成为《新青年》重要撰稿人之一。
就这样,因共同响应和支持《新青年》倡导的文学革命,在上海的文坛新秀刘半农和远在北京的文字学家钱玄同“相识”了。尽管天各一方,未曾谋面,但二人因在文学变革、提倡国语等方面见解相同而惺惺相惜,遥相呼应。
1917年1月,经蔡元培力邀,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并将《新青年》杂志迁往北京。陈独秀利用蔡元培赋予的人事和行政权,邀请倡导新文化的有识之士到北大任教,刘半农也在受邀之列。这年秋天,刘半农到达北京,任北京大学法科预科教授,与钱玄同成为同事。
这一时期,陈独秀将《新青年》改为同人刊物,由他和胡适、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等轮流编辑。沈尹默患有严重的眼疾,常常将编辑任务交给钱玄同、刘半农帮忙。因同在北大授课,又共同参与《新青年》编辑,钱玄同和刘半农接触多起来。再加上二人性情相近,志趣相投,在教授圈子里成为交往密切的好朋友。
(本文来源于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红楼风云人物》,北京出版集团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5月版,第212—214页)
原标题:《风云人物 | 钱玄同、刘半农——新文化运动的“双簧”战将(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