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从山西博物院邓石如书法展看清代中期碑学的中兴
清代中叶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剧变时期,书坛呈现出奇姿异态的繁荣景象,而邓石如正是当时富有创新精神的书法家和篆刻家。他力矫时弊,融古开新,上承傅山、王铎等清初书家余绪,下启何绍基、康有为等晚清民国碑学新风,至今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清代乃至中国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
2月6日,由山西博物院、安徽博物院联合举办的“静观——邓石如书法艺术”在山西博物院开幕。澎湃新闻了解到,此次展览共展出书画作品43件(组),从邓石如本人的书法、篆刻艺术和他的师友、传派、家族等角度,全方位对邓石如加以展示,勾勒出清代中期碑学中兴的蔚然大观。
邓石如像邓石如(1743—1805),原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安徽怀宁人。受其父邓一枝影响,少时即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镠家八年,尽摹所藏秦汉以来金石善本。遂工四体书,尤长于篆书,世称“邓派”或“皖派”,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时人对邓石如的书艺评价极高,称其“四体皆精,国朝第一”。
邓石如书法四体皆工,然而最大成就在于篆书。
他精研三代秦汉文字,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极大地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其晚年线条圆涩的厚重篆书,气象更是雄浑苍茫。臻于化境的笔法技巧和圆浑高古风格,引领了清代篆书的新风尚。
他的隶书兼有三国及北魏书风,用篆籀之笔略掺行草之意,又佐以魏碑的气力,中锋运笔,逆入平出,风格自然独树一帜;结体紧密,体方势圆,使清代颓萎的隶书面目为之一新。展览中,其隶书《赠见源禅友》四条屏就是其中代表。
邓石如 隶书《赠见源禅友》四条屏他的楷书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晋南北朝体势,与当时雍容华贵的馆阁体判然异途,开拓了更加广阔的途径。其楷书以方笔居多,笔画使转蕴涵隶意,结体不以横轻竖重、左低右高之法妍媚时尚,而求平稳正方、斩钉截铁的笔法,整肃秀逸与欧禇暗合、古茂浑朴的风格与当时雍容华贵的馆阁体判然异途,表现出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邓石如 四体书《都门寓庐记古》他的行草书则揉入了篆隶和北魏书意,打破了帖学行草圆熟平顺的法度,给当时的书坛新增了一股蓬勃的生命力;他的篆刻则得力于书法,书从印发,印从书出,冲破当时只取秦汉的局限,使印坛面貌为之一变。
邓石如 行书《和大观亭西泠女史题壁诗并序》(局部)邓石如 《草书七言联》
邓石如之所以在书法篆刻艺术上取得如此之高的成就,首先来源于他不同与别人的生活经历:贫寒的出身、客游的经历、朋友的资助,这都使邓石如养成了独立的人格,也决定了邓石如人生艺术的高品位。更重要是他对艺术的不断追求,通过他师法百家、刻苦钻研的实践创新,将书法篆刻融会贯通,使他取得了前人少见的艺术成就,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故而,观察邓石如的师友群落,也是了解邓所处时代艺术风气嬗变的重要视角。
曹文埴 《行书七言联》
而后,邓石如开创了“皖派”之风。弟子包世臣既得用笔之法,并且著书立说,为恩师作理论代言,宣传和扩大了邓石如碑学艺术的影响。接着包又传技于吴让之,令其深悟邓氏行笔顿挫的韵律而青出于蓝。邓氏书法传人的核心成员还有洪亮吉、张祖翼、孙星衍、莫友芝等人,直至晚清,吴昌硕、康有为、沈曾植等书坛重将,无一不受其营养沾溉。
莫友芝 录《项羽本纪·矩鹿之战》轴张祖翼 《隶书五言联》
另外,在邓石如的家族中,有着世代以专长技艺报国的优良家风。自邓石如开始,上溯祖先七代,皆为知识分子。清初,邓氏先祖恪守明末遗民的民族思想,拒不参加清代科举考试,终生凭文艺学术自活,命堂名曰“守艺堂”,书匾悬为庭训。虽然邓氏家族人丁并不兴旺,但从邓石如沿至当代,书法家、篆刻家、文学家、教育家、医学家、科学家代有传人,我国“两弹之父”邓稼先即是这个家族的优秀代表,可以说,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与科技强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邓传密 录《庄子·外篇·天道》四条屏此外,据策展方介绍,此次展示邓石如的书学精品,不仅是因为他在当时振兴碑学、力挽颓风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因为他从“少时未尝读书,艰危困苦,无所不尝”,到成长为一位伟大的书法家,全靠他坚定不移的人生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刻苦磨练的奋斗精神。这也是他留给我们后人的一笔富贵财富。通过此次展览,我们能够领略和体会邓石如博大的艺术世界和不墨守成规的创新精神,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6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