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跟着“狠人”盘手串,画风有多清奇?
原创 发财金刚 不相及研究所
在广阔的文玩世界里,向来不缺追求极致的高手,他们早已拿捏了转化的奥秘。
在见到他们手里的东西时你就会明白,只有一些专注探究肉身极限的狠人,才能驾驭这种超现实主义玩法。
这些顶端玩家一直在寻求人类进化的某种方向,从生物学角度找到突破口,将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消融,手掌的使用面积也被重新定义。
凡是能用手触摸到的东西,都是自然的馈赠,没什么太大区别,关键在于怎么定位。
有的东西虽然不能吃,但是能盘,串起来还能防身,流星锤估计也没它结实。
理解这种逻辑的朋友一般都具备相当强的艺术素养,单从造型上就抓住了矛盾感的精髓,手掌里透露出丰收般的喜悦。
如果你对神话时代感兴趣,不用翻看各类小说,只需要找个这样盘手串的大哥。
他们说黑熊精当年偷袈裟的时候其实顺手还偷了串佛珠,要是有幸遇到这样的神物,沙僧也免不了会心动。
很显然民间想象力总会超出个体的理解,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他们深知想要激发灵感就得直面需求的多样性。
当手里的玩意发展为肢体的延伸,思维也将完成具像化,盘串都能盘成一种表现主义。
只是对于一般人来说,还是很难把握这种高水平生产力的结晶,戴在手上都能当哑铃用。
坊间传言能玩得动这种狠货的人物,要么是没退役的举重选手,时刻都在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要么就是隐藏在民间的武林高手,主要是为了当成兵器。
只从画面上看,脖子上挂不够20斤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戴了项链,就差专门配辆车推着走了。
造型的视觉冲击力在此时已经超越了材质与价值,好比在菜市场就干了实验室里的活,盘成什么样子已经不那么重要。
这些大师参透了玩具的核心要义,又在实用性上做出更多探索,有人说自己曾在亲眼看见他们的时候感受到某种庄严的野性气息,那是种凭借生物本能才感受得到的压迫感。
“之前逛市场,一个大哥项链掉地上,咚的一声,地砖都裂了。”
“没事盘着玩,有事能防身,真抡起来比刀还好使,我觉得这类东西不该叫文玩,应该叫武玩。”
跟一般的爱好者不同,也许是想在自身所处的领域里,找出一条更纯粹的发展道路,他们才向世俗规则发起了冲锋。
普通尺寸的产品没法承载那些外溢的精神能量,每位高人都在用行动阐述自己的处世哲学。
东西是随机的,盘是永恒的,只要时间足够,导弹也得上一层包浆。
类似于把文玩拉进了后现代美学的范畴,导致一直有人坚信他们是新型艺术流派的开创者,属于盘出了化学反应。
其中一部分从更便捷的角度切入,在量变引起质变的智慧指导之下,基本攻克了从“戴”到“穿”的技术难关。
对于经验丰富的手串极客来说,灵魂与肉体同时得到安抚,才算是窥得了“盘”的真义。
坊间传言3颗金刚菩提代表佛法僧三宝,18颗代表十八罗汉,36颗是108颗的精简版,108颗则代表消除了108种烦恼,从此无欲无求。
在这种语境中,有的朋友应该可以直接预定下一届转世灵童的名额了。
刀枪不入神鬼不侵
这部分高手除了在穿搭上深耕,把自己对美学的理解彻底展现,也为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融合古老与现代,兼顾实用与情趣,他们掌握着为事物注入内涵的秘密法门,经手的东西都会拥有更加深远的象征意义。
比如只通过简单的排列组合,换个原料即可为一款常见的产品营造出不怒自威的气势,穿着上公交车周围很可能会自然产生一定范围的真空区域。
思路的拓展总会带来多元的研究路径,他们比谁都明白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
艺术要高于生活,但终归要服务于生活,智者能行千里,全凭脑袋里不断闪过的灵光,这是需要重点加持的位置。
优秀的创作者总是细心的,头重脚轻不可取,区别对待也不可取,其中要诀就是保持包容,海纳百川才是延续发展的唯一道路。
因此也能见到打破平台限制,可穿戴可车载可家装的高端解决方案,一步到位。
真正的狠人家里连灯都是手串做的
很难说有多少人在盘手串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艺术天赋,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挖掘出了万物之间隐藏的共同点。
如果一切恐惧都源于火力不足,那么一切没包浆的东西都是因为手上功夫不到家。
要知道早就有人开始盘玉米了。
就是地里长出来的玉米
“古人说,谁知盘中餐,证明中餐也是可以盘的,就是很少有人知道。”
“我身边包浆最快的是方向盘,开了六年,方向盘开始玉化了。”
“所以关键在于恒心而不是材质,没什么不能盘,之前还在网上看到有个阿姨盘带皮鸡爪子。”
你可以随时感受到这种艺术形式的张力,他们对任何物体都一视同仁,掌握着物质守恒定律的高阶玩法。
路线确定的到位了,车链子也不是不能试试。
“这款手串可以代替总冠军戒指,詹姆斯戴上应该挺好看的”
当然盘的手法各派之间有所不同,有人全凭手艺,也有人善借外力,而那些将两者融会贯通的能人,已经完成了对生活本身的艺术化升华。
他们深知做事要讲究周全,好比内部用焦油,外面用手汗,什么东西都会从里润到外。
可以说这就像一个实现自我表达的阵地,拥有无限可能性,同时那些智慧结晶也吸引了更多人投身其中。
有人找到宁静,有人靠它磨炼心性,也有人从根本出发,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这东西跟生活一样,要有追求,也得随缘,不能别人玩什么你就玩什么,那就成了跟风。”
“关键是自得其乐,之前在地摊上花20块钱买了串核桃,时间越久感情越深,能盘能看能陪伴,本质上跟其他贵的东西也没什么区别。”
这位朋友曾表示,他最羡慕的人是哪吒,因为三头六臂能同时盘很多串。
他说自己找到了可以依靠的重心,看见带孔的就想串起来,吃完的水果核舍不得扔,扒蒜要数数有几瓣,看见俩鸡蛋都想盘两下,已经是种生活习惯。
“我不喜欢搞那些动物制品,都是去地里转一圈,遇到什么盘什么,还没失败过。现在刚盘完一个南瓜,准备试试仙人球。”
“你得知道,玩的就是一个玄字,说透了就没意思了。”
原标题:《跟着狠人盘手串,还以为盘了个地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